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嘉興市 > 海鹽縣旅游

海鹽縣旅游景點

海鹽南北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北湖這一大自然的瑰寶,集山水之精華,聚人文之薈萃,2004年榮獲浙江最佳休閑度假勝地的美譽。南北湖,我國唯一融山、海、湖為一體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杭州灣北岸海鹽縣境內(nèi),浙江省第一批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首批AAA級旅游區(qū),地處杭滬蘇甬等大中城市的中心地段,距上海120公里,杭州80公里,蘇州110公里,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捷。南北湖,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面積30平方公里,由湖塘、三灣、鷹窠頂、談仙嶺、濱海五大景區(qū)組成。一堤橫臥,分湖南北,不深卻曲折,其間有島;湖的南端是海,聞名中外的錢江潮就在此形成,既能欣賞錢江潮源、石帆蜃氣等奇景,也能海邊拾趣;湖的四周山體……[詳細]
綺園景區(qū)
   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綺園,位于海鹽縣城武原鎮(zhèn)東區(qū)。該園建于清咸豐年間,園內(nèi)以樹木山池為主,略略點綴建筑,形成水隨山轉(zhuǎn),山因水活的布局,以其精致典雅而聞名于世。綺園景區(qū)位于海鹽縣,其中包括綺園、海鹽縣博物館、張樂平紀念館、張元濟紀念館等幾個部分。原為“馮氏花園”的綺園是景區(qū)的主體建筑,為中國十大名園之一,是江南典型私家園林風(fēng)格。綺園占地15畝,園內(nèi)以樹木山池為主,相間點綴,錯落有致。雖然綺園的面積不大,但景致很多。整個園林布局為前宅后園,是粉墻黛瓦的磚木結(jié)構(gòu),幾乎被樹木所覆蓋。游人在山洞或岸道穿行,走起來很舒服。如果想要了解綺園的故事,可在景區(qū)內(nèi)請導(dǎo)游講解(50元/場)。海鹽縣博物館就在綺園旁邊,……[詳細]
海天一洲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標(biāo)志建筑,登觀光塔俯瞰杭州灣風(fēng)光,美不勝收。景點介紹海天一洲處于杭州灣跨海大橋南航道橋以南1.7公里處,距南岸約18公里。建筑以白和藍為主調(diào),形似展翅的雄鷹銜著一顆明珠。如果自駕到杭州灣跨海大橋,不要錯過海天一洲,這里是觀橋景、賞海景、休閑購物的好地方。在跨海大橋建設(shè)期間,這個海中平臺是用來工程測量、應(yīng)急救援和物資堆放的。是海中施工的據(jù)點。建成后,這里變成了一個海中交通服務(wù)的救援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游觀光臺,并且給它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海天一洲”。景區(qū)由觀光平臺和觀光塔組成。觀光平臺共有6層,三層為主游覽層,設(shè)有敞開式戶外觀景區(qū),可欣賞不同時刻的海景變……[詳細]
海鹽縣博物館
   海鹽縣博物館是一座展示海鹽歷史文化為主體的地區(qū)性綜合類博物館。正式建立于1977年12月,1985年9月,獨立建制。2012年末,共有事業(yè)編制人員13名,其中正高職稱1名,副高職稱1名,中級職稱4名,初級職稱5名。內(nèi)設(shè)館長室、書記室、行政辦公室、藏品保管部、宣傳教育部、文物保護部。博物館主要工作職責(zé)是文物征集、文物收藏保管、陳列宣傳、科學(xué)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huán)境的物質(zhì)及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同時博物館還肩負著我縣境內(nèi)文物管理和古文化遺址保護等職責(zé)。目前博物館有館藏文物4105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文物830件,縣境內(nèi)“三普”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4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詳細]
錢家祠堂
