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街鎮(zhèn)因境內地勢平坦而多灘涂、沼澤,俗稱“海子”。清代時,沼澤東北坡坪子形成集市,故名海子街。 [詳細] |
層臺鎮(zhèn)因境域原為山巒野箐,陡坡千百蹬,得名層臺。 [詳細] |
明代以前屬夷目領地,名雞場,系彝語音,意為銅廠,明洪武時名雞場堡,清末至民國時以雞場之名訛傳為小吉場。 [詳細] |
普宜鎮(zhèn)因境內古代為仡佬人居住,彝族統(tǒng)治后,稱仡佬人住的坪子地方為“匍尼”而得名,漢語習稱普宜。 [詳細] |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奢香組織修建了龍西驛(龍安至黔西),為紀念奢香,把龍安的“龍”移到這里,故取名“龍場驛”。后南明永歷年間(1647年—1662年),吳三桂剿水西時屯兵于此,把“驛”改為“營”字,將三種因素合一,取名“龍場營”。 [詳細] |
千溪彝族苗族白族鄉(xiāng)因境內有南北遙相呼應的千朗溝山群和擺溪梁子而得名。 [詳細] |
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xiāng)因境內大多是彝族,陰底的彝族譯音是“倚底奪”,故名陰底。 [詳細] |
相傳二十八宿星之一角木蛟駕鶴仙游,野宿此地,賜角降福,野角因而得名。 [詳細] |
大河鄉(xiāng)因鄉(xiāng)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原名清場河、拖泥河、頭屯河交匯處的雙橋村岔河組而得名。 [詳細] |
團結彝族苗族鄉(xiāng)原名余家寨。1949年后,境內居住有漢、苗、彝等民族,為民族團結、和諧相處,故改名團結。 [詳細] |
阿市,又名“發(fā)朗”,系彝語地名譯音,是一家彝族的稱號,其居住地得名阿市。 [詳細] |
大屯彝族鄉(xiāng)因明末清初屬赤水衛(wèi)水西八夷余氏土司屯堡而得名。 [詳細] |
相傳民國三十年(1941年)間,楊姓地主開辟了一大片田地,田坡上居住十幾戶雇農,時間久了就稱為田坎。 [詳細] |
源于境內楊家灣鎮(zhèn)與赫章縣交界處,與婁山關、勝景關并稱貴州三大名關的歷史名關——七星關。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