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甘孜州 > 甘孜縣旅游

甘孜縣文物古跡介紹

十八軍窯洞群遺址
  十八軍窯洞群是川藏公路上,最具有人文底蘊的“延安式”窯洞群,雖然殘垣斷壁比較破敗,但卻是甘孜縣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位于斯俄鄉(xiāng)布絨朗山上,格薩爾王城旁邊,距離甘孜縣城不遠,只有五六公里,不到20分鐘的車程。十八軍窯洞群的出現,與甘孜縣的飛機場有關,1951年春天,18軍的先遣部隊勝利結束昌都戰(zhàn)役后,部隊給養(yǎng)困難,又不方便向當地籌糧,上級決定搶修甘孜機場,打通空中通道,而十八軍窯洞群作為修建機場官兵的工作、生活場所,就修建于那時期,距今70多年的歷史。十八軍窯洞群處在絨朗山上,依山而建,一層層、一排排,如蜂巢一般,規(guī)模巨大,占地面積達到8萬余平方米,說是窯洞,其實更像地窖,在山坡上挖掘出坑洞,架上橫梁,搭起樹枝,糊上黃泥,就成為部隊的指揮塔,辦公室、食堂招待所等配套設施。如今,十八軍窯洞群已然成……[詳細]
2、大金寺
大金寺
  卡攻鄉(xiāng)境內大金寺、建于清康熙元年,是霍爾十三大黃教寺廟之一。藏語意為興旺發(fā)達吉祥洲,簡稱為“興旺寺”之意。屬格魯派,建筑面積為14.8萬平方米。大殿造型仿拉薩大昭寺,建筑為鋼筋水泥結構,一底三樓。僧舍建在大殿的周圍,整個寺廟建筑布局主次分明,排列有序。寺廟建筑吸收了漢藏民族建筑藝術的優(yōu)點,顯得莊重富麗、氣派雄偉。據載,大金寺的前寺即達格弄山溝中的寺廟,年代久遠,至少建于600年前。此寺廟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建筑融漢藏建筑特色于一體,以拉薩大昭寺為模型,原木加土構建而成,色彩為紅、白相間,看上去像一座藝術宮殿,莊重、富麗、氣勢雄偉,F在的大殿一底三樓是八十年代以后建造的,為鋼筋水泥結構,內有釋迦牟尼、宗喀巴和阿底峽的巨型塑像。寺廟歷史上僧侶最多的時候達三千人……[詳細]
甘孜寺
  甘孜寺坐落在甘孜縣城邊的山坡上,建筑風格屬藏、漢結合。寺廟系格魯派,已經有三百三十九年歷史,文革時被毀,八零年前后重建。寺內僧眾逾四百人。大殿共分四層:一層為大經堂;二層為0神殿;三層為強巴佛殿;四層供奉著由印度請來的覺臥仁泊切。保護范圍:大殿臺基向東、西、南方向外延20米,向北方向外延1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外延170米,向南外延130米,向西外延140米,向北外延170米![詳細]
4、白利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利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甘孜州甘孜縣城西四公里的雅礱江北岸山腰。原為霍爾十三寺之一,清代始建。為藏式三層方形整體樓閣建筑。第一層為主要建筑佛殿,分大殿和東殿、西殿,殿內檐柱、雀替、椽頭均施以彩畫。殿壁繪有壁畫,西殿有貼金佛像3尊,高5米。第二、三層為-和-住房,房屋矮小。該寺格達-對紅軍長征和西藏解放有貢獻,現寺內辟有格達-紀念堂。為開放寺廟。保護范圍:東至寺院東圍墻外與生康五隊交接小路,南至寺院南圍墻外陡坎,西至寺院西圍墻,北至后山圍墻。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米![詳細]
東谷寺
  東谷寺,屬格魯教寺廟,位于甘孜縣東北部,距縣城60公里,海拔3500米。在四通達鄉(xiāng)達曲河東岸與奶龍河西岸的交匯點上,寺廟依山坐北朝南,有洛東公路連通;魻柺轮弧|谷寺,為東谷寺第一世--達瓦嘉措在1417年所建。建寺以來,歷代僧人在寺廟里留下了大量文物,尤其是該寺收藏的金佛、唐卡畫等堪稱藏區(qū)一絕。東谷寺除珍藏有七百多年前的唐卡畫外,還珍藏有許多現代繪制的精美唐卡畫。其中一套三百多年前繪制的《如意寶藤》(該畫是釋迦牟尼的本生傳記,描繪了釋迦牟尼一生的事跡)尤為珍貴。這套《如意寶藤》唐卡畫是在十七世紀,東谷寺第六世--降巴更登嘉措命畫師郎卡杰繪制而成。畫用純天然顏料及金粉、銀粉繪制。這套保存至今的《如意寶藤》唐卡畫,共三十一幅(現只有29幅,另外兩幅文革期間失蹤)。據統(tǒng)計,東谷寺共收藏有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