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二東坪遺址位于樂都縣洪水鄉(xiāng)雙塔村南旱臺上,西臨雙塔河,東南皆有洪溝,臺地面積約400×300米。旱臺原來為南高北低的緩坡,后經(jīng)多次平整形成多級梯田,大部文化層已裸露,尤以西南部較甚。梯田崖坎皆有灰層、灰坑暴露,遺址中還有一條灰溝。北部及西南邊緣原存夯土為骨、外砌石塊壘筑的石墻,上部也皆在平整土地時被移動或部分被毀。遺址北部曾發(fā)現(xiàn)雨水沖出墓葬、人骨。遺址地面散布大量的雜骨、陶片、石器。從陶片看,有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泥質(zhì)紅陶彩繪波折紋、鋸齒紋、網(wǎng)格紋的壺、盆、罐殘片,齊家文化泥質(zhì)陶飾繩紋、籃紋的雙耳罐殘片,辛店文化加砂陶、素面及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彩繪太陽紋、回紋、大角羊、鹿等紋飾的雙耳罐、缽、……[詳細] |
導(dǎo)游西來寺位于樂都縣城東關(guān)。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寺坐北面南,由山門、過廳、東西兩廂和大殿組成。山門面寬3間,進深1間,中為門廊,東西兩旁分設(shè)泥塑四大金剛;過廳和東西兩廂,為硬山式木作結(jié)構(gòu),內(nèi)供觀音、土地神。大殿面寬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矗立在臺基上,雄偉壯觀。大殿周檐斗栱繁縟,昂嘴下突,具有明代建筑的典型風(fēng)格。大殿內(nèi)原有泥塑圓雕的三世佛,中間是釋迦牟尼,兩邊是文殊和普賢,還有阿難、迦葉、比丘等。東西兩山墻上八大供養(yǎng)菩薩,端坐在蓮花須彌座上,神態(tài)安詳,栩栩如生。墻面上浮雕的山水、人物、建筑等,小巧玲瓏。保護范圍:以西來寺四周圍墻為基線,向外延2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詳細] |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街子鄉(xiāng)團結(jié)村,交通便利,三級油路可直達,距離縣城5公里,距西寧市上140公里,是集游覽觀光、體驗民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旅游景點。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初建于明洪武三年,清代年間和民國二十年曾有三次擴建,原有禮拜殿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可容納1500多人排班禮拜,氣勢相當(dāng)雄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1982年政府撥款,群眾集資,仿照新疆喀什清真寺重新修建。新建的清真寺為磚混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4050平方米,寺基走廊2394平方米,大殿呈正方形,其中禮拜殿面積1089平方米,可容納1200人集體禮拜,殿內(nèi)四根大柱支撐著49間的殿頂,大殿四角是距地面高23米高……[詳細] |
五峰寺五峰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互助縣威遠鎮(zhèn)西北15公里處的五峰鄉(xiāng)白多腦村的五峰山上,距省會西寧45公里。四面五峰林立狀如手掌而被稱為五峰山,山上有寺院故稱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明朝崇禎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屬于道教寺觀,是中國古典式廟宇建筑。清朝時就被稱為“湟中八景”之一。現(xiàn)在仍然是青海省有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是互助縣4Α級土族故土園五大景區(qū)之一。五峰寺現(xiàn)有建筑均系1978年后陸續(xù)修建的,有菩薩殿、無量廟、八卦亭、玉皇廟、三清宮、黑虎洞、澄華泉西牌樓、六角亭、香公樓等,于1986年5月27日被列為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五峰寺翠峰青戀、霧披云裹,泉水潺潺、風(fēng)景十分優(yōu)美,山間泉水汩汩流淌,四季不……[詳細] |
高家遺址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轉(zhuǎn)導(dǎo)鄉(xiāng)高家村南。遺址面積約200×200米。遺址北緊靠村莊,南臨馬營河,東部有一條大的洪溝,西部與耕地相連,地面散布有陶片、雜骨,東部多于西部。東部及北部大路及溝邊斷崖處暴露有較厚的灰層與灰坑,灰層厚達120厘米,灰坑為敞口圓形;覍雍突铱又袏A有較多的雜骨、陶片及零星石器,公路北部斷崖上暴露有殘墓葬及人骨。所見陶片皆為辛店文化加砂粗陶片,陶器器形有白色陶衣飾雙色羊頭紋飾,或S形紋、變形S紋、雙條豎線紋的雙耳罐、盆、壺或素面及飾有繩紋的罐、鬲等。調(diào)查時曾征集有1件雙勾紋彩陶罐,采集石斧、石刀各1件。此遺址面積較大,文化堆積較厚,屬辛店文化張家嘴類型。系省級文物……[詳細] |
