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十堰市 > 鄖陽區(qū) > 茶店鎮(zhèn) > 茶店村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茶店鎮(zhèn)茶店村

[移動版]
地名:茶店村隸屬茶店鎮(zhèn)
區(qū)劃代碼:420304111209代碼前6位:420304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鄂C
長途區(qū)號:0719 郵政編碼:442000
城鄉(xiāng)分類:主城區(qū)分類代碼:111

地名由來:

因源于“王寡婦開店”的典故而得名。荼店原不叫茶店,叫岔甸。稱謂的由來是因為神定河經(jīng)岔甸地段有一段較為平緩、三道山脈夾著的小塊盆地。小塊盆地四周有數(shù)條人甸的溝岔,分別為東邊的花廟溝,西南方向的大嶺河,西北方向的汪家河,東南方向的敖家洼和川溝,在古代,甸指城市郊外的地方,有鄰城為郊、郊外為甸的說法。岔甸處于4道的岔口處,又與鄖陽城的近郊長嶺相鄰,故被稱之謂岔甸。后來,岔甸這個地人丁越來越興旺,先后有王姓,熬姓、雷姓等姓氏入住,因此便有了敖家洼、雷家院、上灣、下灣、白蠟樹灣等村落。岔甸有叫岔店,不僅是音近還緣于此地在多條岔路口處,又有為過往行人服務(wù)的各類店鋪的原因。相上灣有一王姓大戶人家,既有田平百畝,有開有店鋪,日子過得十分殷實。但好景不長.場劫難落到了王家的頭上.。先是場大火將王家的萬貫家財化為鳥有,接著家庭的頂粱柱——王家的二位老人因不堪遭受如此打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先后去世。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王家唯一的繼承人也于次年患急病過世,丟下妻子和一雙兒女。時年,王寡婦才20出頭。她哭天無路,今后的日子可怎么過,誰為自己遮風(fēng)抗雨啊,她隔三差五到公公、婆婆和丈夫墳上痛哭?煽尢觳粦(yīng),哭地不靈。王寡婦服都快哭瞎了,不久就病倒了。鄰居們看著心痛,紛紛前來看望,甚至幫忙她洗衣做飯,照顧幼小的兩個孩子。鄉(xiāng)親們的關(guān)懷,使她深受感動,決心以實際行動報答大家。巨大的家庭變故,雖然使這個昔日十分紅火的家庭衰敗了許多,但為了維持生計,王寡婦忍痛賣掉了部分田地,重建了新房,又將店鋪擴展了經(jīng)營項目,有住宿、飯館、商鋪等,還開辦有供行人吃茶的茶座。很快,王家的生活恢復(fù)了平靜,一天天向好的方面發(fā)展。3年守孝期滿,有好心人勸王寡婦再找個好男人嫁了。但她想到一雙可愛的兒女和王家的家業(yè),再加上古代要求婦女恪守婦道講貞節(jié),民間也有“好女不嫁二男”之說,這些封建禮教的束縛更使得她打消了再嫁的念頭,就婉言謝絕了說媒者。她精心撫養(yǎng)兩個孩子,請先生教他們從小識字,學(xué)會仁義禮教,并言傳身教。教他們?nèi)绾巫鋈,如何侍人。她全力打理自己的家業(yè),一天到晚忙里忙外。她勤勞善良,做生意童叟不欺,并樂善好施。每逢年成(災(zāi)年),她都要接濟家景特別困難的鄉(xiāng)鄰。大災(zāi)之年,她還多次舍飯,救助要飯?zhí)踊牡母F人。當?shù)匕傩沼纱私o她起了一個“王善人”的雅號。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先后成家立業(yè)。王寡婦把家產(chǎn)平分給了兩個兒女,讓他們自己打理各自的家業(yè),自己卻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其實,這時她才40出頭。一個人居家過日子,她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便精心打理起茶樓來,不僅將茶樓擴大,還建起與茶樓連接的戲樓、客棧。從此,說書的、唱戲的、雜耍的班子紛至沓來,為原本就繁華的岔甸更平添了幾分鬧色,不僅到她茶樓里歇腳喝茶的人逐步多了起來,就連到客棧住宿的客人也日漸增多。她視過往客人為上帝,對客人笑臉相迎,服務(wù)熱情,讓客人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做生意講的是人氣,王寡婦的聲名遠播,她的客棧成為到十堰、上房縣、朝武當,甚至進四川眾多行天的理想住所。隨著過往客人的增多,王寡婦發(fā)現(xiàn),有的行人根本喝不起什么這茶那茶,只是在她店里歇歇腳,或者討口涼水喝就走了,這讓她心里難受。她想,這些沒錢人原本就沒錢,喝了生水,要是在半路上壞了肚子咋辦!拔业脦蛶退麄儭薄S谑牵粋為沒錢喝茶人舍茶的決定油然而生。當然所舍的茶只不過是“大腳片”,即最差、最便宜的茶,她原來根本就不買這類茶葉賣茶水,這次完全是為那些沒錢喝茶的過往行人準備的。此外,她還夏秋季準備一些狗腥草、薄荷、荊芥、新鮮竹葉及干酸菜等。這些本地土特產(chǎn)泡制的茶水很受行人歡迎。從此,她的茶樓上就多了個招牌——舍茶。過往行人只要口渴了,到她的茶樓上免費喝上一大碗“大腳片”茶水,嘴一抹歇歇腳后興沖沖地上路,那個舒服勁兒真是沒得說。名聲傳開后,人們都伸出大拇指夸王寡婦這件事辦得好,勝過活菩薩。幾年后,人們將原“岔甸”(岔店)的名字改成了茶店。雖然取自諧音,但意義完全不同。一個是原于地貌,另一個是為紀念一名樂善好施的女人。從此,茶店這個以王寡婦舍茶為原由的地名便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茶店村地處鄖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鄖十一級路穿村而過,版塊面積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0畝,是由原陡坡河和茶店村合并形成。目前共有8個村民小組,一個安置小區(qū),為茶青花園安置小區(qū),全村共有398多戶,1491多人,其中正式黨員35人,預(yù)備黨員1人。村兩委班子6人,其中黨支部3人,村委會3人。

