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永泰縣旅游

永泰縣文物古跡介紹

聯(lián)奎塔
  聯(lián)奎塔位于永泰縣城南的塔山上,為石結構樓閣式塔,八角、七層,通高21米。石階式臺座,每邊長20.05米,周以欄桿。底層塔門外有石雕塔神(文官服飾)鎮(zhèn)守,塔身層層收分,各層皆有平坐欄桿,外壁均設有佛龕,各供一尊石雕佛像。塔內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頂,上為葫蘆形塔剎。明萬歷《永?h志》記載:“宋開寶二年(西元969年)建寺于越峰,晨鐘暮鼓與縣漏相應,作橋以續(xù)西山之龍脈,建塔于東南之水口,以應龍象,于是人文日盛,科甲蟬聯(lián)……”。乾道二年(西元1166年)、五年(西元1169年)、八年(西元1172年),永?h人蕭國梁、鄭僑、黃定,接連三科中狀元,一時震動朝野,傳為佳話。元至正二十八年(西元1368年)塔毀;道光十一年(西元1831年),知縣包干臣重修孔廟和三元祠,所余資金建成一座七層石塔,取名“聯(lián)奎塔……[詳細]
2、闇亭寺 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闇亭寺
  暗亭寺又名闇亭寺,乃一方之古跡,亦百代之名區(qū),往古有一觀音殿在焉,不知創(chuàng)于何時何代。這里群山環(huán)抱,層巒疊嶂,山深林茂,寺藏其中。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嵩口鄉(xiāng)盧厝寨盧爾誠32歲削發(fā)為僧,云游四方,后在暗然亭(即觀音亭)修道6年,辟谷不食?滴醵昃旁拢41歲)圓寂。火化后,鄉(xiāng)人將其骨塑于座像中,稱盧公佛像,并集資興建暗亭寺供奉。暗亭寺整體為重檐懸山頂式木構建筑,布局嚴謹,莊嚴古樸。神龕全部雕刻精湛的屏風裝飾,古色古香,精美絕侖。全寺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F(xiàn)有大廳佛殿、觀音樓、念經堂、藏經樓、菜堂等建筑物,主體為清建筑風格,土木結構,布局嚴謹,古樸風雅。供盧公祖師和觀世音菩薩像。主殿按原貌擴建修葺。闇亭寺整體為重檐懸山頂式木構建筑,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50平方米。由主……[詳細]
3、方廣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方廣巖
  方廣巖在永泰葛嶺鎮(zhèn),方廣山腰方廣巖,方廣巖下方廣洞,方廣洞中方廣寺。方廣巖的奇就在“一片瓦”下別有洞天,外觀仰角高180多米,寬約百米,深50多米。核心景點可容納上千人。洞中建五座樓閣如大雄寶殿、脫凡樓、觀音樓、天泉閣、生活廚房等;尚有許多客廳、樓道、臺階等通行空間。方廣寺始建宋建隆二年,寺以佛經第十部類“方廣”名之。既體現(xiàn)方廣洞天福地的自然面貌,又符合佛教圣地命名規(guī)則,歷經千百年被保存下來。方廣洞中建寺錯落其中,巧妙實現(xiàn)立體空間構圖布局。又因借助洞頂廣大巖壁俗稱“一片瓦”避風雨,無需再添蓋寺頂瓦片,既省工,又輕巧。洞口為西南方向,懸寺木構干燥不腐。現(xiàn)存寺閣凌空架構,巨木頂托,天泉閣幾乎懸空,方廣水簾直落深谷,霧氣騰空,回聲山洞,俯看斷崖壁立千尺,仰望洞寺凌空飛懸,無論哪個角度都是驚險奇觀![詳細]
鳳凰寺大殿
  鳳凰寺大殿位于永泰縣同安鎮(zhèn)洋頭村,因地形極像鳳凰,擇此建寺,故名鳳凰寺。始建于明萬歷三年,現(xiàn)存有三寶殿、念經堂和閱經樓,四周圍墻均為土木結構。大殿為單檐歇山頂建筑,殿中木梁上刻有“皇明天子崇禎十四年歲二月造”字樣。沿寺左側半里小路可下圣公巖洞,有天然洞穴二層,外高三十多米內穴高12米,深13米,外寬二十余米,內穴12米。鳳凰寺古碑2塊:一為崇禎辛巳歲(1641年)居士李天立,記當時募捐善士之芳名銀兩。一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立,碑刻:“鳳凰寺者,錦水名邱,杉洋古跡。門臨石洞,堂枕鐘聲。梧水星環(huán),仿佛恒河十二;莆峰霧列,依稀世界三千;鋾以,鄰舍分青松之色;猿啼夜月,空廊聞翠竹之聲。煙禰而巧鳥爭喧,徑曲而騷人接踵。水珠飛碧,常懸百寶林中;山髻浮青,遙影九苞池上。巖排靈鷲,窟現(xiàn)神龍。人……[詳細]
方壺巖寺
