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廣安市 > 華鎣市 > 華龍街道

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華龍街道

[移動版]
地名:華龍街道隸屬華鎣市
區(qū)劃代碼:511681003代碼前6位:511681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川X
長途區(qū)號:0826 郵政編碼:638500
轄區(qū)面積:約25.3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2.4萬人
人口密度:949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2個社區(qū)、5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射紅廟社區(qū)~001主城區(qū)
該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便修建有一座廟宇,名為射紅廟。后村以此名,即,故名![詳細(xì)]
廨院社區(qū)~002村莊
境內(nèi)有一寺廟,百姓俗稱轉(zhuǎn)灣寺。佛門有廨院主之謂,廨院主為主管寺院之會計、接待等實物的職稱,故名廨院。后村以此名,即后,故名![詳細(xì)]
沙壩村~200村莊
該村有一條小河流,在一處回水灣,河里有大量的泥沙,百姓皆在此回水灣岸邊的平壩取沙使用,故此地被百姓稱之為河壩子,亦稱沙壩。后村以此名,即,故名![詳細(xì)]
上壩橋村~204村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此地有三個大壩,上壩位于上壩橋村,中壩及下壩則位于碑山村,上壩所處的位置有一座年代久遠(yuǎn)的石橋,故名上壩橋。后村以此名,即,故名![詳細(xì)]
柏木山村~205村莊
因該地地勢高聳,山上生長有大量柏樹,郁郁蔥蔥,風(fēng)景十分優(yōu)美,而得名柏木山。后村以此名,即,故名。…[詳細(xì)]
東方村~206村莊
該村原為云谷大隊,因其境內(nèi)有一云谷寺而得名。文革時期,云谷寺遭到拆除,為符合時代特征,取東方紅之意,云谷大隊亦更名為東方村,即后,故名。…[詳細(xì)]
石堰墻村~207村莊
解放前,村活動室周邊住戶皆是用石塊堆砌而成的院墻,規(guī)模較大,故得名石堰墻,后村以此名,即后,故名![詳細(xì)]

地名由來:

原回龍公社因在廣安地區(qū)內(nèi)有重名,將“回”改“華”,取華鎣山之意得名。

基本介紹:

華龍街道辦事處于2004年10月建制,地處鎣城北郊,辦事處駐地碑山村。幅員面積2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3884.7畝,其中田8361.7畝,土5523畝。退耕還林7752.87畝,林地7800余畝(已全部納入天然林保護工程)。轄區(qū)內(nèi)9個村,63個村民小組,7141戶,2.4萬人。黨員599人,支部12個。

四川省華鎣市華龍街道大力發(fā)展綠色產(chǎn)業(yè),在沿華鎣山的兔爾坪、上壩橋、云谷、柏木山4個村,規(guī)劃栽植巨桉1萬畝,目前已栽植5100余畝。 華龍街道依托華鎣山,引進業(yè)主打造萬畝巨桉基地;匾郧按蟛糠质腔牟莸,整理后獲土地5000余畝,群眾以此入股,業(yè)主全額投資。第一代、第二代林木銷售凈值

+查看詳細(xì)華龍街道概況>>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屬廣安五場之一雙河場。

民國五年(1916年),屬永興鄉(xiāng)。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shè)回龍鄉(xiāng)。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劃歸廣安縣第七行政指導(dǎo)區(qū)。

1950年,屬雙河區(qū)。

1953年,劃歸廣安縣第十四區(qū)公所祿市場。

1958年10月,鄉(xiāng)改公社。

1966年11月,改名赤衛(wèi)公社。

1971年,更名回龍公社。

1981年,更名華龍公社。

1984年,改為回龍鄉(xiāng)。

1985年2月,更名華龍鄉(xiāng)。

+查看詳細(xì)華龍街道歷史沿革>>


還有1個地名與華龍街道同名:

以下地名與華龍街道面積相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