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西安市 > 蓮湖區(qū)旅游

蓮湖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西安鼓樓
  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鼓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麗不亞于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詳細]
西安廣仁寺
  廣仁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墻內西北角,又名喇嘛寺,是陜西省唯一藏傳佛教格魯派(又稱黃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康熙1703年巡視西陲,為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多民族國家政權統(tǒng)一,御批在西北重鎮(zhèn)西安創(chuàng)建了廣仁寺。廣仁寺占地20多畝,整體建筑布局較為獨特,形似一條臥龍,在寺院建筑中極為少見。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影壁、御碑亭、天王殿、東西配殿、主殿、千佛殿、藏經閣、齋堂、寮房,共計300余間。廣仁寺見證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狀況,對于當時社會的民風民俗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廣仁寺于1983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廣仁寺是陜西現(xiàn)存惟一的藏密黃教寺院,在此寺可欣賞藏傳佛教的建筑風格、布局特點和雕塑藝術,并可領略到藏密黃教寺院獨特的氣氛。必看景點:康熙御碑、大殿、“乾隆蘭花缸”、藏……[詳細]
大學習巷清真寺
  大學習巷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位于大學習巷路西,因處化覺巷清真寺之西又稱西大寺。據(jù)寺內現(xiàn)存石碑記載,該寺創(chuàng)建于唐神龍元年(705年),是西安最古老清真寺之一。寺院建筑形式,略同化覺巷清真大寺,唯規(guī)模較小,而寺內亭、臺、殿、閣布局得當。寺門對面有磚雕紋飾大照壁一座,門外臨街有四柱三間石牌坊“敕建陸次”石額,鐫于牌坊門楣。省心閣是該寺主要建筑之一,相傳建于宋代。明鄭和四下西洋回來后重建為四角形式建筑,三層三重檐。后面是南北碑亭,南碑亭內是著名的“鄭和碑”,即《重修清凈寺碑》,大殿前為一寬大月臺,周圍環(huán)以石欄。大殿門首懸掛慈禧手書“派衍天方”牌匾,殿內前中為窯殿,上方寫有古蘭經原文,是著名“土耳其”書法,右邊是阿訇演講臺。大殿面積500多平方米,可容納500人同時做禮拜,墻壁四周有花草圖案,套刻《古……[詳細]
化覺巷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大寺并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清真大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的中國宮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于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被評為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觀之一。全寺總面積1.3萬平方米,寺院內有建于17世紀初高達9米的木結構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頂,異角飛檐,精縷細雕;東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為四進院。殿內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漢文。第二進院內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和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書法真跡。第四進……[詳細]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位于古城西安市中心的小皮院巷內,東鄰市政府大院(亦是明清陜西巡撫衙門所在地)。它以悠久的歷史和為穆斯林培養(yǎng)出大批有成就的宗教學者而著稱于世,并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關注。至今,每逢禮拜時,八方信眾來此禮拜祈禱,朗朗誦經聲不絕于耳,宗教生活景象猶如當年。據(jù)寺內原碑(已毀)和現(xiàn)存碑文記載,小皮院清真寺原名“真教寺”、“萬壽寺”,又因其在化覺巷清真大寺(也叫東大寺)以北,且規(guī)模較大,亦稱“北大寺。據(jù)傳,該寺興建于唐末,宋徽宗(大觀)丁亥年(1107年),真教寺為長安京兆四坊舊有“清真寺”,是西安伊斯蘭教最早建筑之一。該寺敕建于元仁宗皇慶元年即公元1312年。據(jù)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歲次正月敕匾該寺(百字贊)和明萬歷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611—1614年)間重修寺碑記曰:“‘……[詳細]
