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運城市 > 芮城縣旅游

芮城縣旅游景點

圣天湖
   圣天湖,位于山西省最南端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芮城縣陌南鎮(zhèn)黃河之濱,是黃河中下游最大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qū)。她東臨黃河,西枕黃土高坡,具有南方的溫暖和北方的清涼,集江南水色與黃土高坡為一體,景色宜人,蔚為壯觀。圣天湖濕地地保護區(qū)總面積1.35萬畝,其中,6000余畝水域面積,宛如一塊碧玉,鑲嵌在黃土高塬上。湖中2000余畝紅蓮,夏秋兩季荷花盛開,紅白相間,相應成輝,格外怡人注目。天水相接,紅荷映日,吸引著八方的游客或賞荷、或蕩舟其樂無窮。近幾年來,由于濕地的保護卓有成效,湖中棲息各種鳥類230余種,成為候鳥遷徙重要“驛站”,20余種珍稀鳥類主要越冬場所。其中有留鳥57種,夏候鳥60種,冬鳥50余種……[詳細]
芮城永樂宮
   永樂宮建筑規(guī)模宏大,建筑面積8000余平方米,在南北長1000米的中軸線上聳立著六座古建筑:山門、文瀛湖、宮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西部為民俗博物館、服務區(qū)、假山、涼亭、呂公祠、王母娘娘殿、東部為停車場、商肆區(qū)、午臺、長廊、真武廟、石牌坊及后園的聚仙園,呂祖墳。整個建筑布局顯明,主次有序。永樂宮現存元代壁畫1005.28平方米,分布在無極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大殿內。永樂宮壁畫的精品,以無極殿的《朝元圖》為代表。無極之殿,是永樂宮的主殿,巍峨壯觀,冠于全宮,殿內金碧輝煌,氣勢壯麗。所繪的《朝元圖》為我國繪畫史上的罕見巨制。在402平方米的畫面上,描繪出朝元神286位,8位主像3米以……[詳細]
大禹渡黃河風景區(qū)
   大禹渡黃河風景游覽區(qū)位于山西省南大門的芮城縣縣城東南12公里的神柏峪,占地面積450公頃,依崖傍水,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素有“黃河明珠”、“北國江南”之美譽。從史至今,萬里黃河兩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僅此一處,這里流傳有許許多多大禹治水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是一處融合黃河根祖文化、佛教觀音文化、大禹治水文化和現代水利文化為一體的黃河風景游覽區(qū)。景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百萬林木四季蔥郁、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有“森林氧吧”美譽。富含鍶、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優(yōu)質礦泉水,長流不息,清冽甘甜,無污染,有“神泉水“美稱,是休閑度假、療養(yǎng)修身的好去處。眾多的人文景觀與黃河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文物古跡與故事……[詳細]
芮城城隍廟
   芮城城隍廟位于山西省芮城縣城永樂南街,俗稱南廟。城隍是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創(chuàng)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明清兩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維修。建筑面積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獻殿、寢殿及配房。廟內有歷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銘98通,為珍貴史料。地址:芮城縣永樂南街小西巷據碑文記載,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元、明、清屢有修葺,F存大殿為宋代原構,享亭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詳細]
風陵渡