  方壺巖位于永泰縣盤谷鄉(xiāng)水尾村,因山勢巖形如茗壺狀而得名。方壺巖正座由圣君殿、觀音殿、伽蘭殿、佛堂、文昌閣、書齋樓、禪房、避雨亭、牌坊等建筑組成,均為民間做法,石木結構,歇山屋頂組合。坡度較緩,與北方明清建筑不同。牌坊門前有一對石獅,造型古樸,風化嚴重,據(jù)說為宋代原物。方壺寺后有石徑可登山,巖小巧如假山,山上洞窟相連,奇石相伴,景點密集,皆與張圣君傳說有關。此外,方壺巖附近的山頭上還有一個“天池”,民間傳說是女媧補天時遺落的翡翠,實則是近年修壩集水而成,亭橋粗陋。宋紹興九年(西元1139年),張圣出生于永泰縣嵩口鎮(zhèn)月州村,紹興十二年(西元1142年)隨母改嫁盤谷連家,長,以采薪、賣鋤柄謀生,人稱張鋤柄。淳熙三年(西元1176年),張慈觀與蕭法明、連宗羌同往江西閭山(今龍虎山)拜張?zhí)鞄煂W道,學成……[詳細]
名山室
  名山室位于福建省永泰縣大洋鎮(zhèn)。名山室坐落在“永泰第一山”——高蓋山上,坐南朝北,架木結構,由大殿、靈龜洞、血盆洞、觀音洞組成。名山室建于漢代,據(jù)傳漢徐登、趙炳在山上麒麟崖壁下辟東西兩石室,后得道飛升。唐文德元年(888年)建有道觀,1926年重建。主殿名山室由懸崖覆蓋,可容納數(shù)百人,有東西兩室,善男信女分東西入夢叩神。靈龜洞,有一長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圖,是我國僅存“白蓮菜”造像遺跡。“白蓮菜”南宋盛行江南,“連社七祖”為宗門之祖,教義大多不抵葷酒,不殺物命,近于為善。有說是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經過。包括游觀農務、牧女獻糜、世尊誕生、太子納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禪河大悟、習煉降魔、二商粥食、希會寶地、佛現(xiàn)金剛等組畫。其中七佛圖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動的佛教史卷。祖師洞建有宋代飛檐翹角……[詳細]
7、珠峰寨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珠峰寨
  珠峰寨位于蓋洋鄉(xiāng)珠峰村。由謝天養(yǎng)建于清朝末年,由于當時土匪猖獗,出于對子孫后代的安居樂業(yè)著想,35歲的謝天養(yǎng)選擇在珠峰陽光充足,地勢險要的牛坪岐右側墩仔下鯉魚嘴處興建珠峰寨。全寨歷時22年建成,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輝煌時期曾住三百多人,是當時縣內三大寨之一,方圓數(shù)十里的人們稱之為“最文明的寨宇”。珠峰寨寨墻高筑,石基牢固,規(guī)模宏偉,所用瓦片及線磚平磚均在五十萬塊以上。大寨五廳十扇,共372間房,八扇、后座、下落均單間排護。設計科學,設施齊全,花草鳥獸,人物形象,精雕細刻,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前后門埕、花臺陽溝、書齋丁厝、圍墻炮臺等,一并俱全。大寨兩個大門由整塊青石打磨而成,堅不可摧,美觀大方。寨內建有上下兩個炮臺,據(jù)族譜記載,當時寨內還備有大鋼銃二門,百仔銃六門,邦鉤八枝,扣戕六枝,硫磺……[詳細]
名山室石刻
  名山室石刻,位于永泰縣大洋鎮(zhèn)棋桿村東北4公里高蓋山名山室靈龜洞內,周圍有峰、巖、石、臺、殿、洞、室、潭、池、泉等眾多景觀,相傳為漢代徐登、趙炳學道飛升處。唐文德元年(888年)始建,五代唐天成年間(926~936年)賜額名山室。1926年重建殿堂、樓閣。石窟造像淺浮雕在靈龜洞北側巖面上,高約2米,寬10余米,分宋、元兩期。宋雕殘存“華嚴三圣”像的大象頭部及象鼻等。元代雕刻當是鑿在“華嚴三圣”像磨損之后,有“薩埵那太子舍生飼虎”、“太子宣言”、“鹿野苑說法”、“天人贊鶴”、“石佛浮江”等佛教故事系列造像及佛龕、石柱、石香爐、須彌座等。其中尤以一說是元代民間信奉的“白蓮菜”蓮社七祖造像較為罕見。整體構圖較為散亂,雕鑿刀法稚拙膚淺,造型簡樸瘦小,當出民間工匠之手。沿山石階、山崖及石柱、石香爐、石鋪……[詳細]
盤谷張氏祠堂
  盤谷張氏宗祠位于永泰縣盤谷鄉(xiāng)方壺山腳下,始建于明正統(tǒng)元年(1506),清代重修,2003--2005年再次重修,2005年入選《八閩名祠》。張氏宗祠平面呈長方形,坐東朝西,面闊24米,進深32米,占地面積768平方米,土木結構。中軸線由前至后依次為:正門、門廳、天井、主座。門廳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抬梁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兩側封火山墻。正座帶前廊,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兩側封火山墻。前廊卷棚頂。祠堂內保存有不少珍貴文物:明代神主牌、清代進士張世球象牙笏、誥封箱,還有供案幾桌、舊族譜等。象牙笏原由張仁敏收藏,金黃色,長0.507米,大端寬0.063米,小端寬0.049米,厚0.4米。祠堂內懸“百忍堂”“進士”“文魁”“武魁”“齒德兼優(yōu)”等七面古匾額。張氏宗祠內收藏不少……[詳細]
