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山水澗風景區(qū)AAAA 紅色山水澗風景區(qū)位于無為縣西北部,南瀕長江,北依巢湖,與蕪湖、銅陵隔江相望。距省會合肥100公里,距巢無路僅十余公里,通過寧安城際、京福高鐵的串聯(lián),與合肥、南京、馬鞍山、銅陵、安慶、杭州等地形成立體交通網(wǎng),逐步發(fā)展成為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帶新興的鄉(xiāng)村休閑度假基地與紅色旅游示范基地。景區(qū)總面積28平方公里,旅游資源豐富,涵蓋了無為西北部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景區(qū)主要由新四軍七師紀念館、白棠湖度假區(qū)、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美好鄉(xiāng)村澗邊村、萬畝花卉基地和迎山寺六部分組成,旅游資源品類較多,旅游產(chǎn)品日益完善,初步具備觀賞休閑度假等功能。產(chǎn)品是旅游的“形”,文化是旅游的“神”。近年來,在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的基礎……[詳細] |
無為縣米公祠AA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于無為縣城內(nèi)西北隅,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于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任無為知軍時所建。米芾崇尚晉人書法,他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獻之《十二月帖》墨跡后,自題齋名——寶晉齋,以收藏晉人字畫墨跡。齋前鑿有墨池,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硯亭,是米芾讀書和揮毫的地方。相傳,有一天夜里,池中蛙聲聒嗓,滋擾米芾揮毫的心緒,他便取硯一方,-一“止”字,投入池中,蛙聲頓絕。從此,水池變成墨色,故稱“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稱“投硯亭”。池北有石丈(又名拜石),為石灰?guī)r質太湖石,玲瓏竅然。據(jù)《宋史·本傳》記載:“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須(無為縣)時,聞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詳細] |
天井山位于無為縣城西南40公里,西接廬江,北臨巢湖,總面積約1.8萬畝,1992年經(jīng)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建立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茫茫,山谷縱橫,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蘊深厚,置身其中,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群山疊翠,郁郁蔥蔥,山谷清泉潺潺,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濕潤,沁人心脾。天井山因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而得名。天井山公園是動植物的天然樂園和資源寶庫。山中有貓頭鷹、黃鸝、杜鵑、白鷺及龜、蛇等野生動物近百種。每年3月至10月間,成群結隊的白鷺、背牛鷺遠道而來,在-中盡情飛翔、棲息,蔚為壯觀。山中植物資源達千余種,特別是雙泉寺旁有棵逾1200年的青檀樹,樹粗8……[詳細] |
泊山洞位于無為西南蜀山鎮(zhèn)境內(nèi)的下泊山,距縣城38公里,地處無為、廬江、巢湖交界處,軍二公路橫亙山下,交通十分便利! 〔瓷蕉词切纬捎趦|萬千萬年前的古老的石灰?guī)r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子人們譽為“江淮獨秀”。全洞庭湖面積約定4000平方米,游程長城500余米,共有三層,分18大景區(qū),86個景點,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時而狹窄崎嶇,時而宏大開闊,洞庭湖中的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晶瑩剔透,若人物佛像,似飛禽走獸,且洞中有洞、有山、有水,洞內(nèi)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進洞游覽,可一睹泊山洞大佛、龍王宮、靈霄寶殿、黃姑出嫁、鱷魚汲水、眾仙祝壽、泊山龍?zhí)兜让麆伲绕涫嵌粗械氖、石旗、石花、石鵝管精美絕綸! [詳細] |
