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新疆 > 烏魯木齊市

新疆烏魯木齊市

[移動版] [烏魯木齊市榮譽與排名]
地名:烏魯木齊市隸屬新疆
區(qū)劃代碼:650100代碼前6位:650100
行政區(qū)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地級市車牌代碼:新A
長途區(qū)號:0991 郵政編碼:830000
轄區(qū)面積:約1378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05.44萬人
人口密度:約294人/平方公里
辦公地址:天山區(qū)克拉瑪依東路1316號
人口 面積簡介
天山區(qū) 65.27萬人 171km2
郵編:830002 代碼:650102 區(qū)號:0991 拼音:TianshanQu  天山區(qū)位于烏魯木齊市東南部,是烏魯木齊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詳細]
沙依巴克區(qū) 79.95萬人 422km2
郵編:830000 代碼:650103 區(qū)號:0991 拼音:ShayibakeQu  沙依巴克區(qū)是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qū)之一,是烏魯木齊市對外開放的重…[詳細]
高新區(qū)(新市區(qū)) 101.14萬人 263km2
烏魯木齊國家高新區(qū)(新市區(qū))集資源、地緣、區(qū)位、政策、產業(yè)、服務、品牌、土地、財力、融資十大優(yōu)勢,落戶既可享受國家級高新區(qū)和新疆地方的各種普惠制政策,…[詳細]
水磨溝區(qū) 54.95萬人 278km2
 水磨溝區(qū)位于烏魯木齊市東北部,東與烏魯木齊縣搭界,西以河灘北路為界與沙依巴克區(qū)和新市區(qū)毗鄰,南以小紅橋連接天山區(qū),北至堿溝和卡子灣。全區(qū)總面積91.…[詳細]
經濟開發(fā)區(qū)(頭屯河區(qū)) 41.9萬人 276km2
頭屯河區(qū)位于烏魯木齊市西郊。東鄰新市區(qū),西至昌吉,南靠天山北麓,北與烏魯木齊縣接壤。全區(qū)總面積275.59平方千米,總人口124339人(2003年)…[詳細]
達坂城區(qū) 3.55萬人 4759km2
 郵編:830039 代碼:650107 區(qū)號:0991 拼音:DabanchengQu 達坂城區(qū)總面積5188平方千米?側丝4萬人(2004年)。…[詳細]
米東區(qū) 51.28萬人 3407km2
 2007年6月30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調整昌吉回族自治州與烏魯木齊市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國函[2007]65號):同意撤銷米泉市和烏魯…[詳細]
烏魯木齊縣 7.35萬人 4212km2
 烏魯木齊縣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經86°37′56〞-88°58′22〞,北緯43°01′08〞-44°06′11〞?偯娣e4332平方千…[詳細]

地名由來:

蒙古語紅廟子,維語意為“優(yōu)美的牧場”。

國際大巴扎
國際大巴扎
國際大巴扎
國際大巴扎

基本介紹: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天山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是世界上距海洋最遠的城市,著名的亞洲地理中心就位于烏魯木齊市南郊30公里處。烏魯木齊,古準噶爾蒙古語,意為“優(yōu)美的牧場”。烏魯木齊有著雄奇壯美的自然景觀和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久負盛名的達坂城、景色迷人的天池、令人神往的亞洲地理中心,被譽為“冰川活化石”的一號冰川,以及風光秀麗的南山天然牧場、甘溝菊花臺、白楊溝瀑布等,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覽勝地。矗立在市區(qū)的紅山,是烏魯木齊的象征,登山遠眺,整座城市盡收眼底。主要革命遺址、革命紀念地有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毛澤民烈士故居、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舊址、烏魯

+查看詳細烏魯木齊市概況>>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5年2月,2025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fā)布,烏魯木齊市位列第49位。

2025年2月,2024中國城市社會發(fā)展經濟發(fā)展與民生建設百強榜出爐,烏魯木齊市位列第24名。

2025年2月,2024中國城市社會發(fā)展人口發(fā)展與社會潛力百強榜出爐,烏魯木齊市位列第23名。

2025年2月,2024中國城市社會發(fā)展綜合排名百強榜出爐,烏魯木齊市位列第27名。

2024年12月,2024數字經濟百強市名單公布,烏魯木齊市上榜。

2023年5月,全國再生水利用重點城市名單公布,烏魯木齊市入選。

2024年6月,2024中國城市開發(fā)投資吸引力排行榜發(fā)布,烏魯木齊市位列第49名。

2024年5月,2024中國城市商業(yè)魅力排行榜出爐,烏魯木齊市位列第50名。

+查看更多烏魯木齊市榮譽與相關排名>>

歷史沿革:

兩漢時為卑陸、劫國地,屬車師后部,隸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

晉屬鐵勒。

隋屬西突厥。

唐設置輪臺城,隸北庭大都護府。

宋為高昌回鶻轄境。

元屬別失八里元帥府。

明代為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游牧地。

清初為衛(wèi)拉特蒙古準噶爾部所據。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在南關一帶筑土城;二十五年(1760)設烏魯木齊同知,隸安西道;三十年(1765),接土城北垣筑新城,命名迪化,俗稱漢城,又稱紅廟子;三十六年(1771)設烏魯木齊

+查看詳細烏魯木齊市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烏魯木齊市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