近年來,在鎮(zhèn)政府領(lǐng)導(dǎo)的關(guān)心支持下,在全體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茶店村基礎(chǔ)設(shè)施不斷完善,社會治安穩(wěn)定,計劃生育工作逐步提高,黨建工作堅實完善,村民文化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村百姓安居樂業(yè)。

今后茶店村將通過村莊環(huán)境整治和美化安置區(qū)建設(shè),利用茶店村的資源,結(jié)合鄖縣“一江兩湖四區(qū)六鎮(zhèn)”的

+查看詳細茶店村概況>>

歷史沿革:

清朝康熙年間屬神定河村。

清同治年間屬南鄉(xiāng)松石保。

民國11年屬一區(qū)松石保。

民國34年屬松石鄉(xiāng)茶店保。

1948年歸茶店村,1951年推行土改,為茶店鄉(xiāng),1955年推行合作化,為茶店農(nóng)業(yè)合作社,屬茶店區(qū)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名為順利大隊,屬東方紅人民公社管轄。

1966年改為紅星大隊,屬茶店區(qū)管轄。

1975年撤區(qū)并社,為紅心大隊,屬茶店公社管轄。

1981年更名為茶店大隊,屬茶店公社管轄。

1984年

+查看詳細茶店村歷史沿革>>

周邊相關(guān):

茶店村附近有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zhì)公園、九龍瀑旅游區(qū)漢江綠谷生態(tài)旅游區(qū)、虎嘯灘風(fēng)景區(qū)、鄖陽革命烈士陵園、仙女洞、龍吟峽旅游區(qū)等旅游景點,有鄖陽白羽烏雞、鄖陽烏雞鄖陽天麻、鄖陽紅薯粉條、鄖陽桑蠶繭鄖陽黑豬等特產(chǎn),有鄖陽鳳凰燈舞、伍家溝民間故事武當武術(shù)、房縣火龍、房縣酒文化等民俗文化。


茶店鎮(zhèn)行政區(q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