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為合浦里,屬崇福鄉(xiāng);明、清屬合浦里、興福里及國清里。 1913年設為笏石區(qū)。 1957年12月,成立笏石鄉(xiāng);1958年10月,實行政社合一,改稱笏石人民公社。 1965年8月,撤區(qū)并社,又成立笏石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體制,改為笏石鎮(zhèn)。 1996年8月,劃歸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管轄,行政區(qū)仍屬莆田縣。 2002年,劃歸秀嶼區(qū)管轄。 |
宋至清代屬莆田縣感德鄉(xiāng)醴泉里。 1933年,設東莊鄉(xiāng)。 1950年,為莆田縣第五區(qū)(笏石區(qū))的一個鄉(xiāng)。 1961年,改為東莊公社,歸忠門區(qū)公所管轄。 1965年8月,撤區(qū)并社。 1988年10月,東莊鄉(xiāng)改為秀嶼鎮(zhèn)。 1996年,劃歸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管轄,但行政區(qū)仍屬莆田縣。 2000年,秀嶼鎮(zhèn)更名東莊鎮(zhèn)。 2002年2月,劃入秀嶼區(qū)。 |
宋、元時期,屬崇福里、合浦里、武盛里。 明、清時期,屬武盛里、合浦里。 民國時期,屬笏石區(qū)。 1952年為莆田縣第十九區(qū)。 1954年稱為莆田縣前沁區(qū)。 1957年12月,撤區(qū)建鄉(xiāng),稱東嶠鄉(xiāng)。 1958年10月,撤鄉(xiāng)建社,屬笏石人民公社。 1961年設前沁公社,屬笏石區(qū)。 1965年8月,撤區(qū)并社,改東嶠公社。 1984年改東嶠鄉(xiāng)。 1992年改為東嶠鎮(zhèn)。 均屬莆田縣管轄。 2002年2月,莆田市區(qū)劃調整,歸秀嶼區(qū)管轄。 |
宋、元時期分屬崇福鄉(xiāng)奉谷里、武盛里。 明、清時期分屬六區(qū)奉谷里、武盛里。 民國時期先后屬平海區(qū)、七區(qū)、五區(qū)、笏石區(qū)、埭頭鄉(xiāng)、埭頭鎮(zhèn)。 1956年6月成立埭頭區(qū)公所。 1957年改稱埭頭鄉(xiāng)。 1958年改稱埭頭人民公社。 1984年改公社為鄉(xiāng)。 1986年12月設埭頭鎮(zhèn)。 2002年2月劃歸秀嶼區(qū)管轄。 |
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防御倭寇,在此設平海衛(wèi),營建平海衛(wèi)城。 1913年,設平海區(qū)。 1933年,屬莆田縣第七區(qū),平海為區(qū)公所駐地。 1943年,設平海鄉(xiāng)。 1950年10月,屬第十二區(qū)。 1955年5月,從第十二區(qū)中析出,成立平海鎮(zhèn)。 1956年6月,成立平海鎮(zhèn)人民委員會。 1961年6月,改為平海人民公社。 1965年8月,撤區(qū)并社,仍稱平海人民公社。 1993年12月,平海鄉(xiāng)改為平海鎮(zhèn)。 2002年2月,劃歸秀嶼區(qū)管轄。 |
宋屬莆田縣崇福鄉(xiāng)奉谷里,1927年設島務局,歸省直管轄。 1933年設區(qū),1934年屬福清縣九區(qū),1940年劃歸莆田縣,1949年9月屬莆田縣第十三區(qū),1952年8月屬第二十四區(qū),1957年12月改南日鄉(xiāng),1958年10月改南日人民公社,1993年12月改南日鎮(zhèn),2002年2月劃歸秀嶼區(qū)。 |
1913年,屬忠門區(qū)。 1943年,屬西園鄉(xiāng)。 1945年,屬忠門鎮(zhèn)。 1956年6月,屬忠門區(qū)。 1957年12月。 1958年10月,屬忠門人民公社。 1988年10月,屬忠門鎮(zhèn)。 1997年11月,從忠門鎮(zhèn)析出11個村成立月塘鄉(xiāng)。 2002年,劃歸秀嶼區(qū)管轄。 2016年1月,改為鎮(zhèn)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