西安灑金橋清真古寺
  西安灑金橋清真古寺,亦稱清真北寺,其建筑年代久遠,歷史悠長,相傳元明時期已存,距今已六、七百年之久。世代以來,聚居于灑金橋、大麥市街、新寺巷、香米園、東舉院、廟后街等街坊的回族穆斯林群眾依寺而居、依坊而商地生活在這片熱土上。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蹂躪中國大地的時候,古寺這一圣潔之地也未能幸免,竟然慘遭日寇飛機野蠻轟炸。1940年4月30日,兩枚炸彈分別落到大門內天井(古槐之西約兩米處)和大殿上殿南墻處,所幸兩彈均是“臭彈”,沒有0,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由于猛烈的沖擊力和巨大的震動,致上殿半毀,后殿移位。日本投降后,經坊民出資出力,并多方募捐,大殿才得以恢復。穆斯林群眾對日寇的這一暴行痛恨至極,世代難忘。解放以后,黨和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古寺照常開放,穆斯林群眾過著正常的宗教……[詳細]
北廣濟街清真寺
  西安北廣濟街清真寺位于蓮湖區(qū)北廣濟街南端東側83號,俗稱小寺。相傳創(chuàng)建于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后),地處廣濟坊,臨近化覺巷清真大寺俗稱“清真小寺”坊民嬉稱大寺的“哨門”。清乾隆33年(公元1769年)重新翻建了寺院主要建筑。北廣濟街清真寺原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未按中軸線對稱布局,而依據(jù)地方方位來設置建筑物。其建筑群由禮拜殿、邦克樓、南北亭、沐浴室等組成。寺內主要建筑:禮拜大殿,殿高12米,寬13米,雄偉挺拔,系我國明清時期磚木結構的古典建筑,由前檐卷棚、中殿、后窯殿三部分組成,其規(guī)模宏偉。殿前正面有木雕“冰叉梅”格子門12扇,兩側山墻及看墻磚雕、石雕刀清細宜,很有欣賞價值。大殿內12根巨大的紅木圓柱訂立,正中兩根圓柱立粉涂描“海水朝陽及云花”格外靚……[詳細]
西安云居寺
  云居寺原名安慶寺,俗稱西五臺,位于西安市玉祥門內蓮湖路南側,東西長約500米,為昔日唐長安城內太極宮所在地。西五臺原本為五個高臺,但現(xiàn)在已經不全,殘存有三個:前臺、中臺、后臺。西五臺的建筑風格與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均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它坐西向東,由山門拾極而上,一臺高于一臺。各臺兩側均有寮房,歷來為尼僧居住。韋陀殿:進山門后的第一座大殿就是韋陀殿,其實也就是天王殿或彌勒殿,里面供奉的主尊是彌勒,不過,里面還沒有配備天王的塑像。降龍觀音殿(第一臺):原來的第一臺早已不存在了,現(xiàn)在的是本寺住持吉祥尼師多方籌款360萬又重新修建的,臺上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五大菩薩殿(第二臺):顧名思義,五大菩薩殿主要是用來供奉五位大菩薩的: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殿(……[詳細]
西安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道教宮觀,正式名稱為“都城隍廟”。在西安市西大街大學習巷東側,占地約1102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466平方米。西安城隍廟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創(chuàng)建于西安東城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移建于今址。清雍正元年(1723)毀于大火,川陜總督年羹堯于同年重修。據(jù)史志記載,西安都城隍廟建筑規(guī)模宏大,全國各地城隍廟罕有其比。城隍廟分為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城隍廟山門口有座五間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疊,牌坊之下,有鐵獅一對。山門內有一條數(shù)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直達二門,其間有文昌閣一座。進入二門有一座精巧綺麗的戲樓,戲樓與大殿南北相對,中間場地上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木質牌樓,樓檐有精美彩繪及陰陽太極八卦圖案。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正中供奉……[詳細]
