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根據(jù)有關鄉(xiāng)(鎮(zhèn))、村的申請和各市(縣)審查意見,經(jīng)我廳復核和社會公示,南昌市新建縣石埠鎮(zhèn)等34個鄉(xiāng)鎮(zhèn)達到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考核指標要求,南昌市安義縣長埠鎮(zhèn)上橋村等63個行政村達到省級生態(tài)村考核指標要求,F(xiàn)決定授予南昌市新建縣石埠鎮(zhèn)等34個鄉(xiāng)(鎮(zhèn))為“江西省省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榮譽稱號,授予南昌市安義縣長埠鎮(zhèn)上橋村等63個村為“江西省省級生態(tài)村”榮譽稱號。 |
取“五星紅旗”之意,名五星。后分大隊時改為六星。1949年前夕屬坪石鄉(xiāng),1949年初屬坪石區(qū)坪石鄉(xiāng),1958年屬大塘公社,1960年屬坪石林場,1961年屬國營坪石墾殖場,1964年屬坪石公社,1969年合并屬大塘公社,1972年屬坪石公社,1984年屬坪石鄉(xiāng)。六星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龍門鄉(xiāng),1952年屬古田鄉(xiāng),1957年屬建設鄉(xiāng),1958年屬鐵扇關墾殖場東山分場。1963年屬龍門公社為古田大隊,1968年劃屬金盆公社,1972年復屬龍門公社,仍稱古田大隊。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為鄉(xiāng)政府,5月生產(chǎn)大隊改為古田村村民委員會。古田村……。 |
洋逕 村位于銀坑鎮(zhèn) 東部(方向)5公里。全村國土面積 4.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 4386 畝,耕地1200畝,轄 10 個村民小組 436 戶 2246 人,F(xiàn)有村“兩委”班子7人,黨員6人。全村主要以水稻、花生種植和牛、豬、雞等家禽養(yǎng)殖為主。村內(nèi)有完小一所、衛(wèi)生服務室一所,已硬化通組公路9 條9.5 公里,硬化通戶路310 戶2841 平米。2014年以來貧困戶94戶405人,貧困率達0.18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于都縣黃垅區(qū)政府,1956年梓山人民公社,分別為黎明大隊、交聯(lián)大隊、文豐大隊,1958年文革期間擴社并隊于,1968年將三個大隊河北歸為梓山大隊,1979年調(diào)整隊組,公社西部,于瑞公路橫穿其間,以潭頭片村命名,現(xiàn)叫潭頭村。潭頭村……。 |
蘇區(qū)時屬永豐鄉(xiāng),1949年前夕屬江源鄉(xiāng),1949年初至1957年先后屬社背、洙坊鄉(xiāng),1958年為永豐公社馬弦大隊,1961年為洙坊公社大江大隊,1965年屬永豐公社,1968年并入社背,1979年析出為大江大隊,1984年鄉(xiāng)鎮(zhèn)建制后稱大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大江村位于永豐鄉(xiāng)西部,距離鄉(xiāng)政府6公里,面積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為1726人,轄官坑、高面、村上、新村、圍背、竹窩、河背、寨背、馬玄、高安……。 |
1949年前屬偽麓鄉(xiāng),1949年初屬豐田區(qū)石橋鄉(xiāng),1958年10月為定江人民公社上莊大隊,1966年為石橋鄉(xiāng)上莊林業(yè)隊,1977年劃為大溈山林場掛釣農(nóng)業(yè)大隊,2000年劃為溫泉鎮(zhèn)上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上莊村……。 |
因小溪兩岸較高,架有一木橋而得名。清屬義寧州上崇鄉(xiāng)五十三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富有鄉(xiāng)、后屬喜富鄉(xiāng)第十保,1949年初屬五區(qū)高橋鄉(xiāng),人民公社化初期,1958年為紅都人民公社高橋大隊,1959年為高橋公社高橋大隊,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原高橋大隊撤銷劃入其他村民委員會,1997年原操下、芳坪、太坪村民委員會合并為現(xiàn)在的高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高橋村……。 |
此地山林盛長梨樹,故名梨樹。1949年7月前屬風德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宣風區(qū)凌江鄉(xiāng),1958年成立石市公社梨樹大隊,1968年與橫塘、和合并為大隊并未紅星大隊,1972年復名。梨樹村……。 |
“梅花”意為:這里代指原村部駐地梅花橋自然村。1949年7月前夕屬明村鄉(xiāng)。1949年7月屬南廟區(qū)梅花、坳上二鄉(xiāng)農(nóng)會,1952年為梅花鄉(xiāng),1956年并入白馬鄉(xiāng),1958年為梅花大隊,1962年撤大隊屬梅花公社,1968年復為梅花大隊,1983年冬稱梅花村委會至今。梅花村……。 |
因村落建在龍溪河旁,故名。1949年前屬澡下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龍溪鄉(xiāng),合作化時,由蘆家、諶家、徐家等6個初級社轉為金泉、龍溪高級社,1958年設金泉、龍溪大隊,1968年合并為龍溪大隊,1982年改為龍溪村民委員會。龍溪村……。 |
因位于一肥沃的水塘邊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黃崗鄉(xiāng)第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第七區(qū)泰崗鄉(xiāng)和沃塘鄉(xiāng)第二農(nóng)會。合作化時,由三個初級社轉為沃塘鄉(xiāng)高級社。1958年為黃崗公社沃塘大隊。1968年與湖頭、黃崗、謝家大隊,并為黃崗大隊。1979年析出上述三個大隊,仍為沃塘大隊。1984年更名沃塘村民委員會。沃塘村……。 |
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村部設在橋頭鋪,因地處石下村上游,故名。1949年前屬石霞鄉(xiāng);1949年屬二區(qū)橋頭鄉(xiāng);1954年成立9個初級社,1956年轉為6個高級社;1958年為仁首公社石上大隊;1961年為石下公社石上大隊;1968年為仁首公社石上大隊;1984年更名為石上村后至今未變。石上村……。 |
1949年后屬姚家鄉(xiāng)。1958年為建作大隊。1984年為建作村村民委員會。建作村……。 |
因所轄區(qū)域位于城鄉(xiāng)結合部而得名。轄區(qū)1949年前屬岑陽鎮(zhèn)第三保。1949年屬岑陽鎮(zhèn)。1950年屬岑港鄉(xiāng)。1958年分屬城陽公社的城陽、西街大隊,1962年合并為茅坪大隊,1966年5月改為城陽大隊,1972年析出西街大隊,恢復茅坪大隊,1978年改為城郊村民委員會。城郊村……。 |
因瓦灣村民委員會和源頭村民委員會合并各取一字而命名。1949年前屬柏和鄉(xiāng)五保,1949年后隸二區(qū),初屬柏和鄉(xiāng),1950年屬新屋鄉(xiāng),1952年屬瓦灣鄉(xiāng),1956年撤區(qū),并入萬村鄉(xiāng),1958年公社化建瓦灣大隊,1972年劃出建源頭大隊,1984年更名為萬村鄉(xiāng)瓦灣、源頭村民委員會,2003年瓦灣村民委員會與源頭村民委員會合并為瓦源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瓦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