將軍堂建筑群
  將軍堂建筑群位于永泰縣葛嶺鎮(zhèn)蒲邊村,年代為明、清。簡介:由將軍堂、桃源宮組成。將軍堂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50平方米,總面闊15.6米,總進深20.5米,由廟前通道(兼古驛道),門樓、天井、廊廡、正殿組成。桃源宮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占地面積396.6平方米,建筑面積435.6平方米,由清乾隆石橋、高護坡、建宮碑刻、檐廊、宮門、戲臺、觀樓、天井、正殿等組成。保護范圍:將軍堂:東至后山建筑物屋檐滴水外15米,南至排水溝,西至排水溝,北至農田。桃源宮:東至排水溝,南至小道,西至小溪,北至排水溝。2018年,將軍堂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1、廨院
廨院
  廨院廨院從市區(qū)有公共汽車至廨院,約9公里,今在原址改建為旅游索道的起點站。旁有石門坊,坊上有對聯(lián):地出靈泉潤海表,天生石鼓鎮(zhèn)閩中。石門坊附近有“閩山第一亭”,得名于朱熹題書“閩山第一”。廨院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公里,直達涌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qū),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臺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游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后進山門直達涌泉寺。鼓山勝跡以涌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160多景![詳細]
永泰莊寨建筑群
  永泰莊寨(仁和莊、昇平莊、積善堂、紹安莊、中埔寨)是閩中地區(qū)獨具特色的居住與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始建于唐朝,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歷史上莊寨總量超過2000座,現(xiàn)存保護較好的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永泰莊寨以“原生態(tài)”的土、木、石結構,以各姓家族創(chuàng)建為特點,單座散建在河邊階地、山間盆地、丘陵的山坡和臺地上,除在防御設施和功能方面與福建土堡有相似之處外,其區(qū)別于福建土樓、廣西圍墾、廣東開平碉樓等防御性鄉(xiāng)土建筑,是“莊寨一體”又具有獨特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豐富地域文化內涵的鄉(xiāng)土建筑遺產。2019年10月7日,永泰莊寨建筑群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宵洋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位于大洋鎮(zhèn)宵洋村宵洋小學左側,始建于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坐西北朝東南,面積400多平方米。是閩臺兩岸著名理學家、教育家余潛士的祖祠,外埕圍墻有完整的石墻帽,為我縣古建筑所僅見。宗祠建筑布局合理,保留明代主座。主座面闊七間,進深七柱。大廳上懸有民國三十四年孔祥熙授予余潛士后裔余能通“運思專一”匾,余能通后與其兄在大陸解放前夕一道移居臺灣。余潛士的后裔余道仁,是我縣著名的古建筑設計與建造大師,曾變賣田產資助游擊隊,后以“能工巧匠”載入《永泰縣建設志》。其保護范圍:東至灣里,西至宵洋小學,南至田,北至后山。……[詳細]
14、永泰文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泰文廟
  永泰文廟位于永泰縣樟城鎮(zhèn)西門街縣府路永泰縣政府大院內,始建于宋崇寧元年(1102年),后數(shù)毀數(shù)建,F(xiàn)存建筑為清道光二年(1822年)知縣包干臣、邑紳陳元封倡捐重建,坐東北朝西南。文廟現(xiàn)存大成殿和后殿,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棟梁雕刻精美,殿前安一對石龍柱。左右廡殿、宮墻毀于1960年水災。文革期間,殿前木雕、石雕龍柱、欞星門、泮池等均被砸毀,殿內圣像和配置禮器不知所終。僅大成殿和后堂得以幸存。198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榮陽方氏宗祠