西安清真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鼓樓西北角,俗稱化覺寺,因居大學習巷清真寺的東邊,故又被稱為東大寺。西安清真大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據(jù)寺內現(xiàn)存碑文記載,清真大寺創(chuàng)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50余年的歷史。歷經宋、元,特別是明、清幾次重修和擴建,逐步形成現(xiàn)在規(guī)模宏大、壯觀,樓、臺、亭、殿布局緊湊和諧,莊嚴肅穆的一組古建筑群。寺院占地面積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積六千多平方米。全寺院沿東西走向呈長方形,共分四進院落。第一進院落磚雕大影壁和木構牌坊分立東西,該牌坊建于17世紀初,高約9米,琉璃屋頂,飛檐翹角,十分壯觀。第二進院落有石牌坊一座,后兩側有明、清重修碑記,碑陰刻有我國書法家米芾手書“道法參天地”和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書“敕賜禮拜寺”,是我國書法藝術之……[詳細]
西安城隍廟
  西安城隍廟,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學習巷東側,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西安城隍廟占地約1102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466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6年),清咸豐二年(1852年)復修,是陜西省現(xiàn)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城隍廟分為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城隍廟山門口有座五間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疊,牌坊之下,有鐵獅一對。山門內有一條數(shù)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直達二門,其間有文昌閣一座。進入二門有一座精巧綺麗的戲樓,戲樓與大殿南北相對,中間場地上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木質牌樓,樓檐有精美彩繪及陰陽太極八卦圖案。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正中供奉西安都城隍,兩側配祀判官、牛頭馬面和黑白無常等鬼卒! ≡饕ㄖ写箝T、玉皇閣、樂舞樓、牌樓、大殿、道舍、廂房等,后大多被毀,現(xiàn)存有清雍……[詳細]
小學習巷清真營里寺
  營里清真寺,顧名思義就是“兵營中的清真寺”。對于營里清真寺最早記載是在唐代,唐代宗年間隨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僑居長安的一些阿拉伯或波斯官兵就被安置在學習巷,而且他們的兵營就駐扎在巷內,為了方便這些外籍軍人的宗教活動建立了一座專供官兵使用的清真寺,由于該寺在軍營區(qū)域內因此取名“營里清真寺”。但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元代回回軍駐在了長安,元政府專門為駐扎在軍營里的穆斯林官兵建造的清真寺,但是否建于元代待考。有據(jù)可查的年代應該是山門樓上牌匾標出的清乾隆甲午年間建制年代,當時這里駐扎的軍隊中多為穆斯林官兵。為方便宗教生活而建造的此寺,至今小學習巷向北段仍有一條筆直的狹窄小巷,據(jù)傳是當時兵營中的軍械庫為方便運送箭支而開辟的專用通道,俗稱“箭道”。小學習巷是條僻靜幽深的小巷,營里清真寺就在巷子深處,因為地處……[詳細]
含光門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內有唐代長安城城墻遺址,也是登西安城墻的一個入口。景點介紹含光門遺址博物館位于明城墻含光門段,內有唐代長安城墻遺址。這里也是登西安城墻的一個入口。唐代接待外賓的鴻臚寺,也設在含光門內,當年這里是西域商人進入長安城的“海關”。博物館分為東、西兩個大廳整個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布局分為東大廳、中大廳和西大廳。博物館東大廳的唐含光門門道遺址,從這里可以想像到當時唐含光門的宏大雄偉。唐含光門遺址門址呈長方形,長約37米、寬約19米,以純凈黃土版筑而成。西大廳的城墻斷面遺址城墻斷面是西安城墻的一部分,展示了西安城墻的歷史演變。在博物館中大廳一層,有隋唐含光門復原模型和清西安府城沙盤模型,再現(xiàn)隋唐含光門雄偉和輝煌。地址:西安市蓮湖區(qū)環(huán)城南路西段與甜水井街相交處類型:古跡博物館游玩時間: 建……[詳細]
西安城墻安定門
  安定門為西安城墻正西門,俗稱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擴建城墻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安定”寓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城門內為西大街,門外為西關正街。西門有三重門樓,城樓、箭樓、閘樓由里到外分別在三道城墻上。門樓下均有拱卷式門洞。城樓與箭樓之間有方形甕城,平時是出入通道,戰(zhàn)時是防守要地。其箭樓是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城樓北側有日本天皇訪問西安時所建的一座觀望臺。特別提示由此門可登上西安城墻,這里可以租賃自行車或者乘坐觀光車游覽城墻。騎行結束后在東、南、西、北任意一門都可以返還自行車。地址:西安市蓮湖區(qū)環(huán)城西路北段與西大街相交處類型:古跡游玩時間: 建議10-20分鐘開放時間:4月1日-4月30日:8:00-18……[詳細]