   導游:風陵渡,古稱風陵關,唐圣歷元年(689),于風陵堆南置關,叫風陵津。明清時在此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這處“雞鳴一聲聽三省”的渡口,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來連接陜豫二省。而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接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yōu)橥ㄍ尽?500米長的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接三省人民。風陵渡位于芮城縣西南30公里處,這里是山西、陜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人類始祖女媧的墳墓就建于此地。女媧為風姓,所以有“風陵”之稱。地址: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西南端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2小時電話:0359-3351668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芮城縣博物館
   芮城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從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存——西侯度遺址,60萬年前的匼河遺址,歷經新時器時代、周秦漢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國,文物數量眾多。芮城縣博物館是全縣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公益性單位,創(chuàng)建于1984年9月,建館以來,縣域內大量歷史文物收藏入館,館藏文物擁有數量居全國前列,現收藏各類文物372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5件/套,二級文物84件/套,三級文物157件/套,囊括了化石、石刻、瓷器、陶器、青銅器、鐵器、玉器、字畫、雜項等九大類。2013年,芮城縣新博物館經將近兩年的緊張施工,于9月份投入使用。芮城縣文博館總建筑面積8451.9平方米,博物館位于文博館西半部……[詳細]
西王村遺址
   時代:新石器1960年發(fā)掘的芮城西王村遺址,發(fā)現有生產工具及豬、狗等動物骨骼,可能此處的古人類已能飼養(yǎng)、馴化動物。還發(fā)現彩繪的陶器,紋樣多由植物花紋和網紋組成。曲腹碗、盆和雙唇小口尖底瓶是這個遺址的代表性生活用具。有124件陶質環(huán)形裝飾品,分圓形、六角形、九角形三類形狀,陶環(huán)上刻有花紋、辮紋、乳丁紋,這說明古人類對美的追求和意識正在加強,也有了簡單的幾何形體的概念。芮城縣西王村是山西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域。這里不僅發(fā)現了仰韶文化中期的廟底溝類型文化,還發(fā)現了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脊艑W者將后者稱為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作為中原地區(qū)仰韶文化晚期發(fā)展階段的代表。山西省西王村類型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北……[詳細]
東莊遺址
   時代:新石器東莊遺址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西南部的黃河岸邊,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1958年,考古發(fā)現有圓型半地穴式的房址、儲藏食物的窖穴、魚形花紋陶器及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是研究仰韶文化重要的遺址之一,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學者在5萬平方米的仰韶時期的村落里獲得:圓型半地穴式的房址、儲藏食物的窖穴、燒制陶器的陶窖;外表繪有精美的黑色三角形圖案和魚形花紋的陶器;還有石斧、石錛、石刀、陶刀、彈丸、紡線輪、敲砸器、陶銼等生產工具,以及石頭和動物骨骼制成的箭頭;及骨笄、牙飾、陶環(huán)等裝飾品。同時發(fā)掘出5座墓葬,其中有雙人同性合葬墓、多人二次合……[詳細]
東呂關帝廟
   東呂關帝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運城市芮城縣東壚鄉(xiāng)東呂村東呂關帝廟東西寬27.1米,南北長41.8米,占地面積1133平方米。廟內現存戲臺和大殿。戲臺下層通道東壁上嵌元泰定五年(1328)《創(chuàng)修露臺記》碣1方,記載蒙古人鐵木兒·塔海氏為其全家祈福建造露臺之事。廟內現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關帝廟碑》1通,表明連三戲臺是關帝廟內的戲臺。戲臺坐南朝北,建于高1.85米的磚砌方臺之上,面寬九間,三臺并列,建筑面積223平方米。中臺下為進廟通道,上鋪木板,形成俗稱的“過路臺”。每三間形成一座戲臺,形成前檐三臺連袂之狀。各戲臺均為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五檀前廊式構架。前檐下施龍……[詳細]
