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永興村

永興村

  永興村概況 永興村位于同大鎮(zhèn)腹地,張新公路穿村而過,全村總人口3600人,住戶938戶,轄22個村民小組;88名黨員,設2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是由永興、連尾合并而成?偢孛娣e4400畝。境內精養(yǎng)蟹塘220畝,魚塘140畝,田養(yǎng)連藕80畝,2009年底新建了環(huán)村水泥路,修建并擴建了一道、二道、三道公路的砂石路,使整個大圩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的交通格局。農民經濟收入穩(wěn)步上升。 隨著村級經濟……。
  新安鎮(zhèn)永興村位于來城西部,村部距縣城8.5公里,下轄18個村民組,總人口2495人。農業(yè)承包人口2315人,總面積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500畝,水田占70%。東與本鎮(zhèn)孫橋、姜湖兩村毗鄰;南、西、北分別與南譙區(qū)所屬沙河鎮(zhèn)、黃泥鎮(zhèn)接壤。本村農民除農業(yè)收入以外,近年來外出務工工資收入占總收入的50%。本村森林覆蓋率較大,植被,生態(tài)良好。水利灌慨條件總體較差。部分組急需解決。隨著社會發(fā)展,道路……。
  永興村位于江家店鎮(zhèn)東部,與徐集鎮(zhèn)交鄰,有江家店鎮(zhèn)東大門之稱,全村轄12個村民組,3410人,896戶,98名黨員,7個黨小組,全村總面積達19.7平方公里。 該村交通便利,原312國道從村中心部位橫穿而過,水泥路、沙石路連接12個村民組每個村莊。東汲河、江店主干渠道和本村42個塘(庫)堰壩的水源為全村農業(yè)生產用水提供充足的保障。全村利用42庫塘堰壩進行養(yǎng)殖水產,年產水產可達10萬公斤。村民利用空閑……。
  永興村位于花橋鎮(zhèn)西部,東接楊黃路與橫崗集鎮(zhèn)、廟音村、城東村接壤,南連汪溪壩水系,與九十殿村、灣沚鎮(zhèn)長崗村相連,西臨昭義河與六郎鎮(zhèn)隔河相望,北和本鎮(zhèn)黃池村交接。全村共17個村民組,1062戶,4130人,其中勞動力2060人、外出務工人員1000余人,總面積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00多畝、山地1300多畝、可養(yǎng)水面2100多畝,水泥路6.6公里、砂石路8.7公里,基本貫穿各村民組。 按照“……。
  因所轄區(qū)域內有村莊旁邊原有古寺廟,名永興寺,得名永興寺,以此名稱前二字命名,得名永興村村民委員會。1949年廢除保甲制,為自然村莊;1952年為永興農業(yè)初級合作社;1958年屬朱灣人民公社;后改建永興大隊;1961年劃屬九梓公社;1966年屬紅旗公社;1977年復屬九梓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xiāng),大隊改村,置九子鄉(xiāng),永興村屬之;1992年2月隨九梓鄉(xiāng)并入吳圩鎮(zhèn);次年3月復屬九梓鄉(xiāng);2007年4月隨九……。
  永興村位于周潭鎮(zhèn)東南邊,與陳瑤湖鎮(zhèn)后河村、其鳳村相鄰,地形復雜,北高南低;東西向長約3公里,南北向長約2公里,地域面積約6.5平方公里。永興村是由原永興、瞿家、嚴潭、趙畈四個村合并而成,擁有8個自然村莊,33個村民組,1315戶4500人口,F有耕地面積3500畝,山場面積1700畝。全村均屬農業(yè)人口。永興村黨總支部擁有96名正式黨員,預備黨員5名。下設兩個支部6個黨小組!
  永興村位于永興鎮(zhèn)西北部,與王人鎮(zhèn)毗鄰,所轄13個自然莊,總人口4191人,耕地面積4341畝,永興黨總支下設楊寨支部和永興支部,共有黨員73人。近年來村支兩委一班人在李興東書記的帶領下,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了村級各項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該村成為經濟繁榮、事業(yè)興旺、安樂祥和的先進文明村。……。
  永興村概況 永興村位于205國道西側,南瀕通江大道,北與姑孰鎮(zhèn)接壤,距離當涂縣城6公里,耕地面積197公頃,轄25個村民組,760戶,2806人(其中勞動力1620人)擁有水面10.66公頃,盛產優(yōu)質稻米、油料和魚、蝦、蟹等。村糧油加工業(yè)2家,私人企業(yè)一家。該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共有69名黨員,其中4個預備黨員。永興村于2006年被0當涂縣市委授予當涂縣通村公路建設“先進集體”,2……。
  永興村,位于舊縣鎮(zhèn)西部,場鎮(zhèn)結合部,距場鎮(zhèn)0.8公里,全村區(qū)域面積1.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05畝。下設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87戶,戶籍人口2843人,常住人口2352人,村民代表60人,黨員62名。村內有8家企業(yè),曾獲得銅梁縣文明村、銅梁縣五好黨支部等獎項,現任支部書記為何開文,現任村主任為羅元華!。
  以境內永興寺得名,故名永興村。1951年建立永興村,1958年設立永興區(qū)隊,1961年撤銷永興區(qū)隊設立永興大隊,1984年撤銷永興大隊設立永興村,其名沿用至今。永興村……。
  寓意美好、永遠興旺,而得名永興村。2004年因區(qū)劃調整,由原來的文興村和寶珠村合并為永興村,沿用至今。永興村……。
  此地的居民希望他們永遠興旺、發(fā)達,得名永興村。解放前屬龍門13保;1950年改為龍門村;1962年改為紅旗村;1988年改為永興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1年12月,永興村、馬道兩村合并為永興村,沿用至今。永興村……。
  因居住群眾較多,每月有固定的趕場日,每到趕場天比較熱鬧興盛,故名永興場。村沿用其名。1950年為永興鄉(xiāng)第一村。1958年為白鶴管區(qū)。1962年為白鶴大隊。1967年更名為永興大隊。1983年更名為永興村。1999年屬永慶鎮(zhèn)。2003年劃屬興隆鎮(zhèn),同年國光村并入。2019年更名為永興村村民委員會。永興村……。
  因寓意“永遠興旺發(fā)達”而得名。1953年為永興村,1961年為永興大隊,1984年為永興村,2003年永新村與農園村合并后仍為永興村。永興村……。
  因境內有永興寺、永興橋,且希望人民永遠興旺發(fā)達,故得名永興村。2003年11月由原板溝村,大井村,小橋村三村合并更名為永興村。永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