“西五臺”唐宮墻遺址
  “西五臺”唐宮墻遺址古都大酒店的南邊有長約500米的一段唐代宮墻遺址,人稱“西五臺”。唐長安宮墻早在唐末戰(zhàn)亂時遭到破壞,加之明代擴建城市,穿越宮城范圍,更難留下殘痕。但偶然的原因卻留下了這段宮墻,這是因為宋代利用這段宮墻為基礎建了座安慶寺。這座寺院的佛殿分別建在五座高臺上。寺院已成歷史陳跡,唐代宮墻因而得以保留卻值得慶幸。這里正是唐宮城內宮女們居住的掖庭宮位置。它使人不由得想起“紅葉題詩”的典故。相傳唐僖宗時,書生于祜在宮墻外的御溝水面上拾得一片紅葉,上有題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曰嫻: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彼潎@詩句的清新,思慕寫詩的宮女,于是他在一片紅葉上題詩“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從御溝上游把紅葉漂入宮中。后來,宮中放出一批宮女,有人把宮女中的韓氏介紹給于祜為妻。洞房花燭……[詳細]
西安大皮院清真寺
  西安大皮院清真寺始建于明永樂九年(1411年),由馬道真先生購地興建。1959年被占作他用,致使年久失修,大殿、南北亭倒塌。1985年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的貫徹落實,由當?shù)亟堂窬栀Y,在學董白志清的領導下,經過5年的努力,不但恢復了清真寺的原貌,而且新修了石刻圍欄、牌杭、滿拉樓、虎國拜樓等設施,F(xiàn)占地面積共約5畝,建筑總面積1610平方米,禮拜大殿建筑面積354平方米,為中國古典式建筑風格。寺院周圍樹木參天,花草披拂,環(huán)境整潔幽靜.為當?shù)鼗刈迥滤沽秩罕姀氖伦诮袒顒拥氖崍鏊。寺內收藏有阿拉伯文經?1本,明宣德銅香爐1個。本坊覲朝哈吉有馬迎春、陳壽令、童仲景、蘇祥瑞、孫培恒、李本元、馬振番、賈永信、趙明州等地址: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qū)大皮院108號類型:清真寺游玩時間:建議20分鐘門票信息:……[詳細]
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
  古城西安北院門,清真小吃街,游客摩肩擦背,市井之聲鼎沸……在這熱騰的人間煙火氣中,一處青磚古院落靜隱于鬧市一側,大紅燈籠下,青磚門檐內,一座古民居默默佇立四百年。這座被人們稱為“高家大院”的三院四進式磚木結構四合院,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歷史,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高岳崧祖籍江蘇鎮(zhèn)江,清同治十年參加科舉考試,被皇帝欽點榜眼,得御賜“榜眼及第”牌匾。從明崇禎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為官,是西安歷史上有名的七世官宅。走進高家大院,這里藏著西安唯一一家古典服飾博物館。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是西安唯一座古代服飾專題博物館。展現(xiàn)了明清官宦人家日常生活、禮儀壽禧、朝堂禮拜等場景的服飾藝術。館藏涵蓋了織繡、玉石器、金銀器、牙骨角器等類別,種類豐富多樣,文化價值極高。館長張義本是……[詳細]
任家莊門樓
  任家莊門樓位于西安市蓮湖區(qū)勞動路北段。始建于清,曾是任家莊村的村門,建筑面積約19.4㎡門樓高約8米、寬約3米,磚木結構,現(xiàn)存有一扇木門,門道石基上有浮雕。門樓上端有兩個圓孔,外形酷似漢字中的“囧”字。任家莊門樓保存完整、形制樣式具有代表性,反映了關中地區(qū)傳統(tǒng)門樓類建筑的砌筑工藝,該建筑作為任家莊村村門,見證了蓮湖區(qū)城市建設發(fā)展的歷程,具有典型的歷史與社會價值![詳細]
西安城墻玉祥門
  玉祥門是西安城墻一城門,又叫小西門,是西城墻一門,西門以北。民國時,陜西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將軍的歷史功績,特開此門,取名為玉祥門。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zhèn)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餓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zhèn)華后西安才得以解圍。玉祥門外有玉祥門廣場,道路為大慶路,門內為蓮湖路。 景點位置西安市蓮湖區(qū)二環(huán)路沿線商業(yè)經濟帶……[詳細]
化覺巷232號民居
  化覺巷232號民居 時代:清 地址:西安市蓮湖區(qū)北院門街道辦事處化覺巷 保護范圍:整個院落,面積約338平方米。 建設控制地帶:A區(qū)外延5米。2014年,化覺巷232號民居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