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黃岡市 > 麻城市 > 張家畈鎮(zhèn)

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張家畈鎮(zhèn)

[移動版]
地名:張家畈鎮(zhèn)隸屬麻城市
區(qū)劃代碼:421181108代碼前6位:421181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行政級別:鎮(zhèn)車牌代碼:鄂J
長途區(qū)號:0713 郵政編碼:438000
轄區(qū)面積:約138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4.3萬人
人口密度:312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26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觀音閣村~201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相傳觀音閣原是一規(guī)模較大的廟,明朝末年,廟內修華祖、觀音菩薩佛像近百余座,廟貌新穎,精致美觀,主廟亭閣四起,原名大寺閣,后改為觀音閣。當?shù)厝怂烀麨橛^…[詳細]
白水畈村~203村莊
以前大畈中涼亭旁屋后的一口小水井,水色為米湯色,人們將水井周邊的田畈叫白水畈。在大革命時期的軍用地圖上均標有白水畈![詳細]
張門口村~204村莊
當?shù)鼐用翊蟛糠中绽睿业匦翁幱谏經_之中,故名。…[詳細]
李家沖村~206村莊
以地片李家沖命名。當?shù)鼐用翊蟛糠中绽睿业匦翁幱谏經_之中,故名![詳細]
張家畈村~208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清朝初期,因八個張姓商戶在田畈中建鋪經商并逐漸行成集市,故名張家畈,后遂以此命名張家畈村。…[詳細]
門前垸村~210村莊
門前塆村民委員會是張家畈鎮(zhèn)撤并前較大的行政村。位置正處于什子寨東門前面,遂得名門前塆![詳細]
黃市坳村~211村莊
黃市坳塆位于張家畈鎮(zhèn)北的山坳,相傳以前有一位姓黃的人帶全家流落至此,因無田地,只好做小買賣,后發(fā)展為小市場,故名。…[詳細]
屈家畈村~212村莊
1956年為東木區(qū)屈家畈鄉(xiāng)前進三社,1958年為張家畈人民公社黃市三中隊,1961年為張家畈區(qū)黃市公社三大隊,1975年為張家畈公社屈家畈大隊,198…[詳細]
李家鋪村~213村莊
相傳有李姓商人于民國二十二年在此地開設商埠經營雜貨,故名![詳細]
張家邊村~214村莊
明清時期為麻城縣亭川鄉(xiāng)管轄,民國時期為黃市區(qū)管轄,解放后合作化時期1956年為東木區(qū)張家邊公社七、八社,1958為張家畈人民公社黃市五中隊,1961年…[詳細]
白石山村~216村莊
以山名命名。有一座山,山上很多白色的石英石,當?shù)厝怂鞂⑦@一帶取名為白石山,故名![詳細]
沈家河村~218村莊
所在地居民點叫沈家河,居民以沈姓為主,靠近巴水河,遂得名![詳細]
余家沖村~224村莊
亦以撤并前余家沖行政村得名。因社區(qū)多數(shù)為“余”姓且多數(shù)居民點在一條大沖內分布,遂得名余家沖。2015年11月行政村撤并時將原余家沖、涂家坳、沈家塆三個…[詳細]
木樨河村~226村莊
傳說以前,這里河道較窄兩岸有兩棵巨大的桂花樹(木樨樹),枝條交錯鋪滿河面形成天然樹橋,還有一個的愛情故事,故名。曾用名,木棲河![詳細]
申家沖村~228村莊
原申家沖村1956年為東木區(qū)申家沖鄉(xiāng)紅旗四社,1958年為張家畈人民公社木棲河三中隊,1961年為張家畈區(qū)木棲河公社三大隊,1975年為張家畈公社申家…[詳細]
佛塔山村~230村莊
相傳在明朝時期建有規(guī)模宏大的佛教寺廟,廟后建有佛塔,而村莊又建在山頂上,當?shù)厝怂烊∶鹚!?a href=/hubei/macheng_zhangjiazhen_fotashancun.html class=blue>[詳細]
余家河村~231村莊
2015年行政村撤并時將原余家河村、李家山村、方姑洞村合并成立余家河村,以余家河村村部為社區(qū)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中心駐地名叫余家河,遂得名余家河村村民委…[詳細]
鮑家沖村~232村莊
以鮑姓居民為主,各居民點都建在一條較長的山沖之中,故名。…[詳細]
王家邊村~233村莊
以原自然塆王家邊和水庫得名,1966年興建王家邊水庫,王家邊全部移民搬遷至向陽灣,村民自治組織仍以原灣名和水庫名命名,遂得名王家邊村民委員會![詳細]
梅花園村~236村莊
相傳該地山谷中有一片奇特的梅花,在深秋開放,非常美麗,故名![詳細]
傅家坳村~241村莊
相傳原是傅姓居住,后發(fā)富外遷,然后宋姓、田姓、李姓居民遷入居住,1965年成為大隊部和村小學駐地,并改名為富家坳,遂得名為富家坳村![詳細]
蔡店河村~244村莊
相傳明洪武年間,蔡氏祖先自江西移民而來,在此落腳定居,開店做生意。后因和附近田氏家族打賭輸?shù),怕牽涉官司危及家族,搬?0里開外的梅花園定居,地名留存…[詳細]
朝陽河村~245村莊
相傳清朝初期,清軍在此處巴水河邊斬頭殺人甚多,取名斷頭河,后當?shù)厝罕娬J為此名不雅將“斷頭河”改為朝陽河,象征群眾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朝氣蓬勃,事業(yè)蒸蒸…[詳細]
二里河村~246村莊
相傳河邊有二棵大柳樹,名為二柳河。明朝中期李姓遷來,又改名為二李河,因李與里同音,人們習慣稱二里河。戴家河在此處匯入巴水,故亦稱二流河。…[詳細]
李南沖村~249村莊
1956年為東木區(qū)李南沖鄉(xiāng)紅星三社、紅旗四社,1958年為張家畈人民公社梅花園五中隊、四中隊,1961年為張家畈區(qū)梅花園公社五大隊、四大隊,1975年…[詳細]
項家畈村~250鎮(zhèn)中心區(qū)
2015年11月行政村撤并時項家畈村是由4個村合并而成,這四個村中項家畈人口最多,面積最大,村部最大,最好,駐地居民點叫項家畈。遂得名為項家畈村。…[詳細]

