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錫市第二糧食倉庫系無錫解放后將所接收的中國銀行二棧(始建于1933年),同源豐堆棧(始建于1943年),聯(lián)勤倉庫合編而成。1959年設(shè)立的無錫市第二糧食倉庫,管轄公私合營倉庫。1966年公司合營倉庫均改為國營倉庫,除1602倉庫(原第一倉庫)名稱未變外,其余各庫均按無錫市第二至第七倉庫的序列命名。1975年,七庫與二……[詳細(xì)] |
![]() | 北大街天主堂始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意籍耶穌會士畢方濟來錫有漁民教徒數(shù)十戶,畢在三里橋沿河購地三畝建平屋九間作為活動場所。教堂歷經(jīng)興廢,于1892年教堂在廢址上重建一座大教堂,教堂總面積1270.36平方米系滬寧線上最大的教堂。1900年教堂兩側(cè)創(chuàng)辦雅納女學(xué);1912年和1934年先后創(chuàng)辦類思小學(xué)和原道中學(xué),為方便……[詳細(xì)] |
![]() | 首藩方岳坊位于今南長橋南堍的灣頭上3號與5號之間,是為褒獎龔勉的政績而赦建的,是一座南北向的跨街牌坊,行人車馬通行于坊下。坊址今遺存坊柱2根,護柱獅座3座![詳細(xì)] |
![]() | 坎宮救熄會位于清名橋鎮(zhèn)塘庵弄3號,該宮原在庵內(nèi),民國35年(1946)拆除清名橋附近之日軍碉堡,即利用其磚木料建筑救熄會前樓及儲龍?zhí)帯T摱蝿?chuàng)辦于同治年間,先用“木龍”,后田雞龍、撳龍、機龍,均用人力拖拉。舊址2006年公布為無錫市文保單位![詳細(xì)] |
![]() | 在南長街清名橋堍,有快“鎮(zhèn)塘庵弄”界石,這就是建于明朝嘉靖(1522-1566)年間,比清名橋還要早建數(shù)十年的南長街鎮(zhèn)塘庵所在。此庵原名鎮(zhèn)塘禪院,有震懾塘河泛濫、保一方平安之意,曾占地10畝,東臨運河,南接界涇浜,西沿蓉涇浜,北接鐵匠弄。庵內(nèi)曾有一定規(guī)模,清咸豐年間被太平軍燒毀,清同治理年間恢復(fù)重建,大殿前還掛有“乾坤……[詳細(xì)] |
![]() | 迎龍橋在西水墩西南面、棚下街南端,東瀕臨梁溪河,清乾隆年間重建。該橋為江南石拱橋結(jié)構(gòu)中罕見的三孔單拱石橋,兩邊橋墩上各有方孔泄水門,構(gòu)思巧妙,結(jié)構(gòu)特殊,對汛期的泄水十分重要。2003年公布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
![]() | 1911年至1917年,薛福成長子薛南溟在如今的前西溪2號之處建造了三幢巴洛克式的洋樓,作為他與周毓希合資創(chuàng)辦的太湖水泥公司寫字樓,后來移作薛南溟次子薛匯東與袁世凱之女袁昭的結(jié)婚新居。袁世凱當(dāng)過83天“洪憲皇帝”,其女自然是“公主”,薛匯東便成了“駙馬”,故有人也稱此宅為“駙馬府”。“駙馬府”建國后辟作無錫市總工會、共……[詳細(xì)] |
![]() | 紫竹庵座落于錫山北坡,在史祠前石級之下,明時建立,庵中有本靜精舍,庵前有順親閣、魯班殿等。即東獄行宮之大殿旁。庵右有錫善堂系戒煙酒之社。建筑面積301.67平方米,有平房12間。均為磚木結(jié)構(gòu)![詳細(xì)] |
![]() | 蔡氏宗祠座落在惠山下河塘楊祠右。系無錫蔡姓家族的宗祠。祠堂占地面積485.57平方米,建筑面積276.78平方米。有平房九間,披屋兩間,均系磚木結(jié)構(gòu)![詳細(xì)] |
![]() | 婺源會館又稱徽國文公祠,位于京杭大運河無錫北塘段南岸,大運河支流惠山浜寶善橋堍。祀宋儒徽國公朱元晦,祠面寬八間(約30米,正門二間,東三間,西二間)二進,進深長,占地2668米,此祠為大型會館式祠堂。二進享堂,原為樓屋,后改平屋。兩廂各三間,左八架右五架,內(nèi)側(cè)均有廈廊。屋后再接二廂如前,組成2個院落。向后尙有數(shù)進,先不……[詳細(xì)] |
