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是珠江源頭第一縣,地處云貴高原中部、曲沾盆地北緣,東鄰富源縣,南連麒麟區(qū)、馬龍縣,西接會澤、尋甸縣,北與宣威市毗鄰。國土面積2814.89平方公里,轄5鄉(xiāng)2鎮(zhèn)4街道、130個村委會(居委會)。有漢、彝、回、苗、白、壯、哈尼等19個民族,常住人口44.62萬人。沾益是云南省最早建制的縣份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歷經“三分三合”,1997年恢復縣置。沾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1370多年的建制歷史,是云南最早建制的縣份之一。自秦朝以來,沾益就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承接和傳播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及一、二方面軍舉世聞名的長征兩次經過沾益。解放戰(zhàn)爭中,滇桂黔邊區(qū)游擊縱隊六支隊在沾益開展了影響深遠的革命活動。
沾益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發(fā)達。距昆明城區(qū)150公里,距昆明長水國際機場100多公里,與曲靖中心城區(qū)已連為一體。境內的滬昆客專曲靖北站是滬昆高鐵在云南段設立的第二大站,預期年發(fā)送旅客將達500余萬人次。中緬油氣管道、西南成品油管道、滬昆高鐵、貴昆鐵路、貴柏鐵路、320國道、326國道穿境而過,曲勝高速公路、宣天一級公路、珠江源大道、龍華大道建成通車,曲宣高速公路、東過境高速公路、沾會高速公路沾益段開工建設,縣、鄉(xiāng)、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沾益經濟發(fā)展,產業(yè)獨特。沾益縣域主導產業(yè)特色鮮明,是全國最大的萬壽菊種植加工基地、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省十大蠶桑核心基地縣之一、全省首批高原特色農業(yè)示范縣、全省首批“云藥之鄉(xiāng)”,農業(yè)產業(yè)特色鮮明,第三產業(yè)發(fā)展空間廣闊。
沾益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數為2027.5小時,年均降水量850-1000毫米,年均氣溫14.5℃,四季如春,具有亞熱帶、暖溫帶立體型氣候特征。森林覆蓋率48%;水能蘊藏量13.25萬千瓦,可開發(fā)利用水能7.98萬千瓦;水資源豐富,供水能力2.84億立方米;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磷、鐵、鉛、鋅、錳、銅、天然氣、石灰?guī)r等10余種,且儲量豐富。
沾益風光優(yōu)美,景致獨特。境內有國家4-珠江源風景區(qū);有植被茂密,四季長青的馬雄山;有美景如畫,地質地貌獨特的七彩峽谷;有清波蕩漾、一碧萬頃,頗具西湖風韻的花山湖;有神似桂林山水的大坡海峰濕地;有重要的考古價值的大坡“天坑”。
開放、文明、靚麗的沾益不僅是八方賓客觀光旅游的勝地、投資興業(yè)的寶地,也是返鄉(xiāng)農名工等人員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