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莆田市 > 涵江區(qū)旅游

涵江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61、黃岸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岸墓
  黃岸墓位于涵江區(qū)國歡鎮(zhèn)黃霞村,類別為古墓葬。黃岸(?-755),唐開元間人,任桂州刺史,辭官后居黃霞村黃巷,為黃氏入莆始祖。墓建于唐代,20世紀80年代修。坐東朝西,通面闊12.3米,通進深27.5米,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平面呈“風”字形。墓丘寬4.7米,縱7.5米,高2.5米,三合土構(gòu)筑。墓丘之后墓圈磚墻上嵌墓碑“入莆始祖唐進士桂州刺史封開國公謚忠義黃公墓”,碑圓首,高1.44米,寬0.45米。有四級墓坪。黃岸墓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丘中心點為基點,向東、南、北各外延30米,向西外延50米![詳細]
集奎新橋
  集奎新橋位于涵江區(qū)白塘鎮(zhèn)集奎村,類別為古建筑。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李富建,初名龍橋,后毀,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由黽山寺僧彗性募捐重建?缬谘訅巯牒?谔帲瑬|北-西南走向,為四墩五孔石梁橋,全長58米,寬3.5米,高8米,石墩船型。近代整修橋墩,并重修橋面欄桿。西南第一孔被淤塞為岸。集奎新橋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至集奎橋頭觀音亭,西北至新橋頭路中心![詳細]
外坑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宣德宮)
  外坑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宣德宮)位于涵江區(qū)新縣鎮(zhèn)外坑村部西350米之塘后自然村。始建于明代,清后期重建,1998年修,保持清代建筑風格,保存部分清原構(gòu)件。坐西北朝東南,通面闊五間14.7米,通深19.1米,建筑占地面積281平方米,為一進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主殿組成。主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歇山頂,抬梁式木構(gòu)架。殿外廊兩側(cè)柱刻八仙浮雕,較精美,抱鼓石內(nèi)側(cè)刻有“壽”字,較少見。 1930年冬,中共閩中特委會在廣業(yè)里(轄今白沙、新縣、莊邊、大洋等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外坑村成立蘇維埃政府,其址設在宮內(nèi),為當時閩中地區(qū)唯一紅色政權。故宣德宮既是古建筑文物又是革命舊址文物。2017年被公布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4、正學門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學門
  正學門位于涵江區(qū)涵東街道宮下社區(qū),類別為古建筑。原為涵江孔廟建筑群最前部之建筑,孔廟于“文革”期間被拆,僅存正學門、泮池、四十九級臺階。正學門坊始建于宋淳佑十一年(1251),清道光乙未年(1835)重建。坐北朝南,面闊三間12.8米,進深三柱7.55米,土木結(jié)構(gòu),單檐歇山頂,兩側(cè)磚砌山墻,斗拱為一斗三升式。其后依次為泮池(上有石板橋)、石甬道、四十九級石蹬道,縱深47米,寬17.5米。近年收集散落碑碣8通,建碑廊于甬道兩側(cè)保存。存清光緒乙未年“正學門”匾、“仰之彌高”匾2方,下馬石1件。正學門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自墻外延5米,西至自墻外延5米,南至宮下路外沿,北至孔子石像外延3米。……[詳細]
65、新有社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有社
  新有社位于涵江區(qū)涵西街道涵西社區(qū)港頭自然村,類別為古建筑。始建于宋景炎元年(1276),明正德十二年(1517)重修,近代修。坐北朝南,單進合院式。通面闊10.3米,通進深18.9米。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主祀社公。存宋文天祥書“新有社”匾,明莆田知縣雷應龍書“第一里社”匾及“學士蚤還山,不遠襟期緣道故;孤臣經(jīng)此地,至今手澤尚如新”題聯(lián)石柱。新有社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鄭金波屋西墻,西至鄭文振、鄭文良屋東墻,南至磚埕外沿外擴3米,北至社自墻外延2米![詳細]
端明陡門
  端明陡門位于涵江區(qū)涵西街道延寧社區(qū),類別為古建筑。又稱慈壽陡門,北宋蔡襄創(chuàng)建,宋紹熙二年(1191)知軍趙彥勵修,明宣德五年(1430)縣丞葉叔文修,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府周大禮重修,萬歷二十九年(1601)知府黃騰春再修。陡門南北朝向,北側(cè)陡門頭溝(延壽溪支流)往南瀉入海灣。寬6.7米,雙門,每門寬1.94米,路面以上部分高5.7米,路面以下部分深4.4米。陡門南部原為木板橋,“文革”期間改為石板橋,路面以下部分保持原狀。北40米有一石砌方形墩,俗稱“印兜”,邊長3.5米,“印兜”上有“崇禎十五年(1642)歲次孟冬吉旦興建”刻字。端明陡門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北至涵江交通服務公司大樓外墻,東、南至游巷小道外沿,沿河溝兩側(cè)各外延5米![詳細]
