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青海省 > 西寧市 > 湟源縣旅游

湟源縣旅游必去景點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AAAA免費
   被譽為“海藏咽喉”、“茶馬商都”的青海湟源丹噶爾古城。丹噶爾,即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意為“白海螺”,地處黃河北岸,西海之濱,湟水源頭,距西寧市40公里。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在這里結合,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里相交,唐蕃古道與絲綢南路在這里穿越,眾多民族在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之美稱。自西漢以來,丹噶爾便成為商貿要地,唐王朝與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設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個“茶馬互市”的商衢之地,至1924年,商業(yè)貿易達到高峰,城內商賈云集,貿易興盛。丹噶爾古城還是宗教圣地。以后隨著商業(yè)貿易的發(fā)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內又修建了城隍廟、金佛寺、火祖閣、玉皇廟、關帝廟、……[詳細]
日月山
   日月山位于湟源縣南部與共和縣交界處。距湟源縣城約40多公里,海拔最高點為4877米。唐代稱為“赤嶺”,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它屬于拉脊山脈西端,北起青海湖東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群加,綿延數(shù)十里。日月山是青海東部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水嶺,也是青海東部農業(yè)區(qū)和牧業(yè)區(qū)的自然分界線。這里山巒起伏,峰嶺高聳,氣候寒冷,雨水充沛,水草豐美。山麓兩邊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qū)。每年六至九月,山坡之上綠草如茵,野花燦爛,帳篷點點,景色十分壯觀。日月山,地處要塞,形勢險峻,戰(zhàn)略位置重要。很早以來,它就是祖國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交通要道,也……[詳細]
華石山
   華石山,位于青海湟源縣正南,長約12公里,是湟中縣與湟源縣的分界山,其最高峰海拔4289米。據(jù)湟源縣志載:“氣勢雄偉,景色秀美。連延至日月山,蒼翠可愛,秋時,上有紅葉。從縣城遠眺,一字橫鎖,連峰插天,清奇秀麗,有纖月筆架之形,共十二峰,皆聳峭挺立,春、秋、冬三季,積雪不消……《山海經》稱為翠山!绷胰昭籽椎南募荆覀冇忠淮晤I略了它的風姿。面包車載著我們從縣城出發(fā),沿109國道拐過幾個彎,途至小高陵村向南駛去,遠方陽光燦爛,云鋪深壑,紫遮危巖,峰巒猶如刀劍,嵯峨直指青天,華石山已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再復前行,我們便到了華石山腳下,車再也無法行駛,我們只好下車步入華石山的山谷中。眼前是瘋長的草木炫耀……[詳細]
小高陵景區(qū)
   小高陵位于西寧市湟源縣小高陵村,距西寧70公里,風景好,可燒烤,有民宿!扒嗪8咴L光好,日月山下紅旗飄。人如海、歌如潮,揮銀鐮、志氣豪。勞動開創(chuàng)新天地,高山低頭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禿嶺換新貌!备枨忻枋龅,是上個世紀50年代以“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青海湟源小高陵地區(qū)的人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建設家園治理山地的場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青海湟源的小高陵地區(qū)山窮、地窮、人窮,跑水、跑肥、跑泥,缺肥料、缺飼料、缺肥料……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外出謀生。1953年,黨中央發(fā)出了“組織起來,走農業(yè)合作化道路”的號召,小高陵的第一個黨支部應運而生,從互助組到初級合作社,再到高級社,黨員干……[詳細]
