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博雅文化之旅--方氏宗祠篇旅游

博雅文化之旅--方氏宗祠篇

相對方氏私己廳及相對方氏宗祠
  位于衢江區(qū)周家鄉(xiāng)相對村方氏宗祠東面,2017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相對方氏私己廳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坐北朝南,磚墻,硬山造,三合院式,正廳面闊三間,建筑占地面積135.22平方米。正廳明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架梁帶前單步后雙步,次間梁架為穿斗式,五柱用八檁。有牛腿六只,牛腿雕刻為人物、花草、獅子,牛腿碩大,雕刻逼真。施有望磚,柱上有斗拱,梁柱用材粗大,門面墻上有彩繪,天井以長條石鋪設,礩形柱礎。正廳堂前有“椿靈毓秀”四字匾額一塊,丙辰年仲春方桌然題,匾邊有花紋。該廳為方氏族人所建,現(xiàn)為方延松民居。相對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qū)周家鄉(xiāng)相對村。據(jù)村民方石寶介紹…[詳細]
云陽方氏宗祠
  云陽方氏宗祠位于云霄縣莆美鎮(zhèn)陽霞村,年代為清。簡介:由方氏家廟孝思堂、支系宗祠咸正堂、致愛堂三組建筑組成。孝思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現(xiàn)存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由泮池、照壁、前廳、主堂和昭德將軍祠等組成,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主堂和昭德將軍祠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均抬梁、穿斗式梁架。致愛堂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78平方米。主座面闊三間,其中前廳進深二間,主堂進深三間,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懸山頂。咸正堂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坐北朝南,由祠埕、前廳、主堂和西側廂房等組成,建筑面積320平方米。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主堂面闊三間…[詳細]
華塸方氏宗祠
  華塸方氏宗祠,200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宗祠建筑,前后二進對合天井式。門廳面闊三間,進深十一檁,徹上露明造,明間抬梁式,五架梁對前兩雙步梁后船篷軒,次間抬梁穿斗混合式,中柱落地,前三雙步梁對后雙步接船篷軒,老檐柱明間內額與后金柱三間內額上各置一斗六升平身科兩攢,室內設有半活動式戲臺一座。天井兩邊各開側門,有內置門樓做法。正廳又叫敦睦堂,面闊三間,進深十二檁,徹上露明造,明間抬梁式,五架梁對前船篷軒后兩雙步梁再接穿枋,次間抬梁穿斗混合式,中柱落地,前船篷軒雙步梁對后兩雙步再接穿枋,前金柱三間內額上各置一斗六升平身科兩攢,梁柱節(jié)點處用丁頭栱,柱子用梭柱。兩進建筑通用做法有連體礩形柱礎、…[詳細]
保全方氏宗祠
  方氏宗祠位于平江縣木金鄉(xiāng)保全村店頭大塅,距平江縣城70公里,是一處清代家廟建筑,始建于清康熙30年(1693),座北朝南,四進三廳,平面布局呈長方形,由門樓、門廳、正廳及兩側廂房組成四合院,東西長,南北寬。第一進門樓,兩側為“入弟”、“出孝”,第二進門、廳左右兩側立石獅、石門、石鼓、石窗、石柱氣宇軒昂,門上 書-“方氏宗祠”;第三進為報本堂(亭子),原為三層重檐,純木結構,1998年方姓族人將亭子改為水泥鋼筋三層亭子。第四進為寢堂。宗祠為磚木結構,寢堂的東西相房均為硬山式,小墻為屏風墻,梁架屬抬梁式結構,梁柱雕刻精美,駝峰雕刻,各種龍鳳花草、人物故事等栩栩如生。2006年,岳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詳細]
東莞方氏宗祠