涵江天主堂
  涵江天主堂位于涵江區(qū)涵東街道塘北社區(qū),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又稱“圣母堂”,是莆田天主教總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民房翻建為教堂,屋頂建哥特式鐘樓。光緒二十六年(1900)增建一座長方形磚木結(jié)構(gòu)的神甫樓。1923年改建為水泥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教堂坐北朝南,通面闊32.5米,通進深32.5米。內(nèi)存“奉旨建堂”石刻1通。涵江天主堂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到天主堂自墻外巷,西到天主堂、神父樓自墻外埕,南到天主堂自墻外埕,北到神父樓、天主堂外埕。……[詳細]
68、延寧宮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寧宮
  延寧宮位于涵江區(qū)涵西街道延寧社區(qū),類別為古建筑。始建于清初,20世紀80年代修。坐東北朝西南,單進合院式。通面闊20.5米,通進深21.9米。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主祀媽祖。延寧宮為莆田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旺菜池外延2米,西至宮墻外延1米,南至宮埕外大路內(nèi)沿,北至延寧居委會辦公樓南墻外延2米![詳細]
69、昭靈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靈宮
  昭靈宮位于萩蘆鎮(zhèn)梅陽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涵江區(qū)第八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代,清重建,近代修,保持清代建筑風格,保存部分清原構(gòu)件,坐西南朝東北,面闊五間,由前殿、天井、主殿組成。前殿歇山頂,主殿進深三柱,抬梁式構(gòu)架,懸山頂。為研究古建筑的重要實物資料。保護范圍:四周自墻外各延伸5米。……[詳細]
70、悟本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悟本堂
  悟本堂位于涵江區(qū)三江口鎮(zhèn)鯨山村石山自然村,年代為清,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為“三一教”悟本派創(chuàng)始人陳智達倡建,近代修。坐西北朝東南,通面闊27.6米,通進深17米,建筑面積470平方米,為一進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主殿及兩側(cè)鐘鼓樓組成。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柱,懸山頂,抬梁式木構(gòu)架。前殿與兩側(cè)鐘鼓樓之間各隔一天井,鐘鼓樓前部為雙層,歇山頂。堂內(nèi)存有古經(jīng)書近百本及印制經(jīng)書木雕板百余塊,是研究清代建筑和印刷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附屬文物:陳智達墓,清同治十二年(1872)葬,現(xiàn)存墓為民國甲戍年(1934)冬從異地遷建。保護范圍:東南至村道外沿;西南至建筑外墻外延2米;西北至建筑外墻外延2米;東北至建筑外墻外延1米……[詳細]
峰山小學舊址
  峰山小學舊址位于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九峰村舊厝房,年代為1941年,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1941年,是九峰村紳商方錦秀創(chuàng)建、眾商賈募建的私立小學。1970年改為公辦,更名“九峰小學”,1994年在右側(cè)建新校,遂改作村部。坐東北朝西南,面闊七間25米,進深11.7米,建筑面積292.5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gòu),上下層各七個拱形卷廊,中西結(jié)合的雙層近代建筑,是研究近代建筑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保護范圍:東至舊厝房村道內(nèi)沿;西至現(xiàn)小學圍墻;南至村道內(nèi)沿;北至建筑外墻外延5米![詳細]
72、滁洲宮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滁洲宮
  滁洲宮位于涵江區(qū)莊邊鎮(zhèn)滁洋村,年代為明,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清代重修,但結(jié)構(gòu)仍保持明代建筑風格及保存部分宋、元構(gòu)件。坐北朝南,由前后殿組成,正殿為面闊3間,進深4柱的懸山頂抬梁結(jié)構(gòu)建筑。保護范圍:東至宮房外小巷,西至自墻外山地,南至宮前灶屋外沿,北至自墻外山地![詳細]
西林武當宮
  西林武當宮位于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西林村西垞自然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西林武當宮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戊子年(1888)重建,民國丙辰年(1916)修,近年又修。坐東朝西,單進合院式。通面闊13.2米,通進深21.5米,建筑面積284平方米。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保護范圍:四周至自墻外各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四周至保護范圍外延2米![詳細]