地名由來:

是因為張家畈以前張姓人比較多,所以以姓為鎮(zhèn)名,得名張家畈。

基本介紹:

麻城市轄鎮(zhèn)。1958年設張家畈公社,1987年設鎮(zhèn)。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府47公里。面積138平方公里,人口4.3萬。麻(城)羅(田)公路穿過鎮(zhèn)境。轄項家畈、觀音閣、黃柏山、白水畈、張門口、丁南沖、李家沖、余家垸、張家畈、盡石山、門前垸、黃石坳、屈家畈、李家鋪、張家邊、林峰、余家河、鮑家沖、王家邊、方姑洞、李家山、白石山、袁家沖、沈家河、樓棟樹、沈家垸、高廟、牌樓河、余家沖、臺子畈、夏家坳、夏家畈、申家沖、譚家沖、佛塔山、涂家坳36個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農機修配、生產工藝制品和磚瓦為主。農業(yè)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花生、芝麻、油桐為主。

歷史沿革:

張家畈鎮(zhèn)的前身是由張家畈、黃市、白石山、木樨河、蔡店河、梅花園、余家河等7個小鄉(xiāng)所組成。

1987年9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張家畈區(qū)一分為三:原張家畈鄉(xiāng)、余家河鄉(xiāng)、黃市鄉(xiāng)合并為張家畈鎮(zhèn);白石山、木樨河鄉(xiāng)合并為木樨河鄉(xiāng);蔡店河、梅花園合并為蔡店河鄉(xiāng)。

1993年9月,木樨河鄉(xiāng)并入張家畈鎮(zhèn),1999年11月蔡店河鄉(xiāng)并入張家畈鎮(zhèn)。

沿用至今。

龜山巖綠茶

被列入《中國名茶研究選集》的龜山綠茶,1980年10月被評為全國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獲農牧漁業(yè)部優(yōu)質獎,1989年亞運期問,送往北京.受到國際友人贊賞。一位新加坡朋友品賞了這種茶以后,翹著大拇指說


以下地名與張家畈鎮(zhèn)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