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嶺后村

嶺后村

  嶺后村位于玉山鎮(zhèn)東南方向,鷲峰山脈深處,是屏南、古田、建甌三縣市交界村。村轄區(qū)范圍內海拔在800米以上,山高林密,是典型的閩北高山村。由峽頭、嶺后、付地、陳家山、中清山、羅山這六個自然村組成,隸屬建甌市玉山鎮(zhèn),也是革命老區(qū)村,閩北獨立師師部所在地。地理位置氣候宜人,是理想的發(fā)展旅游和避署勝地。嶺后村在籍人口809人,土地面積21.81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26592畝,其中生態(tài)林1749畝,毛竹林1……。
  因地處一山嶺后面,故名。1950年屬沙洋鄉(xiāng),稱嶺后村;1958年大公社后,屬沙洋管理區(qū),稱嶺后大隊;1961年成立區(qū)公所,屬沙洋小公社;1968年體制合并由原來的嶺后、巖坑、茶坑三個大隊合并為巖坑大隊;1978年分出仍為嶺后大隊;1984年改稱嶺后村,隸屬于嶺后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嶺后村……。
  村在于嶺的背后,故名。清嘉慶二十四年(1820)魏姓始祖魏光盛由政和縣下池遷入。1950年屬第三區(qū)(平溪區(qū))亭下鄉(xiāng)。1959年設平溪公社亭下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xiāng),從亭下分出另設嶺后村委會。2013年12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改為平溪鎮(zhèn)嶺后村委會。嶺后村……。
  嶺后村位于富溪鎮(zhèn)西南部,距縣城17公里。轄嶺后、上門樓、過嶺、墓后、山坑、爐兜6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121戶495人。全村土地面積3876畝,耕地面積538畝,其中水田378畝,林地面積3115畝。全村共有太子參300畝,黃梔子106畝,高標準密植茶園420畝,其中集體茶園150畝。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3468.6元。全村共有16名黨員,低保戶4戶共12人,五保戶7戶共7人。農民主要經濟收有……。
  嶺后村位于大田縣梅山鄉(xiāng)西南部,離大田縣城40公里,東與龍口村交接,西與文江鄉(xiāng)相鄰,南與金陽村接壤,北與高泉村毗鄰。與鄉(xiāng)道僅2公里之遙,交通十分便利。村莊呈凹勢狀,素有小盆地之稱。全村有兩個自然村即半嶺和后坑,村名取兩個自然村名各半而得名。全村總人口768人,5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850畝,其中非林地面積2842畝,林地面積5008畝,森林覆蓋率達72.4%。全村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業(yè)(高山生姜和……。
  嶺后新村系鐵山鎮(zhèn)的一個革命基點村,1998年該村被列入福建省“造福工程”,集體搬遷新羅區(qū)東寶山。全村由2個村民小組組成,共有30戶,總人口108人,其中有村兩委干部5人,黨員22人。該村有豐富煤炭等礦產資源,全村總面積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0畝,林地面積5340畝,村莊四周景致宜人。冬暖夏涼,氣候適宜,是個適宜人居的村落。2012年村財收入25.21萬元,人均純收入10977元!。
  嶺后村隸屬大南山僑區(qū)龍湖辦事處,位于龍湖辦事處西南部,葵和公路南側。主要村道距離葵和公路3公里,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10公里。全村現(xiàn)有196戶,總人口917人,黨員人數(shù)18人,村委干部4人,總面積1800畝,耕地面積300畝,可耕作水田250畝,旱地50畝。經濟收入依靠農業(yè),主要種植水稻、冬瓜、荔枝等農作物,集體經濟收入5000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約1580元!。
  1951年稱嶺后鄉(xiāng),1958年稱嶺后大隊,1983年稱嶺后鄉(xiāng),1986年稱嶺后村委會,1990年稱嶺后管理區(qū),1999年設立嶺后村委會,沿用至今。嶺后村……。
  嶺后村位于夾石鎮(zhèn)東南部,與德江縣桶井鄉(xiāng)下坪村僅有一溝之隔,全村總人口826人,兩個自然寨,七個村名組,182戶,耕地總面積534畝,其中田361畝,土173畝,人均占地0.65畝。0黨員7名,其中女黨員1名,最高年齡62歲,最低年齡33歲,平均年齡51歲;全村有育齡婦女198人,殘疾人14人,孤兒10人,五保護6戶9人,60歲以上失去勞動力人員68人,貧困人口185人!。
  此處原系楊家山村的耕地名, 以處在楊家山的山嶺之后故名。因隔山過嶺種地不便,約在清雍正年間( 1723- -1735年) ,楊家山楊姓遷此定居立村。后江家莊、南莊等村人陸續(xù)遷此,散居在山嶺附近,故當?shù)赜小岸膫嶺后”之稱。所處的地名分別稱上腦、后崖岸、江家格牢、小格牢、前溝、對岸、馬家(上莊)、前莊、后莊、小張洼、孫洼、半路、下窯場坡、場背后、趙嶺、西嘴、岑的后、腦場、打神蛟等。由于人口發(fā)展,村……。
  嶺后村隸屬于大悲鄉(xiāng),全村720戶,2585人,嶺后村總耕地面積2212畝,其中玉米1800畝,果樹200畝,谷子212畝,林地面積1.7萬畝。 ……。
  嶺后村距縣城3.5公里、鎮(zhèn)政府3.5公里。沒有自然村。全村119戶,232人,常住34戶,63人,外出務工85人,務工總收入117.3萬元?偯娣e2.49平方公里,耕地850畝,林地48.05畝。糧食總產量112.5噸,同比增長2%;經濟總收入108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 0),同比增長0.2%;農民人均純收入5419元,同比增長0.2%。擁有機動車11輛。私營企業(yè)0家。產業(yè)項目0個,總投資0元!。
  嶺后村是黑龍江牡丹江市東寧市道河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231086104205。
  嶺后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4公里,距海林市50公里。有1個自然屯,230戶,726口人,勞動力414個;耕地7303畝,2014年人均純收入15708元。 種植業(yè)以大豆、玉米、小雜糧為主。2014年種植面積為大豆5010畝、玉米2145畝、小雜糧48畝,糧、經比例為9:1。養(yǎng)殖業(yè)以生豬、肉牛、羊和禽為主。養(yǎng)殖大戶5戶。2011年生豬、肉牛、羊、禽飼養(yǎng)量分別達到512頭、575頭、1286只……。
  嶺后村名因青要山余脈直落黃河支流畛河灘,形成一道由西南向東北的天然屏障,位于屏障北側,理應叫“嶺北”,但因“北”的諧音為“悲”不吉利,因此,先人們取名嶺后。1954年屬二區(qū)管理。1958年嶺后生產大隊屬北冶公社。1984年嶺后村民委員會屬北冶鄉(xiāng)。2009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嶺后村民委員會屬北冶鎮(zhèn)至今。位于北冶鄉(xiāng)東南部,該村現(xiàn)轄7個村民組,288戶,1175口人,耕地面積720畝。該村因煤炭資源豐富,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