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萬載縣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地名由來

萬載縣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地名由來

萬載縣晉代稱康樂縣,亦為康樂侯謝靈運的封邑。1942年,沿用古縣名,設康樂鎮(zhèn)。因沿用歷史得名。

“株”指鎮(zhèn)內(nèi)有大的櫧樹,簡稱株,“潭”指該鎮(zhèn)范圍內(nèi)一深潭,因此得名株潭。

此地原是一片蘆茅洲,開發(fā)后,以自然風貌故名黃茅。

“潭”指此地原有一深潭,名雞公潭,“埠”指碼頭,劉氏遷此建立碼頭,得名潭埠。

原名“大橋”,因與同屬宜春地區(qū)的清江縣大橋公社名稱重復,于1983年9月改名“雙橋”,因范圍地理實體得名。

“高”指高山,“村”指村落,因在四面高山環(huán)抱建村,故名。

“羅”指銅鑼,“城”指縣城,因當?shù)氐匦纹綍�,圓似銅鑼,稱為銅鑼塅,又曾是古陽樂、康樂縣縣城所在地,故名羅城。

相傳南宋初,鄔氏遷居此地,開發(fā)大片土地,其中一丘有三百把,取名三百丘。明朝洪武年間,禮裕鄉(xiāng)遷此,后漸成街市。1921年更名為三興,因范圍內(nèi)地理實體及美好寓意得名。

南宋初“土寇”高蔡陽曾據(jù)此筑土城,為岳飛所敗。因歷史得名。

南宋末,范塘陳氏遷此,開墾糧田�!鞍琢肌敝赴准Z,爾后諧音為白良。

因境內(nèi)有鵝鼻峰而得名。

相傳早在二千多年前,此地有練馬場,有一白馬將軍因馬失蹤而改步行,其步行速度仍和白馬一樣快,故名馬步。

原名白楊店,(1927-1937)年,蘇區(qū)政府將“白楊店”改稱“赤楊”。新中國成立前夕設立白楊鄉(xiāng),1949年更名為“復興鄉(xiāng)”。土改時自“赤楊”“復興”各擇一字,1956年并為赤興鄉(xiāng)。因歷史文化得名。

“嶺”指大關嶺,“東”指方位東方,因地處大關嶺以東,故名。

白水由來已久,宋建炎年間(1127-1130),一歐陽氏遨游山水,察此地蒼山聳峙,綠水灣環(huán),四山拱衛(wèi),風景佳麗,遂由廬陵之沙溪遷此筑室為家�!鞍姿敝杆宄和该髦�。因溪水清冽獨白,波光瑩澈,故名“白水”。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