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村位于源城區(qū)源南鎮(zhèn)南面,地處高新區(qū)、明珠工業(yè)區(qū)腹地。京九鐵路、粵贛高速公路、205國道等重要交通樞紐貫穿我村,交通發(fā)達?偯娣e9平方公里,下轄6個小組(新楊、白田、大塘埔、七星崗、鐵爐塘、下壩)。全村總戶數(shù)716戶,總人口3427人;村委會干部9人,設1個黨總支部,下設5個黨支部,黨員76人。山林面積10000畝,耕地面積約2112.7畝(其中水田1612.7畝、旱地500畝)。村級集體經濟年……。 |
白田村位習水河東岸,距長期鎮(zhèn)政府所在地5公里,轄8個自然組,共746戶,3098人,有耕地面積1181畝,其中田1097畝,旱地84畝,F(xiàn)有0黨員62名(女黨員4名)預備黨員2人。白田村通過“四在農家”創(chuàng)建活動,大大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現(xiàn)有8.5公里通村公路貫穿全村。村支兩委班子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緊緊圍繞經濟抓黨建,以“雙晉”活動為契機,結合村情,解放思想,拓寬視……。 |
因原名白蓮村,此名原來是指當?shù)靥锢锏教庨L滿白色的蓮花,故名白蓮村,隨著時間的變遷和口誤筆誤,演變成今天的白田村,故而得名。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行仁鄉(xiāng)11保,1950年6月屬中和鄉(xiāng),1953年屬保龍鄉(xiāng),1956年為中和鄉(xiāng)白田高級農業(yè)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衛(wèi)星人民公社灣里大隊白田中隊,1961年屬中和公社白田大隊;1963年屬中和公社白田大隊;1975年屬中和公社白田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xiāng)時……。 |
白田村(Bai tian cun)因天旱時村附近沙田泥色變白而得名。村委會駐白田,轄白田、腿上、萬沖頭、百丈洞、荷家沖、窯嶺下、兵家梨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3平方千米,耕地59.7公頃,336戶、1301人。1950年屬六合鄉(xiāng),1958屬四里公社,1961分出屬六合公社,1984年改為六合鄉(xiāng)白田村至今。境域經濟主要是種植水稻。截止2011年底,耕地面積896畝,其中水田面積694畝,人均0.53……。 |
原名拋家寨,又叫拋江渡,因種植的白蘿卜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份而傳說下來為白田,人們還傳說:“白田蘿卜不胳膊油,筷子夾起兩頭流”的順口溜,說明白田人種的蘿卜大、脆、嫩、甜,不用放油,吃起來就可口,不少人外地競相購買,名聲遠揚。清代屬邵陽縣永成三都,民國屬邵陽縣寶南鄉(xiāng)第八保;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保南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躍進公社仁尤大隊;1963年屬九公橋鎮(zhèn)人民公社白田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xiāng)時為九……。 |
因以前此地為一塊鹽堿地,呈白色,故叫其為白田。1951年屬武岡縣洞口境內第一區(qū)馬渡鄉(xiāng),1956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屬洞口鎮(zhèn),1958年廢鄉(xiāng)建人民公社為洞口公社白田大隊,191961年調整行政區(qū)劃屬洞口區(qū)木瓜人民公社,1985年改公社為鄉(xiāng)、鎮(zhèn),為洞口鎮(zhèn)白田村,2016年2月成立雪峰街道歸屬于雪峰街道至今。白田村……。 |
白田村是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橋江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31224103211。 |
白田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鄉(xiāng)市白田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1,為鎮(zhèn)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430381109203。 |
白田村我村位于寶應縣城南郊,淮江公路原寶應收費站東側,北與三團村相鄰,南與鄭河村相鄰,東與官溝村相鄰,西至京杭大運河。全村共2個原村民小組899戶,3365人口,1979個勞動力,全村總面積2765畝,在編村干部共8名(合并后11個村民小組)。村級資金來源:1、原白田村玻璃廠廠房出租12000元/年。2、原將灣小學校出租租金8000元/年。3、原白田小學校出租,租金6280元/年,合計年收入,貳萬……。 |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一區(qū)鈐陽鄉(xiāng)。共和國成立后屬西崗鄉(xiāng),部分屬萬溪鄉(xiāng)。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白田大隊,屬介橋公社。1984年4月改大隊為村委會,屬分宜鎮(zhèn)。2000年3月,白田村委會劃入仙女湖風景名勝區(qū)鈐陽辦事處代管。村名沿用至今。白田村……。 |
白田村是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風景名勝區(qū)鈐陽辦事處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2,為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區(qū)劃代碼為360502180270。 |
1949年以前屬泗瀝區(qū)標旗鄉(xiāng)第10保,1950年屬泗瀝區(qū)標旗鄉(xiāng)。合作化時屬白田鄉(xiāng)樟明高級社。公社化時為周坊公社白田大隊。1961年拆社劃隊時,為白田公社白田大隊。1968年下半年擴社并隊時為周坊分社白田大隊。1970年下半年,調整社隊規(guī)模為白田大隊。1984年更名為白田村民委員會。駐地白田趙家。白田村……。 |
該地名因農村以農業(yè)為生,故稱之為“碧田”,后由“碧田”演變?yōu)椤鞍滋铩,故名“白田”?949年后稱為洋坑鄉(xiāng)白田村,1956年至1970年改為紅旗大隊,1984年為羅江鄉(xiāng)白田村。白田村……。 |
蘇區(qū)時為白田鄉(xiāng)。1931年屬新安區(qū)。1932年巴口區(qū)。1949年前夕屬麟角鄉(xiāng)第十一、十二保。1949年后,初屬順化鄉(xiāng)。1950年巴口鄉(xiāng)。1952年立白田鄉(xiāng)。1956年并入大塘鄉(xiāng),均屬城關區(qū)。1957年大塘鄉(xiāng)直屬于縣。1958年成立前進(新陂),勝利(白田)二個大隊。1964年合并為白田大隊,屬大塘公社。1968年屬城郊公社。1983年屬沿江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xiāng),沿江公社改為沿江鄉(xiāng),同年6月白田……。 |
白田村簡介水西鎮(zhèn)白田村位于贛州市章貢區(qū)北部,東臨贛江,與贛縣儲潭隔江相望,和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巖相鄰。現(xiàn)有村民小組17個,農戶716戶,2964人。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建于2008年,現(xiàn)有辦公樓2層,總建筑面積550㎡。該村兩委班子成員共有7名,其中黨支部委員5名,村委會委員5名。耕地面積981.9畝,農業(yè)生產主要以水稻種植為主。交通便利,水路有黃金水道贛江相依而流,公路有交通動脈105國道。近年來……。 |
白田村村情簡介位于莊子鄉(xiāng)東部 耕地1600畝,人口253人 79戶,下設3個自然村,縣鄉(xiāng)公路西白線穿村而過。近年來,在鄉(xiāng)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下,村黨支部一班人精誠團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黨風廉政建設為抓手,按照五個好村黨支部的目標要求,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努力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結合本村實際,按照“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全面推動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