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丹水池街道 | 隸屬:江岸區(qū) |
區(qū)劃代碼:420102012 | 代碼前6位:420102 |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A |
長途區(qū)號:027 | 郵政編碼:430014 |
轄區(qū)面積:約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6.2萬人 |
人口密度:65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9個社區(qū)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丹東社區(qū) | ~002 | 主城區(qū) | 丹東社區(qū)地處武漢北大門,在解放大道的下沿線,交通便利、出行方便,有11條公汽停靠,還有地鐵1號線經過。行政范圍:東面靠近長江,地域是江岸路3-7號;南…[詳細] |
丹西社區(qū) | ~003 | 主城區(qū) | 丹西社區(qū)成立于2000年,東依百步亭花園,南臨新榮村,西至后湖大道,北抵解放大道,面積達0.9平方公里,由7小區(qū)組成,有住宅樓47棟,2517戶居民,…[詳細] |
丹北社區(qū) | ~004 | 主城區(qū) | 丹北社區(qū)成立于2000年,座落于武漢市江岸區(qū)新湖三村66號,地處解放大道下延線,東以黃合村,南臨佳園小區(qū),西至解放大道,北抵堤角前街,由新湖三村、新湖…[詳細] |
江中社區(qū) | ~006 | 主城區(qū) | 江中社區(qū)成立于2000年,2012年11月與江南社區(qū)合并,成立新的江中社區(qū),東臨長江,南與丹北社區(qū)接壤,西至解放大道下沿線,北抵江北社區(qū),占地面積2.…[詳細] |
江北社區(qū) | ~007 | 主城區(qū) | 丹水池街江北社區(qū)成立于2000年8月,地處丹水池街的東北端,與諶家磯街一河之隔,是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型社區(qū)。社區(qū)管轄范圍約1.4平方公里,社區(qū)總戶數(shù)408…[詳細] |
堤角社區(qū) | ~008 | 主城區(qū) | 堤角社區(qū)成立于2001年10月,位于解放大道2048號,服務范圍為整個堤角小區(qū),是一個典型的老舊住宅小區(qū),共有56棟居民住宅樓, 2534戶居民,居住…[詳細] |
新馬社區(qū) | ~010 | 主城區(qū) | 新馬社區(qū)組建于2001年,是由諶家磯地區(qū)受災群眾移民建鎮(zhèn)而成,地處江岸區(qū)丹水池街西北部,轄區(qū)范圍東起解放大道長航科研所,西至岱山工商所,南靠丹水池,西…[詳細] |
漢黃社區(qū) | ~011 | 主城區(qū) | 漢黃社區(qū)隸屬于丹水池街辦事處,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位于漢口北大門,社區(qū)地址漢黃路24號,轄區(qū)面積約1.1平方公里,轄區(qū)有2056戶,4618人,志愿者30…[詳細] |
岱山社區(qū) | ~012 | 主城區(qū) | 岱山社區(qū)位于漢黃路旁,西鄰張公堤,南與百步亭社區(qū)相望,北與漢黃社區(qū)隔路相鄰,東至新榮客運站。漢黃路、三環(huán)線從轄區(qū)經過,是武漢市北大門的進出口之一,管轄…[詳細] |
地名由來:
以諧音命名,“端水吃”諧音得名“丹水池”。據傳,丹水池得名于一場誤會。傳說清末有位山東口音老人在江邊擔水,有人問他此地叫什么名字,老人隨口答到:“擔水吃”,問話人以為此地叫“丹水池”。不過,丹水池來歷還有一說。很久以前,在今丹水池一帶,人們全在水塘里擔水吃。久而久之,人們就把當?shù)亟小皳浴薄T凇皳浴备浇,住著一個孤老婆婆,由于年邁行動不便,全靠左鄰右舍照料她。一天,人們下地忙夏收去了,只有一個6歲的小伢招呼她。這伢從自己家里添了滿滿一碗飯菜給老人送去,六月暑天炎熱,老人要喝水,小伢拿一個小木盆,到水塘舀了一盆水,端著給老人喝。此時,一個進京趕考的秀才路過此地,在水塘邊的樹下稍事休息,他見小伢端水走過來,便問道:“伢兒,這是什么地方?”小伢隨口答道:“端水吃”,說著就走了。因為湖北口音“端”“丹”不分,秀才就誤解了,但覺得“端水吃”不像個地名,想再問一問,可四周又沒有旁人。于是他就緊跟在小伢身后,走進了老人的茅屋。見小伢正給老人喂水喝,秀才就上前施禮詢問,老人回答他說:這地方叫“擔水吃”,還一五一十地述說,當?shù)啬信嫌资侨绾握樟纤@個年邁多病的孤老的。秀才聽后,十分感動地說道:“真是丹心照人間!”于是,他來到水塘邊的樹下,在樹干上揮筆寫了兩句話:“水清映丹心,此地丹水池!焙髞硇悴胖信e做了官,他常常向人們講起“丹水池”的美德故事,這故事就一傳十,十傳百,天長日久,人們就把這地方叫做丹水池了。
基本介紹:
丹水池街位于長江的北岸,江岸區(qū)的最北端,是漢口的北大門。街道的北端與三環(huán)線相接,直通天興洲長江大橋。南端與二環(huán)線相連,直通二七長江大橋。解放大道、輕軌、京漢鐵路、沿江大道和規(guī)劃中的江北快速路與長江并肩而行,貫穿整個轄區(qū),交通四通八達,新榮客運站秩序井然,成為發(fā)展新型商務商貿的戰(zhàn)略要地。
丹水池街依江而立、依路而興。自1956年成立以來,因擁有便利的鐵路、公路、水路交通而成為武漢市工業(yè)布局中的重要一環(huán)。改革開放以后,逐步實現(xiàn)了資源的重組與產業(yè)的調整。2004年與原岱山街合并,增厚了資源的儲備與發(fā)展的基礎,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后,形成了今天擁有9.43平方公里,10個社區(qū)居委會,常住人口超過8萬人
歷史沿革:
轄區(qū)在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地,1951年屬廣福鄉(xiāng)、廣池鄉(xiāng)。
1956年叫勝強、勝洪農業(yè)社。
1958年叫勝強、勝洪大隊。
1968年勝強大隊改為二大隊,勝洪大隊改為三大隊。
1975年二大隊、三大隊合并取名為勝強大隊。
1980年因地名普查該大隊與建設公社勝強大隊重名,此隊改名“丹水池大隊”。
岱山街道成立于1981年2月,由原后湖公社所轄岱山、車站、漢黃路和諶家磯公社所轄諶家磯、西流灣等5個居委會合并組成,屬洪山區(qū)
堤角牛骨頭也是一系列香辣口味牛骨頭小吃的總稱,分別由不同部位的牛骨頭組成,分別有牛骨頭,牛彎彎、?跅l、牛心頭、牛順風、牛百葉,牛腱子、牛尾巴、牛筋、牛肚、牛蹄、牛腸等等。我個人吃得最多的是牛骨頭和牛
區(qū)劃: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丹水池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