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潯陽區(qū) > 湓浦街道

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qū)湓浦街道

[移動版]
地名:湓浦街道隸屬潯陽區(qū)
區(qū)劃代碼:360403002代碼前6位:360403
行政區(qū)域:江西省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贛G
長途區(qū)號:0792 郵政編碼:332000
轄區(qū)面積:約3.8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3.78萬人
人口密度:9947人/平方公里
辦事處地址:丁官路95號
下轄地區(qū):8個社區(qū)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丁官路社區(qū)~001主城區(qū)
因在太平天國時,有將領丁太陽率軍在此扎營六年之久,屢敗清軍,立下赫赫戰(zhàn)功,人民為紀念丁太陽的稱此地為丁官營。后九江市拆城筑路更名為丁官路。位于丁官路附…[詳細]
龍開河社區(qū)~002主城區(qū)
20世紀90年代初,填塞龍開河而建成龍開河路,意為位于龍開河路旁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詳細]
湓浦社區(qū)~003主城區(qū)
湓浦路原為湓浦港、可泊舟楫,發(fā)源于瑞昌清盆、通龍開河,以此命名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詳細]
半月亭社區(qū)~004主城區(qū)
意為半月亭旁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1986年7月從南門口居委會劃出,因濱臨甘棠湖,南門湖而得名湖濱居委會。2001年7月由湖濱居委會更名為半月亭社區(qū)居委…[詳細]
孤溪埂社區(qū)~005主城區(qū)
1949年前為傍甘棠湖一污水埂灘,1951年填灘筑路建房而成文化鬧市區(qū),社區(qū)居委會以此地名而名,故名![詳細]
濂溪社區(qū)~006主城區(qū)
據(jù)同治11年德化縣志記載,公元前1071年,湖南道州人北宋哲學家周濂溪任知南康軍,因愛廬山之勝筑室并設書堂于蓮花峰的溪水上,取湖南故屋濂溪名,后人稱濂…[詳細]
梅綻坡社區(qū)~007主城區(qū)
梅綻坡,因舊時坡地上有數(shù)株臘梅而得名,位于梅綻坡的一個居民基層群眾性社會組織,故名。…[詳細]
九龍社區(qū)~008主城區(qū)
龍開河路是以前的龍開河填起來的,龍開河路又叫九龍街,整個轄區(qū)的整體形狀像條河流,以此命名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詳細]

地名由來:

湓:湓即湓水,今龍開河的古稱。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qū)。湓浦:湓水流入長江的地方。位于湓水流入長江位置的一個轄區(qū)。

基本介紹:

湓浦街道面積:3.6k㎡人口:37824人郵編:332000代碼:360403002

管理丁官路、孤溪埂、梅綻坡、龍開河、湓浦、濂溪、半月亭等7個居委會。辦事處駐丁官路。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九江縣潯陽鎮(zhèn),1950年初歸屬九江市,設四、五、六、七街公所。

清咸豐十年(1806)(劃為英租界,填港建房,謂之“洋街”,1927年1月6日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命名為湓浦路,1952年改置第二區(qū)人民政府,下設廬山、湓浦、梅綻、西園、丁官5個街政府。

1953年撤區(qū)改設湓浦、環(huán)城2個街公所,1957年2個街公所合并設湓浦街道辦事處,1960年改稱湓浦人民公社,1968年改稱太陽升人民公

+查看詳細湓浦街道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湓浦街道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