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博物館位于紅山腳下,紅山路與紅旗路交匯處西南角。博物館始建于2017年,2019年9月29日建成并開館。整個建筑具有濃郁的現代氣息和紅山文化元素相結合的特點,形成氣勢恢宏、莊重典雅、寓意深遠的建筑風格。博物館占地30畝,主體建筑面積8422平方米,高17米,分為負一層、地上一層、局部二層。博物館主展區(qū)為基本陳列……[詳細] |
魯班廟位于新華大橋南口路東,它是清代供奉鐵木兩行始祖魯班、老君的廟宇。大約在乾隆年間,赤峰地區(qū)發(fā)展成為熱河的商貿中心,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鐵木兩行迅速崛起,并相應建立了行會組織。按照祖制,鐵木行業(yè)頗具規(guī)模的地區(qū)都要建魯班廟作為行業(yè)守護神,于是赤峰鐵木行會在老爺廟東側修建了這座魯班廟。魯班廟建成以后,終年香火不斷,成為凝……[詳細] |
赤峰天主教堂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二道街路北,教堂是清政府在1860年與法國定立的“中法北京條約”的背景下——許可法國傳教士掌管,并于清末年間在赤峰始建。該教堂后經比利時圣母圣心會整修,長38.5米,堂寬12米,有14根圓柱支撐,面積663平方米,能容納700余人。此堂為雙塔哥特式建筑,座北面南,正門兩側各聳立一座鐘樓,青磚……[詳細] |
蔡家溝楊大孺人貞節(jié)牌坊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文鐘鎮(zhèn)二道井子村蔡家溝村,始建于清代咸豐四年(1854年),通高四米,占地約三十六平方米。該牌坊屬石質,由粉紅色砂巖鑿筑而成,四柱三門,中間門大,兩側門小,門上各有門楣,均無加冠蓋頂。中間的大門較寬較高,上面門楣處橫有四個陰刻楷書大字——“門題沛相”。門臉的四根石柱的正面上方各有一……[詳細] |
玉皇廟山城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文鐘鎮(zhèn)東三眼井村玉皇廟村北,遺址大體呈長方形分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山城遺址的底部為人工用黃土堆起,山上部用自然石塊壘砌呈圓形石墻,現存城墻為東北高,西南低,城墻現存離地面最高處約4米,最低處約1米。城內現存遺物較少,城墻遺跡明顯,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小城址。地表采集標本有口沿、器底等陶片……[詳細] |
藥王山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文鐘鎮(zhèn)藥王廟村東,遺址形狀為橢圓形,西北坡較陡,西南坡較緩,面積約12000平方米。藥王山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始于1960年,1960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在此發(fā)掘藥王廟遺址,試掘簡報發(fā)表于《考古》1961年第2期。簡報提出了兩種文化的看法,即“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詳細] |
姚家洼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橋北街道姚家洼社區(qū)。遺址大體呈長方形分布,面積約5000平方米。地表采集標本有石斧、器底、鬲足等,根據地表采集標本分析判斷,該遺址的文化類型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主,還包含有戰(zhàn)國時期文化因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14年被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二道井子遺址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2009年考古六大發(fā)現之一。當初這里并不叫“二道井子遺址”,而是叫“大灰包”遺址。記者了解到,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之所以被俗稱為“大灰包”,有其特定的歷史含義。古人在選擇住址時有一定的要求:向陽、周邊具備水源和能夠控制一定的耕種范圍。房子建好以后,生……[詳細] |
魏家窩鋪遺址位于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qū)文鐘鎮(zhèn)魏家窩鋪村東北部約2公里處的臺地上。2008年5月該遺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首次被發(fā)現。2008年10月到11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實地測量與勘探,初步確認該遺址總面積約9.3萬平方米,是一處保存較好、規(guī)模較大的紅山文化早中期聚落遺址。2009年至2011年期間……[詳細] |
蜘蛛山遺址位于赤峰街區(qū)舊北大橋西側蜘蛛山,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發(fā)掘。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6—8米,分別有新石器時代、夏家店文化和秦漢時期三個不同時代的內涵。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層0土有紅山文化的彩陶等珍貴文物。秦漢時期文化層0土了秦國統(tǒng)一后頒行的標準量器——秦陶量。器表印有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22……[詳細] |