哈拉庫圖城遺址
   哈拉庫圖位于湟源縣城西35公里處的日月鄉(xiāng)哈拉庫圖村。背靠日月山,南臨野牛山,東與分水嶺遙遙相望,北與石堡城互為抵角,規(guī)模較大。據(jù)文獻記載為駐防之地,是當?shù)氐能姵谴蟊緺I,民國以后簡稱哈城。1993年6月,湟源縣政府列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建在一獨立小山東坡處,扼守日月山及藥水河上游,地勢險要。城周長228丈(760米),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依山而建,西高東低,夯土筑。形制及布局平面呈菱形,很規(guī)范,在我省極為少見。除城址四面墻體東城墻已經拆除外,其余尚依然屹立,四角設有碉堡。東西各開一門,門處設有甕城,西甕城的門朝南開,平坦較寬闊,東甕城門朝北開,便于南北通道的控制,利于攻守。城內有建筑遺跡5……[詳細]
湟源城隍廟
   湟源城隍廟位于縣城中心十字北面,修建于公元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是湟源縣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筑,也是西北地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城隍廟整體建筑坐北朝南,是三進兩院布局,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廟舍古樸典雅,雄偉壯觀,金碧輝煌,遠近聞名,在初一、十五重大節(jié)日期間,游客不斷,香火旺盛。湟源城隍廟幾經滄桑,幾經興衰,曾在嘉慶、宣統(tǒng)年間先后維修了多次,在改革開放后又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修繕,逐漸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山門雄偉華麗,建于六層臺階之上,山門東西各樹立圍桿一個,圍桿上下有大小兩個雕斗,與山門相映成趣,也使山門顯得更加威儀壯觀。山門對面的青磚照壁,高6.6米……[詳細]
東科寺
   東科寺亦稱“東科爾寺”、“洞闊寺”,都是藏語的譯音名稱,原名全稱“東科爾具善0洲”,座落在青海省湟源縣日月鄉(xiāng)。東科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F(xiàn)名“東科爾佛教講修洲”。寺南沿河松柏成蔭,白楊挺拔,風景秀麗。清順治五年(1648年),由四世東科-多居嘉措創(chuàng)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羅卜藏丹津事件被毀,其遺址在今縣城東百米處,當?shù)胤Q作“舊寺臺”。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五世東科爾索南嘉措移建于現(xiàn)址。東科爾寺初建時受到顧始汗的鼎力相助,顧始汗將湟源日月山和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一帶的大片土地劃為東科寺屬地。1665年(清康熙四年),四世東科爾多杰嘉措奉召入京,被清廷封為“文殊禪師”,駐錫……[詳細]
宗家溝
   宗家溝在湟源西南16公里處,此地山勢崢嶸,峰巒縱橫,溝腦通塞外,利于進退。溝內氣候宜人,林木蔥郁、山泉奔涌,風景絕佳,很適宜人類居住。有大小百多個洞窟,形成海東地區(qū)最為密集的洞窟群。適合一個人口較多的族群在此常年繁衍生息。幾個大的洞窟,洞頂有天然形成的紋飾,美倫美奐,不由使人想起古籍中關于西王母石室玉堂珠璣,煥若神宮的描寫。一號二號洞面積都在二百平米以上,現(xiàn)已被菩薩、呂祖占據(jù)。三號洞目前尚未被神仙們光顧,面積近三百平米,寬敞雄偉。洞外景象奇特,右為百丈紅砂俏壁,左為松林緩坡,洞口有崎嶇石階沿右壁而下。前面是一片三千平米的“廣場”,可納數(shù)千人聚會,“廣場”入口處有兩道明顯的關隘遺跡。此處,當年如……[詳細]
日月山·倒淌河