古文化遺址群
   位于芮城縣境內。這里古文化遺址眾多,是研究我國黃河流域更新世早期、舊石器時代至龍山文化晚期的重要古文化遺址之一。從本世紀30年代開始發(fā)掘,僅在長達13.5公里的犀河遺址區(qū)內,就已掘出石器地點11處,出土的數十種古生物化石中,絕屬動物占53%,絕種動物為100%。出土文物既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各種較為完整的石器組合,又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各種陶器組合。遺址有房基、窯穴、灰坑、墓葬等。區(qū)域內地質斷代明確,地層清晰,剖面完整。從1000多萬年前的早更新世至現代地層劃分十分清楚。文化內涵包括從180萬年前的燒骨灰層與藍田猿人時代同期的遺址,到仰韶時期廟底溝一、二期文化類型、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等……[詳細]
芮城縣古文化遺址群
   芮城縣古文化遺址群位于芮城縣境內。這里古文化遺址眾多,是研究我國黃河流域更新世早期、舊石器時代至龍山文化晚期的重要古文化遺址之一。從本世紀30年代開始發(fā)掘,僅在長達13.5公里的犀河遺址區(qū)內,就已掘出石器地點11處,出土的數十種古生物化石中,絕屬動物占53%,絕種動物為 100%。出土文物既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各種較為完整的石器組合,又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各種陶器組合。遺址有房基、窯穴、灰坑、墓葬等。區(qū)域內地質斷代明確,地層清晰,剖面完整。從1000多萬年前的早更新世至現代地層劃分十分清楚。文化內涵包括從 180萬年前的燒骨灰層與藍田猿人時代同期的遺址,到仰韶時期廟底溝一、二期文化類型……[詳細]
芮城清涼寺
   清涼寺清涼寺(第五批國保)時代:元地址:芮城縣東北25公里西陌鎮(zhèn)坡頭村西清涼寺是一座元代名剎,坐落在美麗的甘棗山下寺里村,著名的恭水潺潺而來,從寺后一分為二,環(huán)繞寺周到山門前又二水合一。走下山門,茂林修竹,綠陰蔽天,鳥語呢喃;放眼望去,寺周圍院落參差窯洞錯落;再往遠看,甘棗山奇峰峭立輕嵐繚繞,梯田層疊果林如帶,整個寺廟與山村相互輝映融為一體,遠離鬧市塵囂,保持著古樸而恬靜、幽雅而適意的田園風光最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倘若此處的空氣能拿出去賣美元,怕也價格不菲呢。清涼寺除了保存有元、明、清各代價值頗高的數十幢石碑外,現存的大雄寶殿也歷經歲月滄桑,仍是原汁原味的元代建筑,殿宇設計氣勢磅礴,造型巍峨壯……[詳細]
西侯度遺址
   西侯度遺址(第三批國保)時代:舊石器地址:芮城縣風陵渡鎮(zhèn)西侯度村附近1961年和1962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作過兩次發(fā)掘,發(fā)現石制品、燒骨、帶切痕的鹿角和動物化石。其時代屬早更新世,據古地磁斷代初步確定,年代為距今180萬年,是中國迄今發(fā)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存之一。西侯度遺址位于黃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約170米的古老階地上。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約1米厚的交錯砂層中。動物化石主要是22種哺乳動物,包括巨河貍、劍齒象、平額象、步化羚羊等。哺乳類中絕大部分是草原動物,也有適于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動物。文化遺物共發(fā)現石制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經過加工的石器。石器原料多為石英巖。遺址中發(fā)現……[詳細]
匼河遺址
   匼河遺址位于芮城縣黃河東岸的合河村附近。為河湖相沉積,東北高西南低,沖溝多作T字形,與黃河相接。在北起獨頭北構、南迄洞口南溝的長達13.5公里內,有石器地點十一個,石器分別發(fā)現于距地表20多米的紅色土之下的砂礫石層和泥灰層中。合河遺址是目前華北地區(qū)已發(fā)現的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文化遺址,由于石器的一定組合特點代表一定的文化性質,故合河遺址被命名為“合河文化”,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內外考古學術界所矚目。合河文化上與西侯度文化、下與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淵源關系。其地質時代、為中理會新世早期,約與陜西藍田猿人時代相當。在北起獨頭北構、南迄洞口南溝的長達13.5公里內,有石器地點十一個,石器分別發(fā)現于距……[詳細]