青苔洞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西北石澗鎮(zhèn)的青苔山中,地處無為、巢湖交界處,距無為縣城16公里,離巢湖僅20公里,并與銀屏山風景區(qū)相鄰,巢無公路橫亙在青苔山邊,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極為便利。青苔洞總面積2萬平方米,游程約4000米,洞體深長,景觀奇特,氣勢宏大,全洞又分上、下兩洞,上洞為山體斷裂和巖層面發(fā)育而形成,專家稱其為天池洞,全長約2400米,其中一長約1200米,高達百米的大峽谷為洞中奇觀,峽谷蜿蜒曲折,谷底流水潺潺,兩邊是懸崖峭壁,其間一方巨石高達百米,突兀森郁,氣勢雄渾。洞壁上長有許多石花、石枝、石旗、石鵝管等珍奇鐘乳石,晶瑩剔透、琳瑯滿目。下洞為一條地下暗河,專家稱之為清泉洞,洞道蜿蜒……[詳細] |
巍峨千年的黃金塔黃金塔座落于無為縣城東北5公里的鳳凰山上,西河之畔,為一座仿木樓閣式磚塔,平面六邊形,面闊3·4米,塔高35米,共9層,層層仿木斗拱,鴛鴦交手,結構牢固,逐層內(nèi)收,造型挺拔,歷經(jīng)千年,巍然屹立。塔內(nèi)設折式臺階,可盤旋而上,每層均設有不同方向的塔門,以便人們極目遠望。根據(jù)文獻記載和古建筑學家的勘察必定,黃金塔建于宋咸平元即公元988年,為我省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北寧早期,無為縣境內(nèi)佛教興盛,僧侶眾多,遂在汰水邊(現(xiàn)西河)辟地建成寺,稱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黃金塔,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但由于時代變遷,戰(zhàn)爭毀壞,南沐寺與黃金塔也迭經(jīng)-,從興到衰,后只剩下一個古塔,據(jù)文獻……[詳細] |
無為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53年,座落在無為縣風景區(qū)繡溪公園南側,1986年新建了無為縣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塔以及紀念廣場;2003年對原烈士陵園進行了改擴建,現(xiàn)烈士陵園面積達2萬平方米。進大門迎面是“國歌墻”,背面鐫刻烈士陵園簡介,從兩邊迎臺階而上的是烈士墓群。廣場正中巍然聳立著革命烈士紀念碑,四面漢白玉大理石上分別刻有《六洲暴-動》《七師成立》《渡江戰(zhàn)役》以及無為縣優(yōu)秀兒女踴躍參加志愿軍抗美援朝的大型場景浮雕,紀念碑周圍廣場面積達1200平方米。無為縣革命史跡展覽館分為7個展廳,展出從1927年8月中國共產(chǎn)黨無為縣特別支部成立至今,無為縣各歷史時期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新時期內(nèi)無為縣人民在中國……[詳細] |
皖江烈士陵園:始建于1958 年,占地面積68 畝,山頂中央建有15米高度的烈士紀念塔一座,紀念塔北側建有原新四軍七師參謀長李志高等七座烈士墓,紀念塔南側修建一條通向大門的寬5米,長50米的林蔭通道,后又建 “忠魂亭”一座,總建筑1223 平方米。除此以外整個陵園外圍建有816長圍墻。園林格局布置合理,綠樹濃蔭,四季長青,整個建筑群靜謐、肅穆、莊嚴。是無為縣內(nèi)重要的紅色旅游資源,屬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
萬畝苗木花卉基地:規(guī)劃總面積15000畝以上,澗邊中心村處于該基地核定區(qū)域。經(jīng)過示范帶動效應,現(xiàn)已發(fā)展成以高桿女貞、桂花、紅玉蘭、紅楓、日本櫻花等品種為主的珍稀花木花卉基地;貎(nèi)花卉含苞待放,盛開的花朵鮮艷欲滴、爭奇斗艷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寓情于景,確有一種“花為游人開,人為花而醉”的感慨。夕陽西下,盛開的玉蘭花照映在夕陽下,微風拂面, “千畝玉蘭醉游人”的勝景無不蕩漾心頭,讓人流連忘返。……[詳細] |
新四軍第七師紀念館:總建筑面積約 2980 平方米,由序廳、1-7 展廳(日軍侵華戰(zhàn)爭、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誕生的新四軍七師、七師健兒馳騁皖江、鞏固發(fā)展的皖江敵后抗日根據(jù)地、永遠的豐碑、鐵流浩蕩續(xù)征程)、影像廳組成,展館內(nèi)運用多媒體聲光手段,以沙盤、幻影成像、視頻等方式真實再現(xiàn)當年新四軍七師光輝史事,并將七師當年使用及繳獲的武器、地圖、日用品等近千件實物陳列布展。……[詳細] |
