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江蘇省第十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4]

江蘇省第十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4]

  江蘇省第十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
  因謝姓始居且此處成過集市得名謝集村。原屬史店大隊(duì),1961年分出謝集大隊(duì),1983年改為謝集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付莊村并入,2014年劃歸鳳城街道。謝集村:位于南環(huán)路南側(cè)。……。
  尹姓建村,因莊體較長,得名長莊。原屬虎王集大隊(duì),1960年分出尹長莊大隊(duì),1983年改為尹長莊村村民委員會,后簡稱長莊村村民委員會,隸屬華山鎮(zhèn),沿用至今。長莊村:位于華山鎮(zhèn)以北2公里處!
  明初建成,以陳姓先祖在此占產(chǎn)立莊,故而得名陳洼村。陳洼村原名陳洼大隊(duì),1983年體改為陳洼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與陳雙樓村合并為陳洼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歡口鎮(zhèn),沿用至今。陳洼村:位于歡口鎮(zhèn)東南3.5公里處!。
  明嘉靖年間建成,古時(shí)村中黃姓財(cái)主蓋了樓,故名。黃樓大隊(duì)1958年隸屬大沙河國營林場,1979年隸屬豐縣林場,1983年更名為黃樓村村民委員會,1985年劃歸黃樓鄉(xiāng)管轄,2000年4月劃歸梁寨鎮(zhèn)管轄。黃樓村:位于梁寨鎮(zhèn)西北10公里處。……。
  小韓莊村:位于師寨鎮(zhèn)東北5.5公里處!。
  解放年代初期形成村落,因該村該村有一座三官老爺廟得名三官廟村。三官廟村原屬首羨公社,1980年劃歸和集公社,稱三官廟大隊(duì),1983年體改為三官廟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區(qū)劃調(diào)整劃歸首羨鎮(zhèn),2001年與丁大莊村合并為三官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三官廟村:位于首羨鎮(zhèn)東南2公里處!
  解放前由白姓修寺廟所以取名白廟,以村莊命名。1959年建隊(duì),駐地白廟,故名白廟大隊(duì),1983年改為白廟村村民委員會。白廟村:位于順河鎮(zhèn)東北2公里處!。
  明朝成祖年間建成,以宋姓先祖在此占產(chǎn)立莊蓋樓,故名。1959年建宋樓大隊(duì),1983年改為宋樓村村民委員會,隸屬宋樓鎮(zhèn)。宋樓村:位于宋樓鎮(zhèn)政府所在地!。
  清朝道光年間形成村落,因趙姓始居且該村沿河而建,故名。趙河涯村1958年建隊(duì),駐趙河涯,1983年體改為趙河涯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隸屬孫樓街道,沿用至今。趙河涯村:位于孫樓街道東南4公里處!
  因朱姓大戶建村,初期做燒窯生意,后取自“五帝”堯諧音,得名朱堯村。1958年建朱堯大隊(duì),1964年分出金莊大隊(duì),1983年分別改為朱堯、金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金莊村并入朱堯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朱堯村:位于孫樓街道東南2公里處!。
  建國初期建成,以許姓先祖來此占產(chǎn)立莊,故名。原名許廟大隊(duì),隸屬單樓鄉(xiāng),1983年改為許廟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鄉(xiāng)鎮(zhèn)合并后隸屬王溝鎮(zhèn),沿用至今。許廟村:位于王溝鎮(zhèn)以北5公里處。……。
  咸豐年間形成村落,因劉姓建村,成過集,且村子較大得名大劉集村。1958年屬張老家管轄,1960年建大劉集大隊(duì),駐地大劉集,1983年體改為大劉集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安樓、任樓并入大劉集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大劉集村:位于趙莊鎮(zhèn)以西7公里處!。
  明朝崇禎年間形成村落,因許姓始居得名許莊村。1958年屬許莊管轄,1960年建許莊大隊(duì),1983年改為許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與段堤口合并為許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許莊村:位于趙莊鎮(zhèn)西南1公里處!。
  后孟村:位于棲山鎮(zhèn)東北6公里處。……。
  據(jù)說從前這里有一座廟,廟前有一棵大杏樹,樹很大,果實(shí)好吃。廟前還有一口井,井水很甜,由于這里風(fēng)沙很大,一到春天,風(fēng)沙滿天,時(shí)間長了,廟也沒有了,堆成了一個(gè)大土堆,故名。1980年,為杏花大隊(duì),隸屬朱寨公社。1983年,設(shè)立杏花村村民委員會,隸屬朱寨鄉(xiāng)。2000年,鄉(xiāng)鎮(zhèn)合并,隸屬朱寨鎮(zhèn)。杏花村:位于朱寨鎮(zhèn)西北4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