   在海鹽沈蕩鎮(zhèn)中錢村,有一處浙北地區(qū)保存較好的祠堂之一——錢家祠堂,是錢镠二十五世孫錢陳群所建。錢氏宗祠又名永思堂,俗稱“錢家祠堂”,為沈蕩錢氏家族祠堂。錢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放后作為糧庫,而保存至今。2002年,被縣政府授予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對其進行恢復(fù)性維修。前廳“錢氏宗祠沙盤”為“錢氏宗祠”等比縮小版模型,其根據(jù)原祠堂的功能進行布置,主要描繪的就是祭祖的熱鬧場景。前廳為“行牌廳”,東西兩邊設(shè)有木架,木架上插著肅靜,回避,官級品位硬牌。目前該廳圍繞錢氏先祖的功勛及錢氏精神內(nèi)涵進行布置;◤d花廳于每年兩次祭祖時,用作擺酒、吃飯、休息的地方而且也……[詳細]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已經(jīng)成為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候選世界紀錄,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后世界第二長的橋梁。該國家高速全長3710公里,由不同省(市)多段高速公路組成。如果從起點一直編到終點,過大的里程樁號反而讓司機無法判斷在某省的行駛里程,也不利于當(dāng)?shù)毓凡块T進行管理。因此,按照交通部編制的《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規(guī)劃》,各省均自行編制本省的里程樁號。沈海高速由北向南,從江蘇進入浙江。銜接杭州灣跨海大橋就是嘉興境內(nèi)的大橋北岸……[詳細]
白塔山群島
   白塔山群島位于海鹽縣秦山鎮(zhèn)東南海面,是浙北地區(qū)面積最大,島嶼最集中,離海岸最近(約1.5海里)的群島。因數(shù)百年前島上有一座白塔而名白塔山,原于陸地相連,自唐代后由于海岸變遷而分離成島,為大陸島。群島至今無人定居,自然生態(tài)保持良好,植物茂盛,古樹參天,海鳥眾多,島上有樟樹、水杉、翠竹成林,大的樟樹需合抱,已有上百年樹齡。融海島風(fēng)趣與生態(tài)野趣為一體,適合于旅游、休閑、度假。白塔山群島西南-東北走向,長約2公里,寬0.7公里,總面積0.416平方公里。由三島兩礁組成,即白塔山、馬腰島、竹筱島三島和北礁、外礁兩礁。主島為白塔山,高48米,面積約0.2平方公里,是船舶自然避風(fēng)港,現(xiàn)建0頭供游船?俊3霎a(chǎn)……[詳細]
嘉興千佛閣
   千佛閣為天寧永祚禪寺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為千佛閣親書閣額,著名古建筑專家陳從周教授譽為“浙江第一閣”。千佛閣系明代磚木建筑結(jié)構(gòu),分上下兩層樓閣,重檐歇山頂式,單翹雙昂七踩斗拱,面闊27.5米,進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兩層,總面積1000平方米。四周為側(cè)腳方形石柱結(jié)構(gòu),內(nèi)為圓形川柏側(cè)腳木柱,直徑50厘米。從地面直通屋頂,柱基為石甏珙,上下飾有精美圖案。楠木正梁彩繪“雙龍搶珠”,副間彩繪“云鶴”。圓椽、蓋筒形青瓦,屋角起翹,懸掛有風(fēng)鈴。斗拱為五鋪作,雙下昂,實心造,全額共有斗136朵,在楓拱、堂軒、廊攀、雀替、隔架等構(gòu)件上有木雕300余幅,大多為花卉……[詳細]
蝴蝶島
   蝴蝶島位于南北湖西南角的蝴蝶島,系1988年疏浚南湖時人工堆積而成,為紀念上海三十年代的影后胡蝶來南北湖拍一部以海鹽鹽民生活狀況為題材的《鹽潮》。島的面積約12畝左右,小島狀似蝴蝶,是休閑品茗的佳處。島上主要建筑為山海閣,共三層,層層敞開,面面洞然,三面皆山,一面向海。登臨閣上,可縱目遠眺,心曠神怡,北面是中湖塘,水面上二橋一堤,垂柳依依;西面是鷹窠頂,高山峻嶺障目,上有古庵紅墻;東面是楊山腳,賓舍鱗次櫛比;南面一堤之外是錢塘江萬頃波濤。閣雖小,卻包容了湖山海景。在山海閣之南,島的東南邊緣上,是雙飛館和聽泉茶食。在南西兩面臨湖處,室外還建有廊,游人在此憑欄觀景,有如站在水中。在雙飛館和聽泉茶食……[詳細]
北湖白鷺洲
   白鷺洲,位于北湖中央,原名湖墩,每當(dāng)夏末秋初有許多白鷺飛臨,棲息在小島上,白鷺洲因此得名。這里歷史悠久,自古便是賞月的最佳處,歷代文人雅士紛紛踏島賞游、品茶飲酒、賞月吟詩。白鷺洲原面積只有三畝,1984年,在疏浚南北湖時將島擴大至11畝。島上林木蔥郁,視野開闊。湖水波光瀲滟,山色靈秀清幽,盡收眼底。島上建有船舫碼頭、長廊、茶室、石拱小橋、茅亭等,整個建筑小巧、精致、簡潔,形成精巧得體、樸素別致的園林建筑風(fēng)格。白鷺洲中的“月露池”形成了南北湖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景觀特色。水面平靜,湖光山色倒映其中,更是南北湖賞月之佳處。旁有陳從周先生所題的“澉湖秋月”碑刻,水邊立有石刻燈籠,隱約燈光印映水中,與……[詳細]
錢江潮源
   錢江潮源以其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聞名于世。位于錢江潮源是在南北湖風(fēng)景區(qū)黃沙塢的獅子頭。獅子頭是一塊突出海上的大石,以形似一頭雄獅而得名。據(jù)水文站測量,獅子頭一帶平均潮差5.6米,最大潮差8.93米,在農(nóng)歷初一和十五后的二三天里,都可看到起潮。錢江潮源處建有亭子一座,名為“源亭”,由步鑫生題詞,步先生是海鹽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驅(qū),憑借步鑫生的名氣,對這個源字引發(fā)了一層更深的含義,分別是錢塘江的潮之源,我國改革的先鋒海鹽襯衫總廠-改革之源、秦山核電站-核電之源和金九避難處-中韓友誼之源,已被海鹽人民稱為“四源”而引以為傲。潮之景象:人站在石頭上,幾里處就見一條黑線緩緩向前移動,轉(zhuǎn)眼間,黑線泛起陣陣……[詳細]
