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和田地區(qū) > 于田縣旅游

于田縣文物古跡介紹

于田艾提卡清真寺
  艾提卡爾大清真寺于田縣艾提卡爾大清真寺建于公元1200年前,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13449平方米。其中:寺內(nèi)面積3066平方米,院內(nèi)面積10439平方米,大清真寺共由11層,153個大立柱建成,面積比新疆最大的喀什艾提卡爾大清寺還要大,是和田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穆斯林群眾的一座大型宗教活動場所,一般居瑪日(星期五)做禮拜的信教群眾達4000-6000人左右,肉孜節(jié)、庫爾班節(jié)可容納信教群眾10000—16000人做禮拜。于田縣艾提卡爾大清真寺從始建到現(xiàn)在共有7次擴建維修。1947年—1949年解放前夕,進行過一次民族建筑風格為主的擴建維修。解放后,從1985年—1988年做第6次維修,在歷次維修中都保持了原貌。1997年—1998年重建北門,門塔總面積227平方米,這是第7次擴建。北大……[詳細]
2、圓沙古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圓沙古城
  介 紹 圓沙古城,又名尤木拉克庫木古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地區(qū)于田縣大河沿鄉(xiāng)北部、克里雅古河床的東岸。古城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幾乎全被沙丘覆蓋。墻體大多不直且有損毀。城墻結(jié)構為木骨泥墻,外側(cè)有護墻坡。在南墻中部和東墻北部各有一城門,其門道、門柱、門板的痕跡尚存。城內(nèi)暴露于地表的建筑遺跡有6處,所出遺物有陶、石、金屬、料器等類型。從發(fā)掘清理的情況看,該城始建于漢代,社會經(jīng)濟以飼養(yǎng)業(yè)和畜牧業(yè)為主。 圓沙古城的古代居民代表了歐洲人種中的地中海東支,即印度-阿富汗類型。他們大概在公元前幾個世紀或更早些時候由中亞地區(qū)進入新疆西部.并沿著塔里木盆地南緣進入了羅布泊地區(qū),其類型與古歐洲人類型無論在體質(zhì)特征上還是在來源上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古城于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喀拉墩古城
  介 紹 喀拉墩古城位于和田于田縣城以北240公里處的克利雅河下游處的沙漠中,距離和田440公里。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喀拉墩維吾爾語的意思為“黑色的沙丘”。古城堡成長方形,邊長60米,現(xiàn)存的土城墻高8米。這里曾出土過陶片、氈子殘片、漢代古錢幣等文物,這些文物都屬于漢代-南北朝時期,是當時于闐國境內(nèi)“小城數(shù)十”中的城堡之一。   新疆和田……[詳細]
瑪堅勒克遺址
  介 紹 瑪堅勒克,維吾爾語意為珠子很多的地方。位于和田縣克里雅河床西岸的一級階地上,南距今新疆和田于田縣城230余公里。此處地勢低洼,四周沙梁環(huán)繞,形同釜底,中間沙丘密布,沙丘間裸露的小塊沉積地面上,散布著大量的陶片、鐵片、煉漆、料珠,燒過的和未燒過的牛羊骨碎骨等古代文物。遺址文化層僅見于地表,堆積稀落,遺物較少,其中鐵器數(shù)量2179件,陶器數(shù)量約33件。   新疆和田……[詳細]
伯什托胡拉克古城遺址
  在于田縣博斯堂草灘西南約10公里處。傳即唐賈耽《道里記》中的蘭城守捉或古抒彌城。城垣有一段殘余,長約60米,高約2米,土坯筑;周長約1104米,中間有子墻一道。城北有二小墩,附近散布有不少陶片。東面有不少高大土阜,似為當時建筑遺址,再往東,臨東西大道又有一較大土墩,道旁有古代溝渠![詳細]
喀拉墩遺址
  時代:漢至南北朝喀拉墩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地區(qū)于田縣大河沿鄉(xiāng)政府駐地西北,直線距離24公里,地處沙漠腹地。遺址面積約500000平方米。遺址以喀拉墩城堡為中心。城堡四周有多處建筑群,多為民居、寺廟。見有一座佛塔。在建筑群的附近有農(nóng)田、渠道遺跡?粘潜っ娣e為5625平方米,呈正方形,邊長75米,墻垣高約8米,頂寬8米左右。東墻偏北處開有一門。城堡內(nèi)房屋建筑均為木構建筑,多坍塌。遺址內(nèi)地表散布有夾沙紅、灰陶片,殘木器、石磨殘片、玻璃殘片和錢幣等。曾采集到寫有古于闐文的木板。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