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小店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地名由來

小店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地名由來

塢城,始于明景泰年間,是奪爵后的永和王朱美塢居留地,嘉靖《太原縣志》載名“烏城村”。清順治《太原府志》作“烏城”,也作“塢城”。20世紀50年代太原有歷史專家提出烏城村是北魏時期的“塢堡”遺址,后以此確定標準地名為“塢城”。

因街道轄大營盤、二營盤故改名。大營盤是因為民國初年閻錫山修建兵營在此,故名。

公元979年宋太宗毀滅晉陽城,另筑平晉城。在平晉城周圍有九營十八寨做防御,北營就是其中的北部營盤。

源于蘇三案,蘇三便是由這條官道押解太原的。平陽路是太茅公路南出太原,終至茅津渡口的一條公路交通要道,途中經(jīng)過的第一個較大的城市是臨汾,因臨汾古稱平陽,遂將平陽古稱引做路名。

曾名王陵城,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為國,封司馬瑰為王。咸寧三年(277年)改封司馬輔為太原王。太康五年(284年),司馬輔亡,葬于此地,因稱王陵。王、黃音近,訛為黃陵。清《太原縣志》記載:“王陵城在汾水東舊縣東北,今名黃陵村�!薄�

小店原是太原古鎮(zhèn)之一,地處京西官道和平晉西官道交代處,又是西渡汾河的渡頭,客來車往便在汾河渡頭東岸開設商鋪店面,故稱小店。

太原是龍潛之地。歷史上許多皇帝都與這座城市有過特別密切的關系,因此被稱為龍城。

古稱新街鎮(zhèn)。村有魁星閣,俗稱大閣寺。明代洞渦水暴漲,將鎮(zhèn)沖為兩村。大閣寺北稱北閣,寺南稱南閣,演變?yōu)槟细�、北格�?/div>

明朝因有文姓千戶,稱千文鎮(zhèn)。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軍途經(jīng)這個地方,鎮(zhèn)內(nèi)文姓族人進行抵擋險些被殺絕。部門村民遷至鎮(zhèn)東,原名溫莊的處所,起名為東溫莊村,舊村稱西溫莊村。

劉家堡村,俗稱柳林莊堡兒上。據(jù)考證,五代后漢高祖劉知遠在汾河以東的柳林莊筑堡屯兵,后漢僅四年即亡,但劉知遠筑堡屯兵處留下了劉家堡這個俗稱。由于此地擁有移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水井、道路等,于是不斷有移民落戶生存繁衍,逐漸發(fā)展成一個獨立于柳林莊的村莊,后稱劉家堡村。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