   導 游 日月山,初唐時名赤嶺。位于湟源縣西南,青海湖東南,既是湟源、共和兩縣的交界處,又是青海農區(qū)和牧區(qū)的分界線,海拔3520米,是游人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   介 紹  據(jù)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此山,她懷揣寶鏡,登峰東望,不見長安故鄉(xiāng),悲從心起,空鏡下滑墜地,一分為二,一半化為金日,一半化為銀月,日月交相輝映,照亮著西去的征程。此地成為唐朝和吐蕃實行物資交流和兩地使者往來的中轉站。 現(xiàn)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頂修有遙遙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腳下有流向獨特的倒淌河。站在山頂,向東眺望,一派田園風情;向西看,碧波蕩漾的青海湖,海心山明麗動……[詳細]
莫布拉遺址
   莫布拉遺址 位于湟源縣大華鄉(xiāng)莫布拉村北莫布拉溝中段東岸山坡下。東北環(huán)山,西南為莫布拉溝,地段較狹窄,黃褐色土質并夾有碎石塊。遺址東西寬最大處為40米、南北長150米。明清時作為葬地,80年代初遺址上部平為梯田,前沿又系農民取土處,近代墓葬布滿在崖邊上,破壞較嚴重。1987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湟源縣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在遺址中部靠南發(fā)現(xiàn)居住房屋4座、墓葬1座。房屋平面皆近似4×4米方形,有兩種結構:一種為半地穴式,屋內地面用黃褐土鋪墊,踩踏層次分明,周圍用直徑10-15厘米的木樁間隔約40-50厘米等距排列楔入地下,門向南開略呈內八字狀,門側及室內設有用河卵石壘砌的灶,灶旁放……[詳細]
贊普林卡藏文化展覽館
   “贊普林卡藏文化展覽館”座落在湟源縣“三峽”交匯的海藏咽喉之地,青藏鐵路和315、109國道的交匯處,距西寧43公里!百澠樟挚ā币鉃椴赝鯃@林,始建于唐貞觀15年(公元641年),是河源郡王吐谷渾首領諾葛缽和唐弘化公主為迎接文成公主進藏,專門修建的行宮,后被戰(zhàn)亂所毀。欣逢盛世,“贊普林卡”在原址上得以復建。今天的“贊普林卡”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藏王園林,占地43畝。林卡的建筑風格采用漢藏結合的建筑手法,在原有的基礎上還增添了許多豐富的內容。大殿內127幅壁畫和唐卡,反映了從青藏高原的起源、人類的起源,從吐蕃王朝的建立到歷代的藏王、文成公主進藏到漢藏文化的傳播以及藏區(qū)的發(fā)展,有……[詳細]
丹噶爾步行街
   過去的丹噶爾,今天的湟源,坐落在著名的青海湖東岸,占地面積為25萬平方米。自古以來丹噶爾就是通往蒙藏牧區(qū)的門戶,歷史上稱他為“扼唐蕃古道之險塞,據(jù)絲綢輔道只要沖”,素有“海藏咽喉”之稱。丹噶爾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有600多年的歷史,自西漢以來,這里便逐漸成為商業(yè)、軍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鎮(zhèn)。唐王朝與吐蕃在今日月山設立了青藏高原上第一個“茶馬互市”,開辟了唐蕃古道,宋代為絲綢南路要沖,明清時成為當時西北地區(qū)最大的貿易集散地,京、津等地的商人、工匠紛至沓來;英、美俄等國商人紛紛開莊設行,進行商業(yè)貿易和金融業(yè)務,同時也形成了專門從事民族貿易的“藏商”隊伍,丹噶爾以“茶馬商都”、“小北京”……[詳細]
湟源峽
   湟源峽地處青藏公路35公里至90公里處,湟水河自西北向東南斜貫湟源縣境北部,最大支流藥水河由南奔北,兩條河將湟源分成狹長的“丁”字形河谷盆地,構成“三峽”,即西石峽、巴燕峽、藥水峽。峽谷兩側,群山崔嵬,峰巒兀立,高山相峙,峭壁千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湟源峽因地勢險要,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稱。整個峽內高山林立、奇石嶙峋、河水奔騰、風景如畫,特別是那些鐫刻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巖畫石刻,更使過往客人不禁棄車而涉足觀覽。交通:公共交通:西寧西站每天有兩趟開往湟源的火車,分別為7581次列車,發(fā)車時間為8:25和K9803次列車,發(fā)車時間為21:25,用時40分鐘左右。自駕車:西寧-京藏高速-西……[詳細]
東峽小江南