呂洞賓故里
   永樂鎮(zhèn),傳為呂洞賓的出生地,它北靠峨嵋?guī)X,東臨玉簪山,南依滔滔黃河,境內有“鳳凰翅”、“玉溪澗”、“舜王井”等旅游景點。永樂鎮(zhèn)原有寺廟觀庵30多座,元初將呂公祠改建為永樂宮。唐代詩人李商隱留戀永樂仙境,與會昌四年(844年)從河南沁陽移家于永樂鎮(zhèn),寫下了許多不朽詩篇。港、臺等外地許多信奉道教的游客都來此吊古覓宗。道教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筆極有價值的財富,洞賓故里的開發(fā)對弘揚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芮城縣委、縣政府已成立了洞賓故里開發(fā)的專門機構,熱情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獻策![詳細]
金勝莊遺址
   金勝莊遺址時代:新石器地址:芮城縣大王鄉(xiāng)金勝莊村西50米北依中條山,南臨黃河,南北長約3000米,東西寬600米。文化層堆積厚1—3米,斷面暴露有三層間隔7—14厘米的白灰面。地面暴露有大量的彩陶、紅陶及夾砂陶片,采集有尖底瓶、缽、盆、罐、豆、鬲等器物殘片。1987年曾出土一件完整的彩陶曲腹罐。紋飾分圓點弧形三角紋、繩紋、劃紋及附加堆紋。還采集有石斧、石刀、石鏟等。為仰韶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址保存完整。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百梯山
   百梯山位于大王鎮(zhèn)北11公里,山西省風景名勝區(qū)。山中林木茂密,生態(tài)原始,四季清泉鳴澗,水源充足。百梯山最高海拔1993.8米,山頂現存趙光義為紀念其兄趙匡胤而建的延祚寺遺址,史載趙匡胤兵困河東時曾屯兵百梯山。據傳山中天然棧道——跑馬辿、四百畝大坪是其操練兵馬的演練場,絕壁巖石上留有盛贊百梯山的歷代名人詩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這樣描述“西則石壁千尋,東則蟠溪萬仞,方嶺云回,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山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于東側連術乃徙,百梯方降,巖側之鎖跡,仍今存焉,故曰百梯山”![詳細]
巷口壽圣寺磚塔
   壽圣寺塔(第三批省保)時代:宋地址:芮城縣城關鎮(zhèn)巷口村西側壽圣寺舍利塔位于芮城縣舍利東街29號,創(chuàng)建于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明清歷代重修,俗稱“塔寺”,“塔寺晨鐘”被列為“芮城八景”之一?谷諔(zhàn)爭時期,寺院被侵華日軍所毀,現僅存宋塔一座。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壽圣寺舍利塔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體形制為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級,高46米,南面開門。以上各層四面設假門,塔身挺拔秀麗,向上每層逐收,成一錐狀輪廓,下三層塔檐為磚體斗拱,完全仿木結構形制,四層以上塔檐均以一層磚疊澀挑出,保持唐塔疊澀出檐的遺風,塔頂為……[詳細]
芮城縣龍泉村
   芮城縣,隸屬于山西省運城市,位于山西西南端,黃河中游,地處晉、秦、豫三省交界處,國土面積117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7.8%,轄7鎮(zhèn)3鄉(xiāng)?h區(qū)礦產資源稀缺,主要依靠種植業(yè),是華北小麥主產區(qū)。農作物主要是小麥、棉花、蘋果、大棚菜等,地方特產主要是條山蘋果、黃河鯉魚,特色小吃有芝麻糖、無核蜜棗、麻片、醬菜、泡泡油糕、陽城鹵肉。探明的礦產資源稀缺有磷礦石、石灰石、紫砂石、銅、金等20余種。地址: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龍泉村……[詳細]
古魏城遺址
   古魏城遺址古魏城遺址(第三批省保)時代:周地址:芮城縣城關鎮(zhèn)北2.5公里古魏城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3公里,F殘存北城墻,城墻長1500米,寬4—7米,高7米。夯窩直徑6厘米。城墻版筑而成,古城東南、西北、東北三個城角保存較好,城外側都有月牙狀的夯土臺。城內出土有東周時期的南、豆、罐、瓦等遺物,在城西柴澗村有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群,出土過數批青銅器。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芮城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