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qū) > 寨里鎮(zhèn) > 宜山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寨里鎮(zhèn)宜山村概況

[移動版]

宜山村位于萊蕪市西部,距鎮(zhèn)政府駐地1公里。東靠白龍河,隔河相對是寨里西村,西依黑龍河,與寨里鎮(zhèn)蘇坡村隔河相望,北靠公王莊村,南跨河為趙官莊村。地處平原,耕地2235畝,人口2317人。

宜山村,據(jù)《炳靈宮》碑文記載:唐朝時稱禹州城,后改稱小裴村,因三面臨河,地勢低洼,常遭水災(zāi),相傳清朝初期一風(fēng)水先生說,要避水患,宜起山名,故稱宜山。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舊寨保•宜山!薄墩锷缰尽份d,民國初期至1945年10月為八區(qū)(寨里區(qū));1945年至1950年歸屬十四區(qū)(水北區(qū))的寨里鄉(xiāng);1951年至1954年歸屬十四區(qū)(張里區(qū))的寨里鄉(xiāng);1945年5月又重歸十四區(qū)(水北區(qū))的寨里鄉(xiāng);1956年歸屬十四區(qū)(水北區(qū))的公王鄉(xiāng);1958年歸屬寨里鄉(xiāng);1958年10月撤鄉(xiāng)建社,歸屬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為辦事處;1985年8月又改為鎮(zhèn)至今。

最初,王、汪兩姓居多。今全村共有14姓,蘇、王為兩大姓。居民多為明洪武初年由-縣或冀州遷此。

宜山村歷史悠久,境內(nèi)文物古跡眾多。據(jù)《太平寰宇記》記載,村西北250米處的黑龍河畔古冶鐵遺址,是著名的唐代十八冶之一。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