   東峽鄉(xiāng)位于湟源縣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5千米。總面積85.5平方千米。轄石崖莊、蘭占巴、新民、灰條溝、灰條溝口、響河、下脖項、腦頭山、大黑溝9個村委會。31個生產合作社,1949年沿舊制設東峽鄉(xiāng),1958年與城關鎮(zhèn)合并成立東風公社,1961年分設東峽公社,1965年并入城郊公社,1972年分設東峽公社,1984年改設東峽鄉(xiāng)。該鄉(xiāng)北有北華石山,南有照壁山,兩山犬牙交錯、陡峭險峻,谷中湟水湍急。青藏鐵路、青藏公路、西湟一級公路沿峽谷穿山而過,號稱海藏咽喉。山間植被茂盛,大黑溝已被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有樺樹、云杉,人們稱之為小江南。海拔在2400--3208米之間,年平均氣溫4.3℃,年平均降雨量5……[詳細]
湟源元山遺址
   元山遺址 位于湟源縣和平鄉(xiāng)蒙古道村。元山坐落在藥水河東岸,東南為村莊,北有大路,是座孤立的小山,因山上建有俄博又稱俄博元山。面積南北250米、東西200米、高60米,略呈橢圓形。小山東北部土層較薄,部分巖石裸露,西北部土層較厚是遺址主要集中地。小山被開辟為綠化區(qū),修建了許多寬窄不一的小階梯,從山下到山上各階梯崖坎皆暴露有灰層、灰坑、殘灶、殘墓葬等遺跡。山上到處可以見到散布的雜骨、碎石塊、陶片及零星的石器等遺物;铱觾瘸龏A有雜骨、陶片外,有較多的羊糞灰燼,文化堆積厚50-100厘米。所見陶片為卡約文化大華中莊類型的加砂陶素面及飾有繩紋或彩繪折線紋、變形S形紋的雙耳罐、壺、豆、鬲、甕殘片。石器……[詳細]
龍山遺址
   龍山遺址 位于湟源縣申中鄉(xiāng)卡路嘴村北山上,當?shù)貙⒋松浇旋埳交虻そ驇X,因該地筑有俄博,又俗稱俄博臺,又因在卡路嘴村北申中河入湟水口處,所以叫卡路嘴子。遺址坐落在山嶺尾端,面積約40×150米,黑色土質,土層較薄并夾有碎石片、石塊,文化層裸露,地面到處可見灰層及圓形灰坑遺跡,陶片散布滿地,并有較多的雜骨與零星的石器,但陶片細碎看不出具體器形,從陶質上看有齊家文化泥質紅陶片及卡約文化加砂粗陶片。石器有石斧、石杵、礪石、研磨器等,遺址除文化層已裸露,保存尚好,是湟源縣境內唯一的齊家文化遺址。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湟源大黑溝森林公園
   大黑溝省級森林公園,距湟源縣縣城10公里,距西寧46公里,8公里長的山溝成丫字型。置身于其中,那潺潺的流水聲,百鳥秋蟬的歌唱聲醉人心扉,那綠樹白樺,叢叢灌木,紅花綠草,置身于其中,那潺潺的流水聲,百鳥秋蟬的歌唱聲醉人心扉,那綠樹白樺,叢叢灌木,紅花綠草,險峰絕壁,令人留戀忘返。相傳,文成公主進藏路過此地,清澈的溪水、百鳥的歡歌,秀麗的風景令其駐足。在大黑溝曾住數(shù)日,從此大黑溝的聲名遠播,吸引游人紛至沓來。如今西寧及郊縣的許多游客前往大黑溝休閑、渡假、登山![詳細]
茶馬互市
   青海省湟源縣西鄰藏地,是古代漢地西面最邊緣的地區(qū),這個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來就是漢藏通商的“口岸”,是一處著名的“茶馬互市”故地。茶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區(qū)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商業(yè)貿易的主要形式,實際上是朝廷在西部游牧民族中尚不具備征稅條件的地區(qū)實行的一種財政措施。茶馬互市雛形大約起源于公元5世紀,南北朝時期。唐代時逐漸形成了規(guī)則,宋朝時進一步完善,甚至設置了“檢舉茶監(jiān)司”這樣的專門管理茶馬交易的機構,明朝基本上沿襲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設置“茶馬司”。……[詳細]
明清老街
   明清老街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商貿達到頂峰,大小商戶及手工業(yè)戶曾達一千余家,總資金達五百萬兩以上,因此,湟源縣城“丹噶爾”又以“環(huán)海商都”聞名于全省,商業(yè)貿易達到鼎盛,俄、美、英、比等數(shù)十國商人來到這里設立洋行,到五、六十年代仍是湟源縣主要的商業(yè)區(qū)![詳細]
靜房灣
   靜房灣(又稱經房灣),位于西寧市湟源縣城南18公里處的華石山腳下,此地山勢峭拔俊秀,林木茂盛,怪石嶙峋,水清山靜,靜幽靈深,從遠處看,古松參天,大片的常綠喬木布滿山間,似一道綠色屏障,其中的尼姑寺、仙人洞和別具一格的清靜泉,更增添了一些詩情畫意,使靜房灣變得如仙境一般。來到靜房灣,兩邊山峰拔地而起,立于晴空之下,使人如臨仙境,留連忘返。……[詳細]
全部湟源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