洪巷周氏宗祠無為縣該宗祠坐北朝南,三進三開間,分前堂為“崇前啟后”、中堂為“敬思堂”和后堂為“昭穆先靈”,前后有兩個天井,兩邊為廂房,占地面積509平方米。洪巷周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丁未六年(1667),康熙六十年(1721)重修。其宗祠構筑宏僻,檐枋、撐拱、雀替、隔扇、檻窗雕刻精美。該宗祠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一直被用作村里的糧庫,得以保存下來。保護范圍:圍墻外,東、西、北各1米,南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20米![詳細] |
戴安瀾故居位于蕪湖市無為縣,年代為清末。戴安瀾故居系中國著名抗日將領的故居。位于無為縣洪巷鄉(xiāng)練溪社區(qū)風和自然村。他的青少年時代住宅為10間兩元合包廂四合院的磚木結構房屋。屋墻磚是1:3:7制式,內(nèi)隔墻是木板相扣式墻體,是我國明清時期建筑的典型結構。2012年,戴安瀾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戴安瀾故居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故居墻體外,東、西、南、北各1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20米。……[詳細] |
迎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是安徽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該寺三進院落,坐北朝南,有大雄寶殿、千手觀音、五百羅漢堂及眾多禪房,形成規(guī)模較大的迎山寺建筑群。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廟會和九月初九廟會都有大批香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香火鼎盛。……[詳細] |
白棠湖旅游度假區(qū):位于紅廟鎮(zhèn)澗邊自然村,面積5萬平方米,三面環(huán)山,四周樹木茂密,綠樹成蔭,花果飄香,炊煙繚繞中,小村莊依山勢而建,湖水清澈,水質良好,湖光山色相互輝映,景色宜人。漫步湖畔的鵝卵石上,行走于觀景長廊,是修身、凈心的理想所在,仿如世外桃源![詳細] |
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位于紅廟鎮(zhèn)山水澗村,現(xiàn)保留有石磚、土木結構加小瓦平房七間,存有七師司令部機要室,七師政委曾希圣同志住過的五間房,七師領導同志用過的桌、椅及當年曾希圣親手嫁接的三棵棠梨樹等。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紀念館興建于1995年,位于皖江烈士陵園西側300米處,占地面積2880平方米,建筑面積998.2平方米,主體場館為古典徽派建筑。館內(nèi)設有主體展廳、新四軍老戰(zhàn)士書畫陳列廳等。主體展廳展出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四軍七師成立、發(fā)展、壯大的整個歷程,展陳革命文物120余件,文字資料約5萬字,各種圖表、圖片282幅。紀念館北側600米處的三水澗村是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所在地,占地面積為1800平方米,是七……[詳細] |
杭西遺址位于蕪湖市無為縣,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地處北緯31°1233.7和東經(jīng)117°5259.8交匯點,南面400米為方家村,西面600米為趙家山,東臨西河約200米,現(xiàn)存遺址由位于西部的1號墩和東部由南向北排列的2、3號墩以及環(huán)繞遺址的低田、沖地、溝渠共同構成。其中一號墩高出周圍地面約10-12米,2、3號墩高出周圍地面10米左右,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寬約500米,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杭西神墩遺址是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2008-2012年)期間新發(fā)現(xiàn)的一處古遺址。1號墩由于農(nóng)田改造取土,遭到一些破壞,但總體保存狀況良好;2、3號墩當?shù)卮迕窠ǚ咳⊥粒獾絿乐仄茐摹?號墩1-2米深處發(fā)現(xiàn)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