張卡山遺址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松多鄉(xiāng)張卡山村西。張卡山屬腦山區(qū),地勢較高,遺址西北接連山地,東靠村莊、南為緩坡,面積約120×100米。遺址西北有條大水渠穿過,水渠對遺址北部有所破壞。斷崖處暴露有灰層、灰坑及殘墓葬。地面散布有陶片,灰層及灰坑中夾有較多的雜骨、陶片及碎石。所見陶片皆為“唐汪式”陶器,計有加砂素陶及飾有繩紋、附加堆紋的雙耳罐、無耳罐、甕、壺和彩繪旋渦紋、回紋、變形S紋的雙耳罐、豆等殘片。1958年,在建水渠時曾征集完整的彩繪旋渦紋雙耳罐及素面回紋雙耳罐各1件。此遺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達拉卡遺址 位于化隆回族自治縣黑城鄉(xiāng)拉公麻村南約200米處。達拉卡是一處大山余脈的山嘴臺地。遺址東西為大沙溝,南連山地,北為山坡。面積約200×120米,文化堆積厚30-13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雜骨、河卵石。斷崖處暴露有灰層、灰坑,灰層及灰坑內(nèi)夾有較多的陶片、雜骨、紅燒土塊。所見陶片皆為卡約文化的加砂陶素面或飾繩紋、錐刺紋、附加堆紋的雙耳罐、壺、盆、甕及少量的彩繪回紋雙耳罐殘片。遺址在平整土地時覆蓋土及上層文化層略有擾動。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尕山遺址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zhèn)大寺路村西南。尕山系縱橫相列的幾個小土包,遺址處于西部3個土包之中,面積約200×100米,文化堆積厚100-150厘米。地面散布有較多的陶片、雜骨及零星的石器,斷崖處暴露有灰層和不規(guī)則的灰坑,灰層及灰坑中夾有雜骨、河卵石及陶片。所見陶片皆為卡約文化時期加砂陶雙耳罐、盆、無耳罐、鬲等殘片。土包的斷崖處還暴露多座漢晉時期的磚室墓葬。此地既是一處卡約文化遺址,又是漢、晉時期的墓葬群。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白土莊遺址 位于化隆回族自治縣德加鄉(xiāng)白土莊村。遺址面積約80×80米文化堆積厚30×150厘米,遺址部分被壓在村莊之下,地面散布有陶片,斷崖處暴露有灰坑。遺址東部有一條長20余米、寬1.5 米的“V”字形灰溝,灰坑中及灰溝內(nèi)有大量的陶片、碎石塊、雜骨及零星石器。所見陶片皆為卡約文化遺物,可看出器形的陶片有加砂陶素面雙耳罐、腹耳罐、大口甕、 豆、鬲等,石器有石磨盤、盤狀器、石斧等。此遺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豐臺遺址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zhèn)紅崖村,豐臺遺址又名豐臺(甲)遺址,面積約100×90米,遺址靠紅崖村,東臨沙塘川河,北有一條沙溝,原系一處緩坡地,后改為梯田。對上層覆蓋土及文化層略有改動,地面散布有被改動的灰土、雜骨、陶片及零星石器,斷崖處暴露有灰層,灰層厚達到厘米,內(nèi)夾較多的陶片。陶片都系卡約文化上孫類型加砂紅陶的雙耳罐、盆、鬲等碎片。該遺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東村遺址 位于平安縣三合鄉(xiāng)東村東北。遺址西南邊緣壓在村莊之下,現(xiàn)存面積約130×100米,文化堆積厚30-120厘米。耕地及水渠崖坎處暴露有灰層、灰坑遺跡,灰層、灰坑內(nèi)夾 有較多的雜骨、陶片及零星石器,地面散布有灰土與陶片、雜骨等遺物。從陶器的殘留口沿與器底看,陶器器形存有泥質(zhì)紅陶雙耳罐及加砂陶繩紋雙耳罐、鬲等。此遺址為齊家文化遺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城隍廟后寢宮、百子宮、歇馬殿保護范圍:以本體為準,向外延1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外延2米。……[詳細] |
山城村娘娘廟保護范圍:以娘娘廟圍墻和照壁為界,各外延1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外延50米。……[詳細] |
高廟八卦樓大殿保護范圍:以臺基為基線,向外延3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外延5米。……[詳細] |
碾線嶺廟保護范圍:以寺院院墻為周圍外擴1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外延10米![詳細] |
黑古城保護范圍:以城本體及基線,外延5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各外延50米![詳細] |
旱莊子遺址,位于青海省樂都縣雨潤?quán)l(xiāng)漢莊子村內(nèi)。1956年8月被青海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面積較大,以水渠和公路為界分為北、中、南三部分,水渠北稱漢莊子北遺址,水渠南、公路北、村莊西部稱漢莊子遺址,公路南稱漢莊子南遺址。實際上原來是一個遺址。因修筑公路與水渠將其分割成三處。原來村莊之西是片耕地,50年代后始逐漸成為農(nóng)民居住院落而與村莊連成一片。原來面積有200×200米,地面上散布有較多的陶片、雜骨、石器等遺物,F(xiàn)在在農(nóng)民的莊院夯土墻中及街道依然可以見到這些少量的遺物。農(nóng)民在修建莊院時曾發(fā)現(xiàn)有灰坑、窯址等遺跡。所見遺物以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彩陶壺、盆、缽等器物殘片較多,馬廠類……[詳細] |
白崖子遺址保護范圍:北至山脈,南至水渠,東至沙溝,西至壕溝。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各外延50米![詳細] |
蒲家墩遺址保護范圍:東至貓溝,南至蒲家墩村,西至水磨溝,北至山脈。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各外延50米![詳細] |
晁馬家墓地保護范圍:南至魯大復(fù)線舊路,東至大崖溝,西至白崖子溝,北至山脈。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各外延5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