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城篇

解梁故城遺址
  解梁故城遺址時代:春秋地址:永濟市開張鎮(zhèn)古城村據(jù)傳故城為春秋時期晉國六卿之一的智伯所建。該城城垣保存尚好,高4——5米,周長4.65公里,共設九座城門。城墻上寬4米,下寬15米,夯層明顯,厚0.08米,土中夾雜有陶片。2019年,解梁故城遺址入列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開封古城墻
  開封城墻始于戰(zhàn)國時期魏國都城——大梁城,與今城墻部分重合,稍偏西北。公元960年,北宋定都開封,史稱東京城,歷經九代帝王168年,形成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據(jù)史記載:北宋后期,東京外城周長50里165步,高4丈,寬5丈9尺,居住人口達150余萬。經金、元、明、清各朝代,開封城幾經戰(zhàn)火、水患,一代名城逐漸湮沒于歷史長河。今開封城墻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寬5米,周長14.4公里,青磚結構,與東京內城規(guī)模大體相近。雖不及宋城之宏大,但仍為僅次于西安城墻的國內第二大城垣,并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梁門俗稱西門,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明初,朱元璋升…[詳細]
穿山古城址
  穿山古城址位于柳江縣城東南面39公里處,距穿山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約1公里。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該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約40米,東西寬約30步。城墻為夯土。今尚殘存約60多米長,高0.5至0.8米。城西面有護城溝,寬1.5米,深1米。城址內有明代陶瓷碎片。…[詳細]
東古城城樓
  東古城城樓 位于張掖甘州區(qū)堿灘鄉(xiāng)東古城村。古城建于明代,是故張掖城的見證。城垣與其他建筑已毀。門樓為木結構,單檐歇山頂,檐下施斗拱,門樓下是東西向門道,磚砌拱券形頂,門道寬7.8米,進深12.6米。城門西側殘存夯土版筑的城墻,墻基寬12米,夯層厚0.12米。…[詳細]
東安堡古城
  東安堡古城 位于民勤縣縣城東6公里處。經考證為西夏古城,清初廢棄。該堡呈方形,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20米,存城門1座,城中置子城,分內、外城。文化層厚2米,殘存城墻高8米,遺跡清晰。城內外散布有大量宋 (西夏)黑、褐釉殘瓷片,銅幣,頂針和馬飾等遺物。 …[詳細]
膠州古城墻及護城河
  膠州古城墻及護城河地址:膠州市中云街道辦事處二里河村北側、膠州路與龍州路交匯處至福州路護城河橋時代:明代——清代保護范圍:以古城墻及護城河沿線河堤和公路邊緣為界,兩側各外擴3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詳細]
甘州古城墻
  甘州古城墻 位于張掖甘州區(qū)北環(huán)路絲路春酒廠所在地。古城建于元代以前,元大德年間中期擴修,至大二年(1039)重修,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增筑,萬歷二年(1574)用磚石包砌城墻,F(xiàn)殘存城墻東西長140米,黃土夯筑,殘高10米,原底寬8米,現(xiàn)實寬5米![詳細]
威遠古城墻
  威遠城墻,位于四川省威遠縣境內。明正德七年(1512年),始建城墻。清乾隆三十三年(1771年),城墻再次重筑。1940年代至1950年代,城墻大部拆除。威遠城墻現(xiàn)存840余米墻段以及北門、東門。2012年8月,威遠城墻列入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城墻向東、向北外延1.5米,向南、向西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武林縣古城址
  武林縣古城址級別:縣級時代:南北朝地址:武林鎮(zhèn)新賢村以朱氏祠堂為中心,前后左右0.5公里為保護范圍,1公里為控制地帶。以朱氏祠堂為中心,前后左右1公里為控制地帶。1989.7.20平南縣人民政府(平政發(fā)[1989]136號)…[詳細]
郭縣古城址
  郭縣古城址級別:縣級時代:唐地址:上渡街道河口村院郭屯以院郭村為中心,前后左右0.7公里為保護范圍,1公里為控制地帶。以院郭村為中心,前后左右1公里為控制地帶。1989.7.20平南縣人民政府(平政發(fā)[1989]136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