西林阜成宮
  西林阜成宮位于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西林村后林自然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西林阜成宮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五年(1879)重建,民國庚辰年(1940)修,1996年又修。坐東北朝西南,單進合院式。通面闊15.2米,通進深17.5米,建筑面積266平方米。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存清光緒五年(1879)“荔林境阜成宮重修記”碑1通。保護范圍:四周至自墻外各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四周至保護范圍外延2米![詳細]
過山蔡氏民居
  過山蔡氏民居位于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沁后村過山自然村63、66、102號,年代為清末民國,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過山蔡氏民居主體建筑建于清末,兩側(cè)護厝及東院落屬于后期加蓋,建筑坐北朝南,主體建筑通面闊98米,通進深48米,占地面積4060平方米,為兩進合院式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由外埕、院門、前廳、天井、正廳為中線,上下耳房、左右護厝為兩翼,外加東邊三間廂帶護厝附屬院落組成整個建筑群,內(nèi)部房厝眾多,當?shù)厮追Q為“百廿間”。其屋頂采用兩面坡懸山頂,墻體外部采用紅磚包墻、內(nèi)部采用夯筑土墻。建筑上雀替、駝峰、斗拱等木構(gòu)件采用鏤空雕刻,局部可見描金彩繪脫落痕跡。整個建筑群占地很廣,且布局保存基本完整,體現(xiàn)了當?shù)厍迥┟駠鴷r期的工藝風格,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保護范圍:建……[詳細]
76、鳳來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來宮
  鳳來宮位于江口鎮(zhèn)石獅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代,清修。為倚山而建的建筑群。由主殿、朝天閣、魁星樓、朝陽書院、吹鼓樓、天后宮組成。主殿坐東朝西,面闊5間,進深4柱,抬梁式,懸山頂。宮后有明代摩崖石刻。保護范圍:東至朝天閣后山地;西至宮埕;南至天后宮外山地;北至魁星樓外小巷![詳細]
萍湖祖廟
  萍湖祖廟位于莊邊鎮(zhèn)前埔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保留原建筑。坐東朝西,由前后殿組成,面闊5間,主殿進深4柱,抬梁式,懸山頂。保護范圍:東至自墻外雜地;西至宮埕;南與前埔村村部同墻;北至自墻外雜地。……[詳細]
78、水頭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頭宮
  水頭宮位于大洋鄉(xiāng)瑤山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又稱瑤山祖廟。始建于宋淳熙五年(1178),清道光年間(1821-1850)重建,近代修。坐東朝西,由前后殿組成,面闊3間,主殿進深4柱,抬梁式,懸山頂。保護范圍:東至自墻外田地;西至宮埕;南至自墻外田地;北至自墻外田地![詳細]
79、崇圣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圣宮
  崇圣宮位于萩蘆鎮(zhèn)崇圣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代,歷有重修,清代重建,近代修,保留清代建筑樣式。坐西北朝東南,由拜亭、門廳、主殿組成,主殿面闊5間,進深4柱,抬梁式,懸山頂。保護范圍:東至宮埕;西北至自墻外空地;東北至偏殿;西南至偏殿![詳細]
80、白沙祖宮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沙祖宮
  白沙祖宮位于涵江區(qū)白沙鎮(zhèn)白沙村。白沙祖宮由白沙祖宮和昭惠新宮組成。白沙祖宮創(chuàng)建于宋紹興十三年(1143),清乾隆年間重建,1988年修。坐南朝北,單進合院式。通面闊14.9米,通進深17.1米。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存清乾隆戊寅年(1758)“白沙祖宮”匾。2000年公布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昭惠新宮始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建筑為光緒十七年(1891)重建。坐西南朝東北,通闊五間15.1米,通進深16.6米,懸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為一進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左右廊廡和正殿組成。宮內(nèi)天井右側(cè)墻上存清陳寶楨題字一對,左側(cè)墻存紀年“宣統(tǒng)元年”題字1對。2000年公布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