  榮陽方氏宗祠位于盤谷鄉(xiāng)榮陽村墘頭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東朝西,占地面積580平方米。宗祠保存清代建筑格局,體現(xiàn)了清中期雕刻精美繁復的建筑風格,尤其是祠堂聯(lián)數(shù)量多且文史內涵豐富,在縣內各地宗祠實屬罕見,極具文史研究和旅游觀賞的價值。宗祠內還保存了清代家譜、始遷祖肇基所攜紅牌、清代旗桿座、石碑座等文物。盤谷方氏后裔還有許多人移居臺灣、馬來西亞等地,宗祠成為他們尋根認祖、加強親情聯(lián)絡的重要紐帶。其保護范圍:東至本祠后山水池,西至農田,北至路,南至修連厝溝……[詳細]
錦安黃氏宗祠
  錦安黃氏宗祠位于霞拔鄉(xiāng)錦安村,始建于清康熙丙申年(1716年)。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坐西朝東,由大門、回廊、天井、主座組成。主座面闊五間,進深八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頂,封火山墻,廳上懸清代“文魁”“武魁”匾二塊。黃文禧從一個普通工匠成長為版筑車間負責人,他出色的表現(xiàn),深得沈葆楨贊賞。沈葆楨與左宗棠等大臣聯(lián)名保奏其為千總,并為其宗祠贈匾“大夫第”。黃文禧是我縣繼黃建勛、江匯之后,又一個馬尾船政人物。其保護范圍:東至路,西至山,北至黃義榮厝,南至黃文光厝……[詳細]
方壺巖摩崖石刻
  方壺巖摩崖石刻年代:宋~清座落地點:福州市永泰縣盤谷鄉(xiāng)水尾村簡介:現(xiàn)存宋至清摩崖題刻十二方,有王用文、曹學佺、王大壯、張大韶、沈野等人的題刻,為研究福建地方社會、風俗歷史以及張圣君信仰起源,提供重要實物資料。附屬文物方壺寺是張圣君信仰文化的發(fā)祥地,是閩臺張圣君信仰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保護范圍:東至路,西至獅子巖頂,南至天池口直上,北至門庭牌坊。2009年,方壺巖摩崖石刻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8、闇亭禪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闇亭禪寺
  闇亭禪寺位于永泰縣蓋洋鄉(xiāng)赤嶺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此后多次重修,坐東南向西北,占地面積1896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350平方米。依山而筑,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空坪、水井、照壁、鐘鼓樓、大殿、天井、后殿。兩側有經堂、膳房、僧居、儲藏室等。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歇山頂。保護范圍:寺廟群四周邊界各向外延伸50米。2018年,闇亭禪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姬巖摩崖石刻
  姬巖摩崖石刻位于永泰縣白云鄉(xiāng)白云村,年代為宋—清。簡介:保存有宋朝禮部侍郎陳旸,明朝翰林院編修黃文煥,明代閩中三才子曹學佺、謝肇淛、徐渤,清代詩人黃任,清光緒年間狀元王仁堪等歷代名人題刻。如曹學佺“來天臺”石刻、謝肇淛“古雞巖”石碑,黃任“鬟翠樓”石刻等。2013年,姬巖摩崖石刻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三亭路口,西至后山小路,南至仙公樓巖下龍頭泉,北至通往白巖橫路。……[詳細]
20、永泰大圣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泰大圣廟
  大圣廟位于城關北門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寺中保存我縣唯一一尊較好的大圣塑像,是我縣群眾喜愛的一個民間信仰場所。2007年4月,大圣廟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本屋檐下滴水溝(溝邊任寶明厝),西至北門通往三池頭大道,南到郭宅圍墻,北至檐下水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