云岫庵
   云岫庵座落在鷹窠頂山腰,海拔150米,庵名出自東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返”名句,形象地點出了云岫庵世外桃源的意境。云岫庵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間初,建庵伊始,即供奉觀音大仕。一千多年來,庵曾五廢五興,明代中葉為鼎盛期。當(dāng)時普陀山屢遭倭亂,曾有僧尼渡海前來避難。民間傳說,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因香火旺盛,日夜難以安靜。于是,聽從龍女獻計,于晚上跨海來此休息,后因走漏消息,善男信女聞風(fēng)而來,故云岫庵有“夜普陀”之稱。1993年,海鹽縣人政府批準(zhǔn)云岫庵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庵重獲新生,F(xiàn)有殿宇73間,占地11畝,1993年,省宗教事務(wù)局正式批準(zhǔn)云岫庵為宗教活動場所,趙樸初為云岫……[詳細]
潮音閣
   潮音閣聳立在武原鎮(zhèn)東首海濱,北靠繁華市區(qū),面對濤濤杭州灣。是近年新建樓閣,為海鹽市民與外地游客提供了一處游覽休閑地。于1989年8月開工,1992年春節(jié)落成。樓閣為仿古三層建筑,造型古樸,金黃屋面,四角玲瓏?傉嫉172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03平方米,高三層,地下一層,通高19米,面闊和進深各12米。每層四面欄桿。登臨其上,翹首遠眺,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東望大海,點點遠帆,山巒起伏,海鳥飛翔,洶涌澎湃的潮音,盡在耳邊,南望我國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西眺市區(qū),夜晚很清晰地看到閃閃的萬家燈火。北望乍浦港,晴朗天氣,歷歷在目。潮音閣上聽潮音:海鹽縣的潮水,由于地理關(guān)系,不及海寧的一線潮,但……[詳細]
錢塘江海塘海鹽敕海廟段和海寧段
   錢塘江海塘海鹽敕海廟段又稱“魚鱗塘”,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武原街道東部沿杭州灣一帶。此段海塘南至南臺頭閘北側(cè),北至城北路口,長約2300米,是錢塘江海塘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魚鱗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僉事黃光升創(chuàng)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黃光升修筑的魚鱗塘采用五縱五橫的條石疊筑方法,底部開槽打樁,一二層五縱五橫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層五縱四橫遞減,跨縫相疊至十八層。南接海寧,北連平湖。歷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間曾對海塘進行維修,F(xiàn)海塘為重力式魚鱗石塘,大部分為雙蓋魚鱗石塘,塘底有木樁,塘外向海中有護坡、“丁”字挑水壩,塘上有防浪墻。魚鱗塘是研究海鹽縣歷史、文化、經(jīng)濟、軍事、水……[詳細]
海鹽海塘(敕海廟段)
   海鹽海塘(敕海廟段)位于海鹽縣,年代為明、清。錢塘江海塘海鹽敕海廟段又稱“魚鱗塘”,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武原街道東部沿杭州灣一帶。此段海塘南至南臺頭閘北側(cè),北至城北路口,長約2300米,是錢塘江海塘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魚鱗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僉事黃光升創(chuàng)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黃光升修筑的魚鱗塘采用五縱五橫的條石疊筑方法,底部開槽打樁,一二層五縱五橫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層五縱四橫遞減,跨縫相疊至十八層。南接海寧,北連平湖。歷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間曾對海塘進行維修,F(xiàn)海塘為重力式魚鱗石塘,大部分為雙蓋魚鱗石塘,塘底有木樁,塘外向海中有護坡、“丁”字挑水壩,塘上有防浪墻……[詳細]
王墳遺址
