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屬嵐縣第二區(qū)。 1952年,分屬嵐縣第一區(qū)、第二區(qū)。 1956年,分屬東土峪鄉(xiāng)、東村鄉(xiāng)。 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 1961年,屬東村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東村人民公社,設(shè)立東村鎮(zhèn)。 2001年6月,將古城鄉(xiāng)并入東村鎮(zhèn),之后沿用至今。 |
大業(yè)八年(612),置嵐城縣。 1945年,嵐城解放,縣政府由界河口遷往嵐城。 1958年屬嵐城人民公社。 1984年7月設(shè)鎮(zhèn)。 |
1949年,屬嵐縣第三區(qū)。 1956年設(shè)普明鄉(xiāng)。 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 1961年,屬普明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普明人民公社,設(shè)立普明鎮(zhèn)。 2001年6月,將祁家莊鄉(xiāng)并入普明鎮(zhèn),之后沿用至今。 |
1949年,屬嵐縣第四區(qū)。 1952年,屬嵐縣第五區(qū)。 1956年,分屬界河口鄉(xiāng)、張家灣鄉(xiāng)。 1958年,屬蔚汾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界河口人民公社,設(shè)立界河口鎮(zhèn)。 2001年6月,將張家灣鄉(xiāng)并入界河口鎮(zhèn),之后沿用至今。 |
1949年,屬嵐縣第四區(qū)。 1956年,分屬上明鄉(xiāng)、合會鄉(xiāng)。 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 1962年,從上明人民公社分出合會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上明人民公社,設(shè)立上明鄉(xiāng)。 2001年6月,將合會鄉(xiāng)并入上明鄉(xiāng)。 |
1949年,屬嵐縣第三區(qū)。 1956年,分屬王獅鄉(xiāng)、敦厚鄉(xiāng)。 1958年,屬太陽升人民公社。 1961年,屬王獅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王獅人民公社,設(shè)立王獅鄉(xiāng)。 2001年6月,將敦厚鄉(xiāng)并入王獅鄉(xiāng),之后沿用至今。 |
1949年,屬嵐縣第三區(qū)。 1950年3月。 分屬嵐縣第二區(qū)、第三區(qū)。 1956年,分屬袁家村鄉(xiāng)、畢家坡鄉(xiāng)、梁家莊鄉(xiāng)。 1958年,屬鐵鋼人民公社。 1961年,屬梁家莊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梁家莊人民公社,設(shè)梁家莊鄉(xiāng)至今。 |
1949年,屬嵐縣第四區(qū)。 1950年,屬嵐縣第二區(qū)。 1952年,屬第一區(qū)。 1956年,分屬梁襯會鄉(xiāng)、榆灣鄉(xiāng)。 1958年,屬嵐城人民公社。 1961年,屬梁襯會人民公社。 1984年9月,將襯會人民公社改為梁襯會鄉(xiāng)。 2002年4月,榆灣鄉(xiāng)和梁襯會鄉(xiāng)合并為順會鄉(xiāng)。 |
1918年分全縣三個區(qū),現(xiàn)社科鄉(xiāng)鄉(xiāng)域?qū)儆谔m家舍村、上井村,屬二區(qū)。 1940年正月,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東村、上井、蘭家舍同屬第四區(qū)。 1947年4月,嵐縣全部解放,劃為6區(qū)54個行政村,東村、蘭家舍、上井劃入二區(qū)。 1953年設(shè)蘭家舍鄉(xiāng),隸屬于嵐縣第二區(qū)管轄。 1958年9月,嵐縣全縣實(shí)行人民公社化體制,境域?qū)贃|方紅人民公社。 1984年,蘭家舍人民公社改建蘭家舍鄉(xiāng)。 2001年6月,在全縣鄉(xiāng)鎮(zhèn)撤并中,蘭家舍鄉(xiāng)與上井鄉(xiāng)合并,改稱社科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