地名:張茅鄉(xiāng) | 隸屬:陜州區(qū) |
區(qū)劃代碼:411203205 | 代碼前6位:411203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豫M |
長途區(qū)號:0398 | 郵政編碼:472000 |
轄區(qū)面積:約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2.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2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西崖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地處張茅街西,依崖建村,故名。民國時期屬第五區(qū)。1949年屬張茅區(qū)。1958年設西崖大隊,屬張茅公社。1961年劃出麻糖灣另立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xiāng)…[詳細] |
張茅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據(jù)姚懿碑和出土墓志,記姚懿生平事跡甚詳。唐代有勛爵功臣皆有食邑,姚氏食邑即在崇孝鄉(xiāng)。分封食邑在民間有裂土封茅之說,“張”有“張大弘揚”之意。據(jù)2000…[詳細] |
后崖村 | ~202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傳建村于明洪武年間,位于張茅街東,依嶺靠崖建宅。街西為前,街東為后,故名后崖。…[詳細] |
蘇村村 | ~204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蘇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居住,故名![詳細] |
麻塘灣村 | ~205 | 村莊 | 原名吉家灣,吉姓始居,以姓名村。后以村處原洛潼公路拐彎處,居民多以制作麻糖為生計,改稱麻糖灣,又演“糖”為“塘”,稱麻塘灣。…[詳細] |
丁家莊村 | ~206 | 村莊 | 始祖丁姓于明洪武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定居,故名。…[詳細] |
草地村 | ~207 | 村莊 | 村處白山東南茅草之地,為區(qū)分后草地,故名前草地。…[詳細] |
楊村村 | ~208 | 村莊 | 楊姓人家于明末遷此居住,建村山洼上頭,得名楊家村頭。…[詳細] |
韓家溝村 | ~209 | 村莊 | 明代,韓姓人家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此溝,故名。…[詳細] |
位村村 | ~210 | 村莊 | 據(jù)張氏家譜載,始祖明代由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此地。又據(jù)關帝廟碑文記載,建廟人多是衛(wèi)姓,得名衛(wèi)村。明代設衛(wèi)村里。后衛(wèi)姓衰,改稱位村![詳細] |
東村村 | ~211 | 村莊 | 村處位店嶺之東,故名。民國時期屬第五區(qū)。1949年屬張茅區(qū)。1958年屬張茅公社位村大隊。1960年從位村大隊劃出,設東村大隊,屬張茅公社。1984年…[詳細] |
貫耳溝村 | ~212 | 村莊 | 原稱罐耳溝,村形似瓦罐耳朵,故名。后演稱貫耳溝![詳細] |
宋王莊村 | ~213 | 村莊 | 明末,宋、王二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名村![詳細] |
清泉溝村 | ~214 | 村莊 | 原稱南溝,位于張茅西南,依嶺臨溝,故名。后因泉水旺盛,水源豐富,更名清泉溝![詳細] |
西坡腦村 | ~215 | 村莊 | 西坡腦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土坡村 | ~216 | 村莊 | 村建于元代,地處坡地,白面土壤,可做粉墻用料,故稱白土坡![詳細] |
山口村 | ~217 | 村莊 | 建于宋代,地處山峪出口北側(cè),故名。民國時期屬第四區(qū)。1949年屬張茅區(qū)。1958年設山口大隊,屬張茅公社。1962年屬竹園公社。1965年屬張茅公社![詳細] |
上坡村 | ~218 | 村莊 | 原名竹園,因村有竹園得名。后因重名,且始建于一山坡上,又因地勢為從下往上,寓意發(fā)展一路上坡,更名上坡![詳細] |
南頭村 | ~219 | 村莊 | 明代,劉姓始祖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位村,因人丁興旺,村址向南邊發(fā)展,得村名南頭![詳細] |
劉家河村 | ~220 | 村莊 | 明末,劉姓人家初居此處小河北側(cè),故名劉家河![詳細] |
廟坡村 | ~221 | 村莊 | 村旁坡上原有山神廟,村處古廟西坡,故名![詳細] |
瓦山溝村 | ~222 | 村莊 | 村處山溝,清初有磚瓦匠在溝里燒瓦,故名瓦山溝。…[詳細] |
地名由來:
古為名鎮(zhèn),地名歷代沿用。張茅,為唐相姚崇之父姚懿生前居住地及食邑所在地!皬垺庇小昂霌P”之意,分封食邑有“裂土封茅”之說,故名。
基本介紹:
陜縣轄鄉(xiāng)。1956年建張茅中心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61年改張茅區(qū),1962年復改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面積83平方公里,人口2.1萬。隴海鐵路、310國道過境。轄張茅、后崖、西崖、蘇村、麻塘灣、丁家莊、草地、楊村、韓家溝、位村、宋王莊、東村、貫耳河、清泉溝、西坡腦、白土坡、山口、竹園、南頭、劉家河、廟城、瓦山溝22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建材為主。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小麥、玉米、豆類、煙葉。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設張茅鎮(zhèn),屬陜縣第五區(qū)。
1949年設張茅區(qū)。
1956年為張茅中心鄉(xiāng)。
1958年成立張茅公社。
1961年改張茅區(qū)。
1962年復張茅公社。
1965年王家后、竹園兩個公社并入張茅公社。
1975年析設王家后公社。
1984年改設張茅鄉(xiāng)。
2015年撤銷陜縣,設立陜州區(qū),屬之。
清泉溝小米是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張茅鄉(xiāng)清泉溝村的特產(chǎn)。清泉溝小米蒸吃悠香,熬湯爽口,回味無窮。清泉溝小米產(chǎn)于河南三門狹市張茅鄉(xiāng)清泉溝村。所產(chǎn)小米清亮錚黃,香味純正,濃郁粘稠,營養(yǎng)豐富,蒸煮皆佳。清末慈禧
區(qū)劃: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張茅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