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隸屬于古城人民公社,1983年設區(qū)設鄉(xiāng)時隸屬于古城鄉(xiāng),1992年撤區(qū)并鄉(xiāng)隸屬于古城鎮(zhèn),地名沿用至今。后楊村:轄10個自然村,9個村民組,人口2680人,地畝3500畝,后楊村室位于古城北關,亳古路西側,距鎮(zhèn)政府僅1.5公里!。 |
因該地位于原村部北邊,且居民多為楊姓而得名。1965年屬張村人民公社,1969年屬柳西人民公社,1983年屬張村區(qū)柳西鄉(xiāng),1992年撤鄉(xiāng)劃鎮(zhèn)屬張村鎮(zhèn)。2006年由原柳溝村村民委員會、后楊村村民委員會、付郢村村民委員會三個村民委員會合并而成,整合后,撤銷原柳溝、付營村村民委員會而統(tǒng)一冠名為后楊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后楊村:位于鎮(zhèn)政府西北3公里處,7個自然莊,4200人,3405畝土地,13個村……。 |
后楊村是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枹罕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622901101201。 |
后楊村現有人口1160人,總戶數為223戶,村內總面積為1360畝,其中耕地1100畝?即笤林伍g彌陀寺碑文:在去今八百多年前,楊姓民在此地開鋪設館以招攬南北過客,后漸為村莊,村以姓氏而得名。清乾隆間《唐山縣志》記載,明、清時均在此設過驛站,為舊堯山縣五鋪之一,即“楊村鋪”,負責急遞總鋪(縣城)與柏鄉(xiāng)縣之間的公文傳遞等事宜。該原本為一個行政村,一九六一年劃為五個大隊,后楊為其中之一!。 |
相傳因楊姓遷于此地定居最早,村名楊村。后發(fā)展為南北兩村。該村在北部,故稱后楊村。后楊村……。 |
楊姓于明末由汴崗鎮(zhèn)東蘭子楊村遷此建村,定名為大楊莊。因有兩個大楊莊,1957年,改名為后楊。清代屬扶溝縣楊陵崗地方。民國年間屬扶溝縣東區(qū)(呂潭)。1949年屬扶溝縣四區(qū)(汴崗)。1958年屬汴崗公社。1962年設后楊大隊,屬汴崗公社。1983年改為后楊村民委員會,屬汴崗鄉(xiāng)。1988年更名為東后楊村民委員會,屬汴崗鄉(xiāng)。1997年屬汴崗鎮(zhèn)。后楊村……。 |
明洪武年間,楊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外遷。兄楊歧遷杞縣大崗。弟攜夫人逯氏遷此。逯氏歿,建逯太君閣。以楊姓及閣名村稱楊閣廟。簡稱楊莊。為別于南楊莊更今名。1949年屬三區(qū)。1955年屬孫聚寨鄉(xiāng)。1958年為孫聚寨人民公社高莊生產大隊。1962年為孫聚寨區(qū)高莊生產大隊。1965年為孫聚寨人民公社高莊生產大隊。1984年為孫聚寨鄉(xiāng)后楊村民委員會。后楊村:位于孫聚寨鄉(xiāng)北側,含陳莊等自然村!。 |
因該自然村為唐時洪門寺中和尚喂羊的地方,宋時建兩村稱羊村,元時因其不雅而更名,且地理位置居南,得名。1948年屬汲縣第二區(qū)。1955年屬安都中心鄉(xiāng)。1958年為后楊村大隊,屬頓坊店公社。1962年屬安都公社。1983年為后楊村村民委員會,屬安都鄉(xiāng)。后楊村……。 |
清道光十六年(1836),大楊楊氏第七代楊坤由蓮花池遷此立村,取名后楊。原屬山東省壽張縣三區(qū)。1958年屬壽張縣馬樓公社后王集大隊。1963年屬馬樓區(qū)后王集大隊。1964年隨馬樓區(qū)劃歸范縣,隸屬河南省。1968年為河南省范縣馬樓公社后王集大隊。1973年為清水河公社后王集大隊。1974年為范縣臺前辦事處馬樓公社后楊大隊。1978年為臺前縣馬樓公社后楊大隊。1984年為馬樓鄉(xiāng)后楊村民委員會。2014……。 |
夏氏家譜記載:清康熙九年,夏氏自濮陽縣鄭家寨遷此建村,取名夏家寨。后因與東南鄰楊家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村民俗稱后楊村。1949年,為濮陽縣十一區(qū)后楊村。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為濮陽縣慶祖鄉(xiāng)后楊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為大隊,為慶祖人民公社后楊村大隊。1984年成立濮陽市郊區(qū),為濮陽市郊區(qū)慶祖公社后楊村大隊。同年恢復鄉(xiāng)建置,為濮陽市郊區(qū)慶祖鄉(xiāng)后楊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濮陽市郊區(qū)……。 |
原名寺崗村,唐氏在此定居后改稱唐樓。明永樂年間,楊氏始祖遷此定居,又稱后楊。1988年改為西后楊村。清代屬扶溝縣李集地方。民國年間屬扶溝縣西區(qū)(晉崗李)。1949年屬扶溝縣六區(qū)(李集)。1958年屬韭園公社。1983年屬韭園鄉(xiāng)。1984年設后楊村民委員會,屬韭園鄉(xiāng)。1985年更名為西后楊村民委員會,屬韭園鄉(xiāng)。1990年屬韭園鎮(zhèn)。后楊村……。 |
明末,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楊氏兄弟三人,分居兩處,初立兩村時名前楊、后楊。1948年,黃河洪水退去后,兩村合并成一村,統(tǒng)稱后楊,故名。1949年屬西華縣八區(qū)。1958年為東夏亭公社后楊大隊。1975年為清河驛公社后楊大隊。1984年為清河驛鄉(xiāng)后楊村民委員會至今。后楊村……。 |
明洪武元年(1368)楊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居住,因有兩個楊莊一前一后,因在北(南為前,北為后),故取村名后楊。1949年屬太康縣第二區(qū)(馬頭)。1958年8月成立后楊生產大隊,屬馬頭公社。1983年11月更名為后楊村民委員會,屬馬頭鄉(xiāng)。1987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屬馬頭鎮(zhèn)至今。后楊村……。 |
明代,楊姓先祖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因位居前楊莊之北,故稱后楊莊。1949年屬商水縣三區(qū)。1953年屬楊樓鄉(xiāng)。1956年屬李埠口鄉(xiāng)。1958年設后楊大隊,屬李埠口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后楊村民委員會,屬李埠口鄉(xiāng)。2006年屬川匯區(qū)李埠口鄉(xiāng)。2021年屬川匯區(qū)李埠口街道。后楊村……。 |
明洪武十三年(1380),楊姓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分別于前后兩地建村,居后,取名后楊。清屬杜通圖杜溝里。1941年屬蔡杜鄉(xiāng)。1950年屬邵店區(qū)。1958年設立后楊生產大隊,屬邵店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稱后楊村民委員會,屬邵店鄉(xiāng)。2012年屬邵店鎮(zhèn)。后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