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香口鄉(xiāng) | 隸屬:鄖西縣 |
區(qū)劃代碼:420322200 | 代碼前6位:420322 |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qū)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qū)面積:約26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65萬人 |
人口密度:9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9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湖嶺村 | ~200 | 村莊 | “湖嶺”原農光大隊,5、6村民小組之間有一山脈氣勢雄偉,來勢兇猛,好似猛虎臥荒丘,立在澗河邊,故名“虎嶺”。后來于1966年至1972年農業(yè)學大寨時逢…[詳細] |
孟川村 | ~201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8月設立紅光生產大隊管委會,簡稱紅光大隊;設立津坪生產大隊管委會,簡稱津坪大隊。1966年5月,我國“…[詳細] |
六斗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8月,設立福利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福利生產大隊、福利大隊,管轄六個生產小隊等村莊;設立合建生產大隊…[詳細] |
白果溝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10月,設立美景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美景生產大隊、美景大隊,管轄5個生產小隊等村莊。1966年5月…[詳細] |
棗樹坪村 | ~204 | 村莊 | 從前此地長滿了棗樹,其中有一顆棗樹長得又高又大,比其他所有樹木都高,顯的特別醒目,樹上長滿了棗,當棗成熟時,樹下聚滿了人摘棗吃,棗又甜又香,因此人們以…[詳細] |
樹撐巖村 | ~205 | 村莊 | 在一座雄偉陡峭的山巖下,有一天然形成的巖洞,名叫“老龍洞”,洞邊有一棵珍貴粗大的娑羅樹(又稱七葉樹)拔地而起,直撐巖頂,形成“一樹撐巖”之勢,1981…[詳細] |
倉房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10月,設立倉房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倉房生產大隊、倉房大隊,管轄五個生產小隊等村莊。1966年5月…[詳細] |
董家坪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設立榮譽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榮譽生產大隊、榮譽大隊,管轄5個生產小隊;設立玉豐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詳細] |
黃云鋪村 | ~208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設立幸福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幸福大隊,管轄五個生產小隊。1966年5月,我國“文化大革命”開始;…[詳細] |
李師關村 | ~209 | 村莊 | “李師關”指李先念任師長和國民黨憲中隊交戰(zhàn)勝利過關而命名為“李師關”![詳細] |
上香口村 | ~21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上香口村位亍香口鄉(xiāng)的中西部,距鄉(xiāng)政府2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3.1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390畝,人均耕地0.75畝,其中水田550畝,旱地440畝…[詳細] |
下香口村 | ~21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香口鄉(xiāng)下香口村是香口鄉(xiāng)人民政府所在地,與上香口村、八畝村毗鄰,距鄖西縣城17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2.3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409畝,人均耕地0.…[詳細] |
八畝地村 | ~212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八畝地”是指此處田地面積正好八畝而得名,因木瓜溝口有一塊一面環(huán)山三面環(huán)水的島形地塊,日照比其他地塊每日多2-3小時,陽光充足、地質肥沃,旱澇保收,面…[詳細] |
黃竹扒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設立豐收大隊管委會,簡稱豐收大隊,管轄6個生產小隊。1966年5月,我國“文化大革命”開始;豐收大隊管…[詳細] |
老龍廟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10月,設立金銀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金銀生產大隊、金銀大隊,管轄三個小隊,王家院、張家院、李家院、…[詳細] |
沉溪河村 | ~215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10月設立中心大隊管委會,簡稱中心大隊;設立和平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和平大隊。1966年5月,我國“文…[詳細] |
宋家河村 | ~217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8月設立光耀生產大隊管委會,簡稱光耀大隊,管轄光耀9個生產小隊;設立金盆生產大隊管委會,簡稱金盆大隊,…[詳細] |
黃沙河村 | ~218 | 村莊 | 1958年5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8月,設立天明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天明生產大隊、天明大隊,轄魏家灣、窯下、李家灣、標湖、余家灣、北…[詳細] |
白巖河村 | ~221 | 村莊 | 1966年5月,我國“文化大革命”開始;1966年10月,七豐一大隊管委會更名為七豐一大隊革命委員會;高峰大隊管委會更名為高峰大隊革命委員會。從197…[詳細] |
地名由來:
政府所在地為古鄖陽至漫川關的必經之路,相傳古代,街道很窄,約4米寬,長約300余米,街道兩旁建有兩座古廟,一座叫太山廟,一座叫文公廟,古時廟堂晝夜點著香油燈和檀香,翻過過風樓,進入街道就聞到香氣,于是人們就將此街道稱為“香口”,因為在官路上有一座“洪門寺”也是常年點著油燈,燒著檀香,兩處經常香飄數十里,而三座廟均處于惠河兩岸,相距不遠,又屬于兩個村莊,后來,人們便將處于上游官路溝一帶叫做上香口,把下游河灣這里的集鎮(zhèn)街道稱為“下香口”。另有一說:古代這里是鄖陽至陜西的必經之道,經常家過客在此歇息、吃住,道旁很多村婦發(fā)現商機,便加工制作麻花銷售,開起了許多麻花商鋪,過往客商從鄖西城往陜西走,一到過風樓梁子就聞到陣陣香氣,到了街上買幾根麻花充饑,更是滿口清香,于是口碑相傳,此地就得名“香口”。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十堰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zhèn)發(fā)布,香口鄉(xiāng)榜上有名(蔬菜)。
2023年3月,香口鄉(xiāng)被認定為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zhèn)(蔬菜)。
2023年2月,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命名香口鄉(xiāng)為2021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xiāng)鎮(zhèn)。
基本介紹:
香口鄉(xiāng)地處鄖西縣西北部,東與土門鎮(zhèn)交界,南與馬安鎮(zhèn)相連,西與上津鎮(zhèn)接壤,北與陜西省毗鄰,距鄖西縣城22千米,區(qū)域總面積269.44平方千米。
香口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版圖總面積居全縣之首,境內動植物品種繁多、量大質優(yōu),亟待開發(fā)的有馬頭羊、魔芋、神仙葉(豆腐柴葉)、黃姜、杜仲和板栗等。礦產資源是全縣品種最多、儲量最大的鄉(xiāng)鎮(zhèn),已探明的金、磷、銅、釩、鐵、硅、和滑石等礦產資源品種有40余種。水能資源尤以天河流域梯級電站開發(fā)前景廣闊,總投資2億元的水石門電站建設工程已拉開序幕。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潛力很大,境內有神秘幽深的黃龍洞、風光旖旎的楊家溝水庫、巧奪天工的樹撐巖、具有傳奇色彩的太子廟等景觀讓游客嘆為
歷史沿革:
香口鄉(xiāng)歷史文化源遠流長,2005年“黃龍洞”出土的古人類牙齒化石和人類祖先使用的器皿證實,早在10萬年前,古老的人類祖先已經在此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歷史文明。
公元553年,曾在黃云鋪設立開元縣,隸屬上津郡管轄。
唐宋時期為上津轄區(qū)。
據《宋史》記載,上津縣黃龍洞在宋朝建有黃龍湫神祠,宋徽宗崇寧四年賜廟額“惠澤”。
明成化前屬上津縣津陽黃云里,清乾隆時屬鄖西北鄉(xiāng)黃云堡,1941年前為聯堡,以后為鄉(xiāng)公所駐
區(qū)劃: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