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澤州縣 | 隸屬:晉城市 |
區(qū)劃代碼:140525 | 代碼前6位:140525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qū)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轄區(qū)面積:約20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6個鎮(zhèn)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南村鎮(zhèn) | 7.21萬人 | 88.6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2年設南村公社,1985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6公里。面積88.6平方公里,人口3.1萬。太洛公路過境。轄楊洼、牛匠、裴圪塔…[詳細] |
下村鎮(zhèn) | 3.46萬人 | 104km2 | 澤州縣下村鎮(zhèn)位于市區(qū)西北部,西傍沁水、北鄰高平,是該縣一“煤鐵大鎮(zhèn)”、“經濟重鎮(zhèn)”。全縣最高山武圣山就坐落在該鎮(zhèn),著名的長河水就發(fā)源于此山。全鎮(zhèn)國土面…[詳細] |
大東溝鎮(zhèn) | 2.22萬人 | 96.3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2年設大東溝公社,1984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8公里。面積96.3平方公里,人口3.1萬。晉韓公路過境。轄辛壁、東溝、峪南…[詳細] |
周村鎮(zhèn) | 1.86萬人 | 69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2年設周村公社,1986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33公里。面積69平方公里,人口2.5萬。晉陽一級公路過境。轄周村、五行、上掌、…[詳細] |
犁川鎮(zhèn) | 7500人 | 42.5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2年設犁川公社,1985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2公里。面積42.5平方公里,人口1.5萬。207國道過境。轄上犁川、中莊、…[詳細] |
晉廟鋪鎮(zhèn) | 8300人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2年設晉廟鋪公社,1984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3公里。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太洛復線公路過境。轄晉廟鋪、石槽、晉廟河、伏堂…[詳細] | |
金村鎮(zhèn) | 6.97萬人 | 44.8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2年設金村公社,1989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府8公里。面積44.8平方公里,人口2.5萬。207國道過境。轄金村、霍秀、龍化、…[詳細] |
高都鎮(zhèn) | 2.9萬人 | 119.1km2 | 高都鎮(zhèn),隸屬于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地處澤州縣東北部,東鄰陵川縣西河底鎮(zhèn)交界,東南與柳樹口鎮(zhèn)相接,南與金村鎮(zhèn)相連,西南與城區(qū)北石店鎮(zhèn)為鄰,西北與巴公鎮(zhèn)接…[詳細] |
巴公鎮(zhèn) | 5.63萬人 | 112km2 | 巴公鎮(zhèn)因春秋時期因晉文公西伐巴蜀遷巴子于此而得名。位于澤州縣,南接城區(qū),北連高平。太焦鐵路、207國道、晉長二級路縱貫南北。轄44個行政村,50個自…[詳細] |
大陽鎮(zhèn) | 1.84萬人 | 52.6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1965年設大陽公社,1983年建鎮(zhèn)。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積52.6平方公里,人口2.6萬。大板鐵路和巴馬公路、東大公路、陳…[詳細] |
山河鎮(zhèn) | 1.08萬人 | 218.05km2 | 山河鎮(zhèn)(shān hé zhèn)澤州縣轄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距市區(qū)31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5°18′,東經112°45′。東與晉廟鋪鎮(zhèn)相鄰,西與陽…[詳細] |
大箕鎮(zhèn) | 1.2萬人 | 131.8km2 | 大箕鎮(zhèn)位于晉城市區(qū)以南15公里處,全鎮(zhèn)有44個行政村,23000口人,總面積 131.8平方公里。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zhèn)黨委政府以“-”…[詳細] |
柳樹口鎮(zhèn) | 6700人 | 236.8km2 | 澤州縣轄鄉(xiāng)。1961年設柳樹口公社,1984年置鄉(xiāng)。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府36公里。面積236.8平方公里,人口1萬。晉焦公路過境。轄張路口、北坡、井洼…[詳細] |
北義城鎮(zhèn) | 2.11萬人 | 73.6km2 | 澤州縣轄鎮(zhèn),位于縣境東北部,距晉城市市區(qū)27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5○38/,東經112○57/。東與陵川縣相連,西和巴公鎮(zhèn)為鄰,南接高都鎮(zhèn),北同高平…[詳細] |
川底鎮(zhèn) | 1.68萬人 | 川底鄉(xiāng)位于山西晉城澤州縣。底鄉(xiāng)位于澤州縣西部,地處長河岸畔,距市區(qū)23公里。東與城區(qū)和南村鎮(zhèn)相鄰
140525200200 210 川底村…[詳細] | |
南嶺鎮(zhèn) | 4500人 | 澤州縣撤銷李寨鄉(xiāng)、南嶺鄉(xiāng),合并設立南嶺鎮(zhèn)。以原李寨鄉(xiāng)和原南嶺鄉(xiāng)的行政區(qū)域為南嶺鎮(zhèn)的行政區(qū)域,鎮(zhèn)人民政府駐李寨村正中街001號![詳細] |
地名由來:
曾名高都縣、丹川縣、縣級晉城市、晉城市郊區(qū),隋開皇初年建州改設澤州,據《元和郡縣志》:蓋取濩澤(菏澤水)為名;唐武德三年(620)于高都故城始設晉城縣,1996年由晉城市郊區(qū)改設澤州縣。
基本介紹:
澤州縣地處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門戶,史稱“河東屏翰”、“冀南雄鎮(zhèn)”。東與陵川縣相連,西與陽城、沁水縣銜接,北與高平市毗鄰,南與河南省濟源、博愛、沁陽等縣市交界,縣域環(huán)繞晉城市城區(qū)?h域東西寬62.75公里,南北長58.85公里,總面積2023平方公里,約占山西總面積的1.2%,其中山區(qū)面積1328.4平方公里,丘陵面積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積116.7平方公里。轄14鎮(zhèn)3鄉(xiāng),633個行政村,14萬戶,52.6萬口人,其中農業(yè)人口45.4萬,耕地面積72.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42畝。
澤州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一般為: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2024中國中部地區(qū)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揭曉,澤州縣位列第39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yè)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fā)布,澤州縣位列421位。
2023年12月,澤州縣被確定為2023年全國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效果突出縣(市、區(qū)、旗)。
2023年10月,澤州縣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3年9月,澤州縣被確定為首批文化產業(yè)賦能鄉(xiāng)村振興試點。
2023年8月,澤州縣被納入2023年國家鄉(xiāng)村振興示范縣創(chuàng)建名單。
2023年7月,澤州縣被確定為第三批城鄉(xiāng)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chuàng)建縣。
2023年3月,澤州縣上榜2023年中國財政實力百強縣第78名。
2022年12月,澤州縣被命名為2021年度山西省省級平安縣(市、區(qū))。
歷史沿革:
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澤州屬上黨郡。
北魏初屬建興郡。
永安(528-530)中置高都郡,并置建州。
隋開皇三年(583)改建州為澤州。
開皇十八年(598)改為丹川縣,以縣東有丹水故名。
武德九年(627)丹川縣廢入晉城縣。
唐天祐三年(906)改晉城縣為丹川縣。
五代后唐復名晉城縣,為澤州高平郡治。
宋、金、元俱稱晉城縣,皆為澤州治。
明洪武初并入澤州,清雍正六年(1728)澤州升州為府,為澤州府治。
1912
區(qū)劃: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