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全國重點鎮(zhèn)[231]
全國重點鎮(zhèn)[231]
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nóng)業(yè)部、民政部、科技部《關于開展全國重點鎮(zhèn)增補調(diào)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號)確定的條件和程序,決定將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潭柘寺鎮(zhèn)等3675個鎮(zhèn)列為全國重點鎮(zhèn)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國重點鎮(zhèn)名單同時廢止。 |
官亭鎮(zhèn)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區(qū)之一,這里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jié)——土族納頓的誕生地,擁有“東方龐貝古城”的喇家遺址,也是我省有名的瓜果之鄉(xiāng)。官亭鎮(zhèn)[Guan Ting Zhen]青海省海東地區(qū)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黃河北岸,南以黃河與甘肅省為界,距縣府駐地90公里。 人口1.5萬,以土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1%。面積67.1平方公里。轄東村、中村、西村、喇家、鮑家、趙木川、先鋒、…… [詳細] |
威遠鎮(zhèn)為縣府駐地。位于縣境西部。人口4.6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cè)丝诘?7%,還有藏族、回族?偯娣e79.6平方千米。轄西上街、西下街、寺壕子、大寺路、深溝、白崖、紅崖、崖頭、古城、班家灣、大寺、小寺、納家、蘭家、涼州營、安定、余家、前躍、西坡、卓扎灘、紅嘴兒、卓扎溝22個村委會和南街、北街、北郊3個居委會。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威元鎮(zhèn),1949年沿舊制仍設威遠鎮(zhèn),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 [詳細] |
丹麻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7千米。人口2.2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cè)丝诘?6%,還有藏族,回族?偯娣e147.7平方千米。轄東丹麻、拉莊、哇麻、景州、澤林、補家、西丹麻、東家、樺林、索布灘、索布溝、松德、溫家、汪家、山城、新添堡、岔爾溝門17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丹麻鄉(xiāng),1958年并入哈拉直溝公社,1961年分設丹麻公社,1983年復設丹麻鄉(xiāng)。.…… [詳細] |
加定鎮(zhèn)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縣境東端,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6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藏族占總?cè)丝诘?6.1%。土族占總?cè)丝诘?2%。面積606.5平方千米。加定鎮(zhèn)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縣境東端,東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6千米。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藏族占總?cè)丝诘?6.1%。土族占總?cè)丝诘?2%。面積606.5平方千米。轄橋頭、浪士當、加塘、扎隆口、扎隆溝、下河6個村委會。1949年…… [詳細] |
巴燕鎮(zhèn)又稱巴燕戎,青海省海東地區(qū)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鎮(zhèn),縣府駐地。位于縣境中部。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回族占總?cè)丝诘?4%。面積25.4平方千米。轄金家莊、什吉列、上圈、綻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溝、儒家溝、西上、西下、南街、北街、東上、東下14個村委會和巴燕居委會。民國時設巴燕鎮(zhèn),1949年設巴燕市,1952年設巴燕鄉(xiāng),1966年改設巴燕鎮(zhèn),1958年與阿什奴鄉(xiāng)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改為巴燕1個…… [詳細] |
群科鎮(zhèn)又名古城,青海省海東地區(qū)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42千米。人口2.2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5%。面積100平方千米。轄群科、則塘、文卜具、雪什藏、若加、木哈、科毛其、乙沙一、乙沙二、舍仁、格爾麻、向東、安達其哈、工農(nóng)兵、日蘭、公義、加魯乎、郵電、水庫灘、先口一、先口二、灘南、灘北、團結(jié)一、團結(jié)二、新村一、新村二、東風、灘心29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群科鄉(xiāng),19…… [詳細] |
