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

孔廟、孔林、孔府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為護衛(wèi)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赘,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孔府占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詳細]
解州關帝廟
  •在關羽的家鄉(xiāng),朝拜武圣人關羽,瞻仰關帝祖廟。•這里是國內始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關帝廟。•觀賞廟懸掛的康熙、乾隆、咸豐三位皇帝親筆、欽定的匾額。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xiāng),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對解州關帝廟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極為重視,不僅將它列入了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予以保護,而且一再撥款,對這座廟宇進行維護修…[詳細]
鳳山祖廟旅游區(qū)
  鳳山祖廟旅游區(qū)位于汕尾市區(qū)東南面,是粵東旅游黃金海岸的主要景點。鳳山雖不高,但以形似一鳳凰展翅而得名。汕尾人祖籍多為福建,明末清初在風山下建“鳳山祖廟”,鳳山祖廟也就成了汕尾人民、旅居臺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尋根問祖的圣地。同時鳳山祖廟作為汕尾港歷史沿革的佐證,反映了當地古、近代的漁業(yè)、農業(yè)、商業(yè)貿易、交通運輸以及文化藝術、傳統(tǒng)習俗和民間信仰,是汕尾港的發(fā)祥地。公園那風山頂峰有一座高達16.83米的全國最高的天后圣母石像,是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xiāng)的優(yōu)質花崗巖石雕刻而成,著名文學家冰心女士為石像題寫了“天后圣母”四字。鳳儀臺媽祖石像高達16.83米,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xiāng)的優(yōu)質花崗巖石雕刻而成,是中…[詳細]
登封中岳廟
  中岳廟即指嵩山中岳廟,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它背倚黃蓋峰,北依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huán)抱,布局謹嚴,規(guī)模宏偉,紅墻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規(guī)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登封中岳廟,道教著名宮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東麓。始建于秦,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游嵩山時下令祠官增其舊制;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增建“太室闕”;南北朝期間曾兩遷廟址于嵩山玉案嶺、黃蓋峰。約在北魏時改為今名,后廟址復有變遷,唐…[詳細]
湯陰岳飛廟
  湯陰岳飛故里“宋岳忠武王廟”,原名精忠廟,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時間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歷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進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間。其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1963年12月,岳飛廟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后,經全面整修后重新開放。如今的岳飛廟建筑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實,陳列豐富,1995年被評為全國文博系統(tǒng)優(yōu)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湯陰岳飛廟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概況廟坐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臨街大門為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翹。…[詳細]
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位于中國廣州市黃埔區(qū)南崗鎮(zhèn)廟頭村,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場所,也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地。始建于隋朝開皇年間,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fā)源于廣州的重要見證。自隋唐以來,歷代皇帝都派官員到廟中舉行祭典。經歷千百年的滄桑,神廟留下不少珍貴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稱。古廟地處珠江出?,廟前波濤浩淼,中外海船,出入廣州,按例都要到廟中拜祭海神祝融,祈求海神保佑,出入平安,一帆風順。所以古廟又是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南海神廟現占地30000余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從中軸線計起由南向北建筑有:海不…[詳細]
曲陽北岳廟
  曲陽北岳廟位于保定市曲陽縣城西的北岳廟,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間(500——512年),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廟,是皇家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一座廟宇。從正門朝岳門進去,沿中軸線一路往北,經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石殿遺址到最北面的德寧之殿。德寧之殿是北岳廟的主體建筑,重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整個大殿建在石砌臺基之上。大殿面闊9間,進深6間,外帶回廊環(huán)繞,高30米,占地面積2009.8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元代磚木結構建筑。殿內東西兩壁有唐代畫圣吳道子的《天宮圖》,兩幅畫各高8米,長18米。東壁畫為《云行雨施》,繪有眾多天神興云布雨普降甘霖,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3.…[詳細]
天水伏羲廟
  伏羲廟,是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地,華夏祭祖圣地國家4A級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天水市區(qū)西關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后經九次重修,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廟宇,被譽為“華夏第一廟”,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游客前來尋根祭祖、旅游觀光。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民間在這里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公歷七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舉辦規(guī)模盛大的公祭活動,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節(jié),已成為中國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氖蠊?jié)慶活動之一。公祭儀式已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西北地區(qū)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地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西關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詳細]
臨汾堯廟
  臨汾堯廟位于城南約3公里處。史載,初建于晉,址于汾河之西。晉元康中遷于汾東,當府城西南。唐顯慶三年(658)遷今址。唐至明清因故多次修茸重建。1965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998年,兩度重修廣運殿。2001年,新增堯都廣場及堯都華表。2002年,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堯廟宮及廣運殿的重修,全面恢復宮內殿宇。主體建筑包括:宮門、儀門、光天閣,堯井亭、廣運殿、舜殿、禹殿、帝堯寢宮等。堯廟(第一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堯都區(qū)南郊相傳陶堯建都平陽,有功德于民,后人遂建廟祭祖。堯廟始建于晉,唐顯慶三年(658年)重建,宋、元泰定、明正德和萬歷年間屢有修葺,規(guī)模漸增,分別建成堯、舜、禹廟…[詳細]
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區(qū)
  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是東漢末年,漢中王張魯為紀念一代謀臣,漢初三杰之一張良而建。張良,字子房,戰(zhàn)國時韓國人,本姓姬。秦始皇滅韓后,姬公子為報喪國之仇,重金聘求力士刺客,于博流沙欲以大椎擊始皇,錯中副車。事敗后,避難至下邳,更名張良。靜臥于秦嶺南坡紫柏山麓的張良廟,青山環(huán)抱,溪澗縈繞,實為人間仙境。曾是早期道教活動的勝地之一,陜南道教活動的中心。經歷代整修擴建,占在1.4萬多平方米的張良廟如今有大小九個院落,殿、堂、樓、閣、亭、廊、橋、榭等多類古建筑,150余間房舍。主要景觀有牌樓、進履橋、大山門、三清殿院、二山門、大殿院、北花園、拜石亭、迴云亭、南花園、第三洞天、草亭、云梯和授書樓等。其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