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霸氣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魔爪伸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二十世紀前的中國清政府則是一個-無能的政府。英國人在鞏固了對緬甸、印度的統(tǒng)治后,企圖以印度、緬甸為基礎,打開中國的西南大門,霸占中國西南各省,與已經(jīng)侵占的東南亞各地連成一片。1874年英軍上校柏郎率200人的武裝由緬甸入侵云南。英國駐北京使館的翻譯馬嘉里前往迎接。馬嘉里沿途刺探我軍政情報,繪制山川地形圖。馬嘉里與柏郎街頭后于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初十,率部隊取道八莫——芒允路入境。英軍行至中國境內紅蚌河邊,聞知邊區(qū)軍民已有聯(lián)合抗擊準備。馬嘉里便自告奮勇帶三個隨從前往探路,柏郎率部隨后。我邊防守軍騰越左營都司……[詳細] |
南算奘房(原名為“奘崩龍”,意為“德昂佛寺”)位于德宏州盈江縣弄璋鎮(zhèn)南算寨。據(jù)口述調查材料,該佛寺是德昂族留下來的,現(xiàn)在為傣族群眾所使用的佛寺。南算奘房是典型的干欄重檐式木結構佛寺,這是根據(jù)盈江天氣炎熱、雨季長、潮濕嚴重的實際而采用的建筑形式。這種建筑形式一是透風、涼爽,人不易得。欢菢前灞鹊孛娓,可延長木板壽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大殿坐西向東,呈正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五間,于北側開側門一道,建筑面積222平方米。佛寺原基柱距地面很高,人可在下面行走,牛群也常在下面乘涼。大殿內的掛枋拱木上有雙鳳朝陽、二龍戲珠、龍鳳呈祥及牡丹花卉等精美的雕刻圖案,明顯是受到明清以來漢式建筑裝飾風格的影響。寺內……[詳細] |
“邊塞偉男”刀安仁的故居,坐落在盈江縣新城鄉(xiāng),距離縣城約30千米,是德宏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原址為干崖土司署,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為土木建筑結構,分三進四堂。曾多次遭遇浩劫,在修繕之前只剩下三間廂房。2008年當?shù)卣鲑Y440萬元進行修繕,在故居內長期展出的有192件文物,其中包括干崖土司大印、刀安仁生前使用器具、留洋油畫以及兵丁戲服等珍貴文物,全面展現(xiàn)了傣族民主革命第一人刀安仁承襲土司、留學日本、發(fā)起騰越起義等歷史史實。刀安仁主要著作有《抗英記》、《游歷記》、《獄中紀事》、《傣文詩韻》、傣劇本《阿鑾相勐》、《陶禾生》等。在刀安仁故居附近,還有遠近聞名的“中國橡膠母樹”扎根于此。樹高20……[詳細] |
刀安仁墓刀安仁,以名郗安仁,字沛生,傣族,1872年生于盈江縣。十九歲承襲干崖二十三任土司,期間為捍衛(wèi)疆土堅持8年浴血抗英,力推新學,發(fā)展民族工業(yè),必革文字(傣文),創(chuàng)辦新學,興辦工廠,開設銀莊,1906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后指定為干崖支部負責人,變賣家產(chǎn)資助革命。按照《革命方略》籌備滇西起義,1911年參與領導騰越九,六起義,被推舉為軍督府第二都督,1921年被陷害密捕入獄,經(jīng)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營救出獄,被授予中將軍銜。1913年3月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41歲。后被追認為上將。靈柩送歸故土,安葬于盈江縣新城鄉(xiāng)鳳凰山,文革期間被毀,1994年省政府撥款重建,1989年7月……[詳細] |
干崖宣撫司護理府位于盈江縣新城鄉(xiāng)新城村一村二組,始建于民國十七年(1928),由刀安仁先生之三子刀保固所建,屬第二十二任宣撫司護理府。在土司制度中,長子承襲土司,次子為護印,三子為護理,屬土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建筑東南面有南底河,東側是新城街。 干崖宣撫司護理府占地面積為590.32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44平方米,現(xiàn)存的一正兩廂三幢房屋為土木結構穿斗房,兩面坡瓦頂,建筑布局為傳統(tǒng)四合院建筑,正房、兩廂房及門樓結構為兩層,建筑整體保存完好,兩架結構皆為原狀。正房坐東北向西南,為單檐硬山頂三開間樓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門窗及小木作做工精湛,極具地方特色。后窗為西式建筑風格,石作部分雕工細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