   王墳遺址位于海鹽縣西塘橋街道西塘社區(qū),由高墩及四周農(nóng)田組成,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94年8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海鹽縣博物館聯(lián)合對王墳遺址進行搶救性發(fā)掘,證明高墩為崧澤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墩頂有良渚文化早期墓葬和祭祀坑,隨葬品有石器、玉器、陶器等,陶器組合以鼎、豆、罐為主。墩底部有崧澤文化晚期的堆積,包含大量的陶片、陶器、石器和骨角器等,陶系有夾砂紅陶、夾砂黃褐陶、泥質(zhì)紅陶、灰陶、黑衣陶等,陶器紋式豐富。另外還發(fā)現(xiàn)該時期的水井,井內(nèi)出土了一批崧澤文化風(fēng)格中為主要特點的陶器,有鼎、罐、壺、杯、紡輪等,其中漆繪泥質(zhì)黑陶杯和涂朱灰陶罐是少見的陶中精品。王墳遺址內(nèi)涵豐富,對研究崧……[詳細]
漂母墩遺址
   漂母墩遺址位于海鹽縣通元鎮(zhèn)鎮(zhèn)北村,遺址由土墩和周圍水田所組成,四周環(huán)水,面積約三萬平方米,中部地勢略高。遺址土墩高6米,包含崧澤文化晚期、良渚及馬橋文化時期的文化層,土墩周圍水田中有厚約0.2—0.95米的灰燼土,曾出土崧澤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時期的有孔石斧、夾砂紅陶釜、泥質(zhì)灰陶三足器等,器形較特殊,部分規(guī)格較高。附近還采集到印紋釉陶圜底、硬陶獸形器等標(biāo)本。漂母墩遺址是一處文化內(nèi)涵豐富、年代跨度較大的古文化遺址,其存在年代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是一個研究原始聚落變化發(fā)展模式及其漸變過程的重要遺址。2011年1月,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仙壇廟遺址
   仙壇廟遺址位于百步鎮(zhèn)農(nóng)豐村九組仙壇廟自然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2000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002-200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進行發(fā)掘,揭露面積約2400平方米。遺址下層為崧澤文化早期居址,其上有崧澤文化早期和晚期的人工堆筑土臺。早期土臺內(nèi)有崧澤文化早期墓葬,是迄今所知長江下游地區(qū)最早的臺式葬地。晚期土臺有土坯鋪設(shè)的遺跡,一直沿用至良渚文化早期,臺內(nèi)有崧澤文化最晚期和良渚文化各時期的墓葬60余座。2003年1月3日,仙壇廟遺址被公布為海鹽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月13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錢江潮韻度假村
   被譽為“世界第一大涌潮”的錢塘江潮,吸引著無數(shù)來自海內(nèi)外的觀光客。每年的中秋節(jié)前后,錢江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涌,勢如萬馬奔騰;云移至岸,浪卷轟雷,卷起“千堆雪”。李白的詩句“潮似連山噴雪來”寫出了錢江潮的宏偉氣勢。錢江潮韻度假村就位于世界著名觀潮圣地鹽官觀潮區(qū)內(nèi),距上海130公里,距杭州42公里,交通十分迅捷、便利。錢江潮韻度假村是集排澇、觀潮為主,兼容科技、文化、休閑于一體的游覽勝地,已被浙江省列入首批省級水利旅游區(qū)。區(qū)內(nèi)配套建設(shè)有浙江省治太水利陳列館、觀潮臺、觀潮廊道、觀潮亭、候潮廳等設(shè)施,主建筑面積8600余平方米。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鹽官將舉行“觀潮節(jié)”,樞紐所為方便游客觀潮,還配有“鹽官排……[詳細]
黃沙塢
   南北湖風(fēng)景區(qū)處于我國柑橘載植區(qū)的北緣,據(jù)宋《澉水志》記載已有700多年的種桔歷史。橘區(qū)集中于南北湖村及其黃沙塢山村一帶,尤其是“黃沙塢”,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內(nèi)桔園成林,被譽為“浙北桔園”,人稱“世外桃源”。“采桔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黃沙塢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山海相連,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獨特氣候。春季桔花盛開,香飄數(shù)里;秋季果實累累,滿山金黃,是游人賞桔、品桔、采桔的最佳處。品種有本山蜜桔、紅桔、橙子、香椽、福桔、無核桔、柑等,其中本山蜜桔色澤金黃、甜中略酸、皮薄肉厚汁鮮,最負盛名,年產(chǎn)量千余噸![詳細]
全部海鹽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