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池州市 > 東至縣 > 葛公鎮(zhèn)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葛公鎮(zhèn)

[移動版]
地名:葛公鎮(zhèn)隸屬東至縣
區(qū)劃代碼:341721106代碼前6位:341721
行政區(qū)域:安徽省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行政級別:鎮(zhèn)車牌代碼:皖R
長途區(qū)號:0566 郵政編碼:247100
轄區(qū)面積:約13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1.55萬人
人口密度:約116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16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葛公村~200鎮(zhèn)中心區(qū)
葛公村位于東至縣的東部,為葛公鎮(zhèn)所在地,231省道自北向南穿境而過,綜合實力在全鎮(zhèn)排名第一,是一個以林、茶為主,糧、棉、油兼作的山區(qū)村。村占地面積約5…[詳細]
天井村~201村莊
葛公鎮(zhèn)天井村位于東至縣東北部,距葛公鎮(zhèn)政府約5公里,現有常住人口1726人,轄7個村民組,是一個以茶、棉、水稻為主的山村。村占地面積約7600畝,其中…[詳細]
大源村~202村莊
大源村位于葛公鎮(zhèn)東北面,處紅旗水庫下游,大源河河長4000米,從境內穿過 全村轄10個村民組,348戶、1300人,國土面積5.3平方公里…[詳細]
梅樹村~203村莊
梅樹村座落在葛公鎮(zhèn)東部,東與石臺縣珂田鄉(xiāng)接壤,南與葛公鎮(zhèn)徽道村交界,西與大源村相鄰,北與洋湖鎮(zhèn)東風村分水為界。全村轄9個村民組,1030人口,黨員33…[詳細]
悅民村~204村莊
悅民村轄9個村民組,國土面積575、72公頃,耕地面積72、79公頃,F有人口1113人,黨員25人。境內有豐富的白云石、大理石等等礦產。該村兩委班子…[詳細]
徽道村~205村莊
徽道村位于葛公鎮(zhèn)東南部,與石臺縣交界,屬牯牛降同一山脈,最高山脈894米,人口2000人,面積30平方公里,是個典型的山區(qū)村。 徽道村生…[詳細]
橋聯村~206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橋聯村位于葛公鎮(zhèn)南面,2004年8月由原光明和西源兩村合并而成。東與徽道村接壤,南與仙寓山、紅旗嶺、洪方、永正村毗鄰,西接留鋪村,北鄰葛公村。國土面積…[詳細]
留鋪村~207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留鋪村座落于聞名的留山腳下,與葛公村相距毗鄰,由原鋪弄村、留山村于2004年合并而成,各取村名的一個首字,因此而得名為留鋪村。 1、村名的…[詳細]
大華村~208村莊
大華村位于葛公鎮(zhèn)北部,231省道穿境而過,是一個以林、糧油、棉、煙葉兼作的山區(qū)村。全村轄12個村民組,常住人口1782人,黨員36人,村兩委班子健全,…[詳細]
聯塘村~209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聯塘村東與大源村,南與葛公村,西與留鋪村,北鄰大華村。國土面積4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0畝,山場面積0.29萬畝,轄5個村民組、540戶,總人…[詳細]
蘭潭村~210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蘭潭村位于東至縣東南部,處皖南山區(qū)腹地,與堯渡鎮(zhèn)相連,最高海拔400米。國土面積13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組,1110人,35名黨員,2010年人均純收…[詳細]
洪方村~211村莊
洪方村是原洪方鄉(xiāng)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位于縣城東南方向52公里處,東與紅旗嶺相接壤,南連原馬坑鄉(xiāng),西抵同春村,北與橋聯村相連,231省道穿村而過…[詳細]
同春村~212村莊
同春村位于葛公鎮(zhèn)東南面,東臨洪方村,南毗花園鄉(xiāng)源口村,西接花園鄉(xiāng)南溪村,北靠永正村。國土面積27.225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 畝,耕地面積 …[詳細]
永正村~213村莊
永正村是2004年8月份由原大陳村和永正村合并而成。東接堯渡鎮(zhèn)良田村,南與橋聯村毗鄰,西交同春村交,北鄰蘭潭村。全村國土面積19.5平方公里,其中茶園…[詳細]
仙寓山村~214村莊
仙寓山村位于葛公鎮(zhèn)東部,東與石臺、南與祁門毗連,2004年8月由原熱潮、葉山兩村合并,現轄村民組6個,總人口1680余人,國土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詳細]
紅旗嶺村~215村莊
紅旗嶺村有原國富村與華芝港村合并,與花園鄉(xiāng)馬坑毗鄰。國土面積2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00木,山場面積3.2萬畝,轄19個村民組、628戶,總人口…[詳細]