扎巴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32千米。人口1.1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8%。面積127.6平方千米。轄扎巴一、扎巴二、扎巴三、扎巴四、扎拉毛、結(jié)拉、本康溝、全藏、西灘、南灘、雙格達、關沙、下扎巴、陽坡、陰坡、浪隆、冷扎、知海買、黃麻、下魯乎藏、灘灘、科臺、東拉卡、上腦、阿代、曲先昂26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扎巴鄉(xiāng),1958年改為扎巴公社,1984年復設扎巴鄉(xiāng)。.…… [詳細] |
積石鎮(zhèn)為縣府駐地。位于黃河北岸,縣境北部,小積石山下。人口2.4萬,以撒拉族為主,占42.4%,回族占30%,還有漢族、藏族等?偯娣e128平方千米。轄東街、西街、上草灘壩、下草灘壩、瓦匠莊、托壩、線尕拉、沙壩塘、西溝、石頭坡、丁匠、大別列、尕別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17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積石鎮(zhèn),1949年設循化市,1953年改為城關鎮(zhèn),1956年改稱積石鎮(zhèn),1958年并入黃河公社,1961…… [詳細] |
位于縣境東部,東接甘肅省臨夏市,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1.8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cè)丝诘?1%。面積154.3平方千米。行政區(qū)劃轄白莊、上白莊、下白莊、塘樂尕、上張尕、下張尕、立莊、上拉邊、下拉邊、扎木、昌克、團結(jié)、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條井、上科哇、下科哇、蘇乎沙、麻日、牙日、格達、來塘、吾科、江布日、強寧27個村委會。歷史沿革解放前為崖曼鄉(xiāng)轄地,1950年設白莊鄉(xiāng),1956年將崖曼、勝…… [詳細] |
街子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6千米。人口1.5萬,以撒拉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7%。面積62.1平方千米。轄三蘭巴海、托隆都、團結(jié)、三立房、羊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馬家、孟達山、波拉海、果哈拉、果什灘、波立吉、古及來、塘坊、蘇哇什、吾土貝那亥、牙木曲乎19個村委會。解放前為第一區(qū)轄地,1950年設街子鄉(xiāng),1958年與文都鄉(xiāng)合并成立永豐公社,1966年改為街子公社,1984年復設街子鄉(xiāng)。.…… [詳細] |
浩門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大通河北岸,縣府駐地。人口1.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蒙古等民族。面積0.3萬平方千米。轄一、二、三、四4個居委會和北關、西關、南關、團結(jié)、圪達、頭塘、煤窯溝、小沙溝、二道崖灣9個村委會。民國廿五年(1936年)為第一區(qū)轄鎮(zhèn),1948年改為浩門鄉(xiāng),1949年設浩門市,1951年與屢豐鄉(xiāng)合并為浩門鄉(xiāng),1954年改稱城關鄉(xiāng),1956年改為浩門鎮(zhèn),1958年并入紅旗公社,196…… [詳細] |
青石咀鎮(zhèn)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1.2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0%,還有漢、蒙古、土等民族。面積278平方千米。轄紅山嘴、紅牙合、青石咀、黑石頭、上吊溝、下吊溝、德慶營、上鐵邁、尕大灘、石頭溝10個村委會。民國廿八年(1939年)屬二區(qū)轄豐聚鄉(xiāng),1949年沿舊制仍屬豐聚鄉(xiāng),1958年并入長風公社,1961年分設青石咀公社,1984年改為青石咀鎮(zhèn)。.…… [詳細] |
八寶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北與甘肅省接壤。縣府駐地。人口1.2萬,以回族為主,占總?cè)丝诘?1.5%。面積802平方千米。轄東村、西村、東索臺、白揚溝、卡力崗、拉洞、拉洞臺、高楞、營盤臺、下莊、冰溝、黃藏寺、麻拉河、白土埡豁、寶瓶河15個村委會和縣城1個居委會。1952年建八寶鄉(xiāng),1957年改為八寶回族鄉(xiāng),1958年改為八寶公社,1984年改為八寶鄉(xiāng)。.…… [詳細] |
默勒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02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cè)丝诘?4%,還有回族、藏族等?偯娣e0.1萬平方千米。轄瓦日朵、才什土、老日根3個牧委會。1952年建默勒鄉(xiāng),1953年改設默勒蒙族自治區(qū),1956年改為默勒區(qū),1958年成立春光公社,次年改為默勒公社,1984年改為默勒鄉(xiāng)。.…… [詳細] |
三角城鎮(zhèn)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9千米。人口0.4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蒙古族等,其中藏族占總?cè)丝诘?0%,蒙古族占總?cè)丝诘?5.9%。面積268.3平方千米。轄三聯(lián)、海峰、黃草掌、三角城、西岔5個村委會。1949年設三勝鄉(xiāng),1958年并入海濱公社,1961年分設銀灘公社,1966年改為三角城公社,1978年更名為銀灘公社,1983年改為銀灘鄉(xiāng)。2001年撤銷銀灘鄉(xiāng),設立三角城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 [詳細] |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
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