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源景區(qū)AAAA 渭河發(fā)源于渭源縣城西南的鳥鼠山系,渭源境內(nèi)長50公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渡袝碡暋份d:“禹導渭自鳥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經(jīng)注》云:“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鼠山!兵B鼠同穴之山來脈于昆侖西頃,是一座名列經(jīng)傳的千古名山,“鳥鼠同穴”鼠在內(nèi),鳥在外同居一穴,和平共處,寓意和諧。鳥鼠山“品字泉”涌出的惠澤秦隴的湯湯渭河,更孕育了博大多彩的華夏文明和獨特的渭河源文化。2012年以來,渭源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省上提出的全力打造“華夏文明傳承創(chuàng)新區(qū)”文化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和定西市提出的全面建設“隴中特色文化大市”目標,依托渭源豐富的生態(tài)自然資源、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渭河源承載的“大渭河”文化基……[詳細] |
首陽山AAA 首陽山位于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峰鎮(zhèn)享堂溝,海拔在2186-2509米之間,因其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首陽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國(今河北廬龍縣)君之二子伯夷、叔齊相讓嗣君,相偕至周,后聞武王伐紂,叩馬諫陰。因武王不聽,遂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陽山,采薇而食,后餓死于首陽山而成為隴右名山。秦漢在此建縣時就名首陽縣了。渭源首陽山最早見于莊子所言伯夷、叔齊西至岐陽,見周武王伐殷曰:吾聞古之士,遭治世還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茍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遜之,以潔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陽之山,遂饑餓而死。又東漢-學家曹大家(即班昭)注《幽通賦》說:夷齊餓于首陽山在隴西首陽。渭源在秦末漢初建縣……[詳細] |
渭河公園AA 渭河公園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主要包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灞陵橋、老子修道成仙的老君山、文化廣場以及漢唐文化步行街。整個渭河公園共有灞陵濱水文化園、文化歷史展示區(qū)、老君山森林公園三個功能區(qū)。灞陵橋橋身拱起,狀如蛟龍騰飛、長虹臥波,故有“渭水長虹”之美譽,是中國歷史上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純木質(zhì)臥式懸臂疊梁拱橋。它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橋梁,也是濱水文化園的主要景觀節(jié)點。老君山,原名廟坡山,與灞陵橋南端相連,像一座綠色的屏障,矗立在渭源縣城南面,故有渭城屏障之稱。老君山是渭源道教勝地,從唐代開始就有廟宇建筑,明清達到鼎勝。夕陽西下,老君山古廟琉璃燦金,翠葉閃光,耀眼奪目,被稱為“君山夕照”。文化歷史展……[詳細] |
渭源縣于2005年在會川鎮(zhèn)建設集科研、生產(chǎn)、開發(fā)、營銷、培訓、咨詢?yōu)橐惑w的渭河源馬鈴薯種薯科技示范園區(qū),現(xiàn)已建成研究中心綜合樓一棟,組培苗生產(chǎn)車間600多平方米,組培溫室1000多平方米,原原種日光溫室36座,原種繁育網(wǎng)棚4000多畝,千噸以上儲藏窖6座。 目前,園區(qū)年可生成原原種4000萬粒、原種1.2萬噸,種薯遠銷新疆、陜西、寧夏、四川、江蘇等20多個省區(qū)。盛夏時節(jié),園區(qū)內(nèi)芳草萋萋,成方連片的馬鈴薯飄香溢翠,搖曳生姿。登上觀景臺,一座座網(wǎng)棚恰如銀波蕩漾,碧浪起伏。四方游人接踵而至,在園區(qū)內(nèi)飽覽田園風光,品嘗農(nóng)家小吃,其樂融融。園區(qū)不但成了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橋梁,也成了渭源享譽一方的樂園![詳細] |
渭源灞陵橋AA “灞陵騰越跨云天,岸柳朦朧鎖雨煙。一瀉隨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鐵璇!边@是甘肅“臨洮詩詞》主編汪弘祺先生對家鄉(xiāng)名橋的由衷贊美。真的,隴上廊格渭源縣灞陵橋早在本世紀初就已飲譽華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本美的靚雨容姿引了中外游人竟聚焦,成為大西北上鏡率最高的華夏廊橋命品。廊橋命品村肅渭源縣灞陵橋,坐落于渭水源頭第一城謂源縣城南南河灘。該格距省城蘭州僅170多km,近百年來,如飛虹似蛟龍的灞陵橋,因其足可與兆宋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梁虹橋相媲美,而電視報刊而成為渭源和隴中泥游標志。號稱“渭水長虹”“渭水第一橋”的灞陵橋,距黃河第一支流渭河發(fā)源地鳥鼠山(鳥鼠同穴)品字泉有10公里左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