  東莞方氏宗祠位于東莞市厚街鎮(zhèn)河田村。建于明建文年間(1399-1402年)。祠為五進四合院式布局,深為66.4米、寬16.6米,總面積1100多平方米。建筑均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木構梁架。第二進為四柱三間三樓石牌坊,坊樓為琉璃瓦歇山頂,檐下施如意斗拱,高8米,門額紅砂巖石板上陰刻“六桂留芳”四字。祠內二、三進檐墻上灰塑有精致的山水畫藝術裝飾,其余各進脊飾有山水、花鳥、人物陶塑,栩栩如生。祠內保存有建祠時侍講學士方孝孺草書木刻陰文的對聯(lián):“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弊陟艚ㄖF(xiàn)存完好。1993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詳細]
方氏宗祠坊
  方氏宗祠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間五樓,用徽州的白麻石雕琢砌筑,通體遍飾高浮雕,上枋和額枋的圖案全都鏤空,最高的浮雕高出底板28CM。與眾不同的是,牌坊頂處的“龍鳳榜”,別的牌坊上供的是“圣旨”、“恩榮”、“御敕”一類,唯獨這座牌坊“龍鳳榜”處沒有題字,只雕刻著一個齜牙咧嘴的鬼,右手拿著一支筆,左手握著一個“權”,翹起的腳后有一方形大斗,“鬼”、“斗”合起來是“魁”字。斗表示量才,筆點狀元,掌握權力!褒堷P榜”供一個文魁星,反面雕刻了“月宮桂樹圖”;上枋雕刻了雙大鵬展翅飛翔,下額枋雕刻了“雙獅爭球”;立牌坊者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人,多出名人,蟾宮折桂、入仕做官、鵬程萬里、光宗…[詳細]
滸里方氏宗祠
  滸里方氏宗祠坐落在龍川村滸里自然村,坐東朝西,建于清代,占地面積785平方米。該祠堂磚木結構,三進五開間,門樓為重檐歇頂式屋頂,兩側人字墻,用清水磚砌筑,上嵌雕刻細膩的磚雕,前后兩向的額枋上用深浮雕雕刻6幅滸里村自然人文景觀,中進前檐有石雕欄桿,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頂,外砌封火墻,三路花磚正脊,兩端裝飾鰲魚,斗拱承挑出檐,兩次間裝有木雕槅扇,后進二層樓房,前有腰檐,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頂,因年久失修得不到妥善的保護和管理,后進已坍塌,木雕構件雕刻十分精美,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詳細]
榮陽方氏宗祠
  榮陽方氏宗祠位于盤谷鄉(xiāng)榮陽村墘頭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東朝西,占地面積580平方米。宗祠保存清代建筑格局,體現(xiàn)了清中期雕刻精美繁復的建筑風格,尤其是祠堂聯(lián)數(shù)量多且文史內涵豐富,在縣內各地宗祠實屬罕見,極具文史研究和旅游觀賞的價值。宗祠內還保存了清代家譜、始遷祖肇基所攜紅牌、清代旗桿座、石碑座等文物。盤谷方氏后裔還有許多人移居臺灣、馬來西亞等地,宗祠成為他們尋根認祖、加強親情聯(lián)絡的重要紐帶。其保護范圍:東至本祠后山水池,西至農田,北至路,南至修連厝溝…[詳細]
響腸方氏宗祠
  響腸方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響腸鎮(zhèn)響腸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坐南朝北,三進兩天井。一進祠門,面闊三間,大門位于明間進深二分之一處,形成前門廊后過廳格局。大門背面二層為戲臺,面向中廳,單檐歇山頂,臺口矮欄,三面敞開,左右看樓相接。二進中廳面闊三間,五架抬梁前軒后雙步結構。三進神堂面闊三間,左右?guī)扛饕婚g。左包屋已毀,右包屋尚存。方式宗祠附屬譜館一座,與主祠相對,且為同期建筑,兩進二層四合院。保護范圍:東至屋檐滴水外12米,南至后墻外8米土坎,西至惜字亭外5米國道邊,北至河邊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至上街橋90米,南至保護范圍外…[詳細]
歙縣方氏宗祠
  歙縣方氏宗祠(敦本堂、愛敬堂)位于歙縣杞梓里鎮(zhèn),時代為明清。歙縣方氏宗祠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