地名由來:

相傳葛洪在留山煉了一段時間丹,又要到別處尋山煉丹,當地眾人都極力挽留他,可他還是執(zhí)意走了,此山因此得名留山。留山腳下的小街,冠名不斷更換為葛公街、葛公鋪直至葛公鎮(zhèn)。

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今江蘇)人。出身江南豪族。13歲時喪父,家境漸貧。他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在勞作之余抄書學習,常至深夜。鄉(xiāng)人因而稱其為抱樸之士,他遂以“抱樸子”為號。他性格內向,不善交游,只閉門讀書,涉獵甚廣。 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師…… 葛洪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葛公鎮(zhèn)位于東至縣東部,距縣城39公里,東臨石臺縣,西界堯渡鎮(zhèn),南與洪方鄉(xiāng)接壤,北連洋湖鎮(zhèn)。全鎮(zhèn)國土面積134平方公里,耕地2.32萬畝,其中水田1.8萬畝,旱地0.56萬畝,林業(yè)用地1.5萬畝,有林地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轄11個行政村,114個村民組,總人口17179人。鎮(zhèn)區(qū)交通便捷,市場活躍,經濟繁榮,2005年人均純收入達2417元。

葛公鎮(zhèn)地域寬廣,資源豐富,境內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礦產:天井的輕鈣、蘭潭的釩礦、悅民的大理石很有開采價值,悅民的大理石已在開采當中,國風集團落戶我鎮(zhèn)的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葛公“徽道茶”外形內質俱佳、色澤味俱全,曾獲縣級 茶葉評比優(yōu)質

+查看詳細葛公鎮(zhèn)概況>>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安徽省林業(yè)局授予葛公鎮(zhèn)2022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zhèn)稱號。

中國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葛公鎮(zhèn):相傳葛洪在留山煉了一段時間丹,又要到別處尋山煉丹,當地眾人都極力挽留他,可他還是執(zhí)意走了,此山因此得名留山。留山腳下的小街,冠名不斷更換為葛公街、葛公鋪直至葛公鎮(zhèn)。

文化旅游:

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qū)

仙寓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距縣城40余公里,為東至、石臺、祁門三縣交界,主峰位于東至縣葛公鎮(zhèn)境內,海拔1375.7米,是東至縣最高山峰,天氣晴朗時可東望黃山、南觀三清、西望鄱陽、北眺齊云,有231省道

徽州古道西線

徽州古道西線位于安徽東至縣葛公鎮(zhèn)、洋湖鎮(zhèn)、堯渡等鄉(xiāng)鎮(zhèn),黃山市祁門縣箬坑鄉(xiāng)仙寓山(紅旗村里中組山腳至櫸根關與東至分界處。(1)東至古徽道,始建于唐代,是明、清時期南來北往的咽喉要道。青石板沿途

中共徽州工委舊址

中共徽州工委舊址位于葛公鎮(zhèn)紅旗嶺村華芝港東上8公里的雁落坡上,年代為現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徽州工委舊址屋檐滴水向外延伸1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向東、南各延伸5

江墩十二烈士墓

江墩十二烈士墓位于葛公鎮(zhèn)仙寓山村江墩村民組北約200米的老鴉山西,年代為現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冢前墓碑為基點,向東延伸6.5米,向西延伸12米,向南延伸8米,向北延伸4.5米

龍坂昭來亭

龍坂昭來亭位于葛公鎮(zhèn)蘭潭村龍坂村民組南約50米的三叉道上,年代為清康熙。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自昭來亭屋檐滴水向東、南、西、北各延伸3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向東延伸

+查看更多葛公鎮(zhèn)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1949年為葛天鄉(xiāng)。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葛公人民公社。

1982年體制改革時,更名為平原鄉(xiāng)。

1992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洪方鄉(xiāng)并入平原鄉(xiāng)。

1993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設為葛公鎮(zhèn)。

1995年,洪方鄉(xiāng)析出。

2007年,洪方鄉(xiāng)并入葛公鎮(zhèn),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與葛公鎮(zhèn)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