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北村 | 隸屬:張李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340422201208 | 代碼前6位:340422 |
行政區(qū)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D |
長途區(qū)號:055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塘北頭自然村,村莊位于吳家大塘的北邊,故得名。
基本介紹:
塘北村位于張李鄉(xiāng)北部, 是由原塘北村幸福村合并而成,位于譚子湖下游,西與霍邱縣隔河相望,南鄰染坊村、馬郢村,東至迎河航道,北與迎南村接壤,全村共有26個村民組,986戶、3786人,耕地面積4361畝。
本村農業(yè)種植結構為一稻一麥,一菜一稻常規(guī)模式,全村水產養(yǎng)殖面積230畝,退耕還林地572畝。
村級組織健全,村黨總支委員會由5人組成,村級黨總支組成人員為:總支-:余大旺、書記:時培勝、總支副書記:劉克友、總支委員:王士銀、卞士昌、王本福。下設村務支部、農業(yè)支部、兩個支部,0黨員81名,共分為7個黨小組 ,女黨員13名、外流黨員42名,60歲以上黨員32名,高中中專以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塘北村被安徽省林業(yè)局授予2023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歷史沿革:
1958年為塘北大隊,屬張李公社;1960年并入迎河公社,改屬迎河公社;1972年恢復張李公社,屬張李公社;1983年改社為鄉(xiāng),塘北村屬張李鄉(xiāng);1992年由原張李、時寺兩個鄉(xiāng)合并為張李鄉(xiāng);2008年因區(qū)劃調整,幸福村并入塘北村,屬張李鄉(xiāng)至今。
周邊相關:
塘北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古城暨八公山風景區(qū)、壽縣清真寺、壽縣孔廟、壽縣報恩寺、孫叔敖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八公山豆腐、壽縣“大救駕”、廷龍瓜子、安農水蜜桃、壽州香草、壽縣草莓等特產,有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豆腐傳統(tǒng)制作技藝(六安市壽縣)、肘歌抬歌(淮南市壽縣)、壽州鑼鼓、大救駕制作工藝、壽州大鼓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張李鄉(xiāng)·塘北村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