夏家店聚落遺址位于赤峰街東15公里英金河北岸臨河一帶的小山崗下。196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內蒙古工作隊在夏家店村首次發(fā)現。該遺址中有兩種文化性質的堆積!跋募业晗聦游幕边z物有: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泥質灰陶和夾砂褐陶次之,還有少量的紅陶和黑陶。陶質堅硬,火候較高,陶色較純。器形有尊、缽、罐、鬲、、盆、鼎、甕、……[詳細] |
小河沿文化遺址其年代晚于紅山文化,早于夏家店下層文化,是介于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文化之間的重要類型。距今約4500年,考古學上命名為“小河沿文化”。代表性遺址有三道灣子、南臺地、四棱山等……[詳細] |
紅山后聚落遺址位于赤峰市區(qū)東北英金河東岸紅山最北山峰的東坡及南坡,文化內涵豐富。遺物中有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泥質紅陶罐、彩陶缽、盆、碗及夾砂“之”字紋直腹罐等。石器有磨制石犁、磨棒及細石器等。青銅時代“夏家店文化”的素面磨光褐陶鬲、灰色繩紋陶罐、夾砂素面紅陶罐、鬲等。紅山文化遺址早在本世紀初已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重視![詳細] |
清真北大寺又稱禮拜寺,位于赤峰市紅山區(qū)步行街北側路西,始建于1739年(乾隆四年),距今近三百年。該寺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800余平方米,為坐西面東四合式前后兩進院落。由正門、正殿、瑤殿、望月亭、左右配房、浴室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在殿堂建筑的裝飾上,以幾何紋、植物紋圖案為主,為了突出這些圖案的特點,多系用……[詳細] |
紅山遺址群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城東北3公里紅山北麓。為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存,距今約五千年。“紅山文化”由此得名。包括聚落古遺址和古墓葬等。出土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陶器、石器、骨器。以細泥彩陶和石耜最重要,在北方農業(yè)發(fā)展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與紅山區(qū)文化局、區(qū)文物管……[詳細] |
赤峰植物園AA 赤峰植物園座落在赤峰東郊的紅山麓畔,全園占地四百畝,是一處集科研、科教、科普觀光、游樂于一體的北方植物大觀園,赤峰植物園的前身是樹木園,1987年在市區(qū)兩級林業(y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正式引種建園,1998年,經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專家設計將樹木園開發(fā)成植物園,并于1999年5月28日正式向游人開放,赤峰植物園是一處集科研、……[詳細] |
長青公園是我市市區(qū)內由史以來第一座綜合性公園,始建于1959年,位于城市的中心,現占地面積6.3公頃。1966年曾改名為人民公園,1982年又恢復長青公園。60年代公園共有動物兩種,后逐漸增加了孔雀、海貍鼠、狼等。61年建成溫室,64年建知春亭、環(huán)園路并引進棕熊,65年筑假山,后經過長青人的努力建設,現園內有景點十余處……[詳細] |
赤峰博物館AAAA 赤峰市博物館位于赤峰市區(qū)文化廣場的北側,1959年成立昭烏達盟博物籌備處,1963年成立昭烏達盟文物工作站,1987年更名為赤峰市博物館。赤峰市博物館坐落在赤峰市中心城區(qū)文化廣場的北端,建筑風格體現了東方古典建筑莊重典雅和現代建筑流暢簡潔的完美結合。館舍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館藏文物1萬余件,圖書資料幾千冊。博物館主……[詳細] |
赤峰植物園以植物園為主,樹木種類繁多,品種齊全。因為它的前身是赤峰紅山區(qū)城郊林場樹木園。樹木園主要功能是引種訓化北方半干旱及周邊地區(qū)樹木,以改變赤峰地區(qū)荒山造林品種單一的狀況。自樹木園建園來,先后從河北、遼寧、山西、陜西、新疆等地引進優(yōu)良樹種四十四科九十二屬二百四十五種。一九九七年全國旅游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形式之下,市區(qū)兩……[詳細] |
天鵝之美:眼睛習慣了南方水草豐美的你,一定會被內蒙古紅山軍馬場以及金山嶺長城的北國風景的大氣所震撼。廣闊的草場,浩瀚的-和清澈的湖泊,使這里變成了河的源頭、花的世界、 林的海洋。秋天,成熟斑斕的顏色,更使這一段旅程成為攝影發(fā)燒友趨之若鶩之地 ! 〕笮▲嗆壽E:紅山軍馬場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端的烏蘭布統(tǒng)古戰(zhàn)場核……[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