![]() | 唐襄文公祠位于京杭大運河無錫北塘段南岸,大運河支流惠山浜,清光緒三年(1877),裔孫唐懋勛損資請建,祀明都察院右儉都御史唐順之,配祀弟唐立之。祠堂面寬五間進深擠長。祠后屆至惠西路南側(cè),占地月3000平方米,是惠山祠堂建筑單路多進祠堂類型。祠院落中鑿池、架石梁,并有較大的祠堂花園,和石制花盆。唐順之是明中葉文壇上巍巍一……[詳細(xì)] |
![]() | 龔氏宗祠座落在惠山浜,祝祠旁,祀龔氏先賢,清光緒五年(1879)建。祠在惠山寶善橋北。祠堂占地面積為973.8平方米,建筑面積257.83平方米,有平房8間,披屋一間,均為磚木結(jié)構(gòu),外墻有金山石龔祠基石一塊![詳細(xì)] |
![]() | 祝太守祠坐落在惠山浜寶善橋堍,祀漢九真太守祝良。光緒三年(1877)裔孫祝亮寅、祝繼勛等建。祠有樂善坊,坊后有軒。祠堂原占地面積839.08平方米,現(xiàn)建筑面積143.17平方米,有平房三間,披屋一間,均為磚木結(jié)構(gòu)。祝良,后漢臨湘人。性勇而果敢有決斷。永和(136—141)時,嶺南邊將交結(jié)蠻人反叛,被李固推薦拜授九真太守……[詳細(xì)] |
![]() | 江助教祠位于寺塘徑(惠山下河塘),祀宋歙州助教江元慶。道光二十三年(1842)裔孫江德樹等請建。祠在高憲中祠左。該祠占地面積為691.01平方米,建筑面積338.80平方米,原有樓房6間,平方6間,披屋一間,現(xiàn)正在修復(fù)中![詳細(xì)] |
![]() | 惠山橫街貞節(jié)祠又稱節(jié)孝祠。祀錫城諸貞孝節(jié)婦。道光二十九年(1848)錫邑人周有壬倡建列祀。原祠堂前有石牌坊。該祠堂占地面積526.26平方米,建筑面積341.20平方米。原有平房九間,披屋三間,均為磚木結(jié)構(gòu)![詳細(xì)] |
![]() | 張明公祠座落于惠山橫街,祀宋儒郿伯橫渠先生張載。以清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文正公張?zhí)╅_襯祀。建于道光(1821--1850)年間。祠堂占地面積475.57平方米,建筑面積370.02平方米。有平房九間,披屋八間,均系磚木結(jié)構(gòu)。張載(1020--1077),北宋著名理學(xué)家。字子厚,鳳翔郿縣(陜西郿縣)橫渠鎮(zhèn)人,嘉佑二年(105……[詳細(xì)] |
![]() | 王仲山祠又稱王問祠,位于京杭大運河無錫北塘段南岸,惠山古鎮(zhèn)腹地聽松坊觀敦之西,王問歿后即其地建祠,不久祠廢。清康熙間重建。咸豐十年祠毀,光緒三年(1877)重建,祀明廣東儉事。著名畫家王問。此祠面寬七間。三進,深約50米。今存第二進及院內(nèi)部分池沼石蛠。祠地有古松,盤石、池沼、石蛠等,蛠為古“懷先閣”遺物。尤為精美完好![詳細(xì)] |
![]() | 惠山修正庵座落在惠山下河塘。原占地面積980.49平方米,建筑面積656.39平方米。有平房四間,樓房十間,披屋兩間。有100多年的古銀杏一棵。目前四間主體結(jié)構(gòu)比較高大,均已修復(fù)完畢。原庵中尼姑尙守清規(guī),昔名映山時尼姑則多帶發(fā)髻。主體結(jié)構(gòu)為磚木結(jié)構(gòu)。……[詳細(xì)] |
![]() | 張文貞祠位于無錫城西五里惠山古鎮(zhèn)核心區(qū),建筑坐南朝北,面對京杭大運河支流惠山浜,楊藕芳祠左,張文貞公祠建于民國六年(1917)祀唐代宰相張諫之。公擢封天官尚書、漢陽郡王,贈司徒,封號文貞。祠堂為四開間樓屋,兩進院落整齊,祠占地360平方米是惠山祠堂建筑最常德形式。其享堂高敞,馬頭封火墻,形態(tài)優(yōu)美,廳堂兩側(cè)磚雕圖案十分精……[詳細(xì)] |
![]() | 孫大宗伯祠位于無錫城西五里惠山古鎮(zhèn)核心區(qū)寶善橋西逸,建筑坐北朝南,面對京杭大運河支流惠山浜,建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咸豐十年(1860)毀,光緒二年(1876)重建頭門,祀明吏部伺郎贈禮部尚書、萬歷狀元孫繼皋。祠堂原規(guī)模較大,占地1313平方米。今存頭門間;木構(gòu)筑門頭及廊軒,月梁等保持完好。祠內(nèi)原有聯(lián),一疏植綱常……[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