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松滋市老城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松滋市老城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老城社區(qū)”指老城鎮(zhèn),“老城”指以前的老城街道。

“白龍埂”因其山石呈白色,形似傳說中的龍故名。

江心”因戥盤洲于松滋河江水中心故名。

“新華”諧音“興華”,指振興中華。

松滋河堤由大閘一處,常年為抗洪排澇只用,緊圍此閘,故名。

“朱家埠”因明代長江埠市故名。

村內(nèi)有一條長1千米的崗地,因形似鳳凰故得名“鳳凰崗”。

清朝時期,此地建有一座廟,殿以大黃魚脊骨為棟梁,有魚柱蓬萊之稱。1870年長江潰堤被毀,1902年重建時改用一柱上頂建筑結(jié)構(gòu),設計精巧,仍保持原有特色,又曰“一柱蓬萊”。現(xiàn)廟已毀,僅存一柱觀名。

1954年漲大水,為便于防汛修建了一條堤壩,取名橫堤。

“文昌宮”因廟宇而得名。

相傳十九世紀末期,天上墜落隕石將地面打了一個大眼,得名天星眼,后來漸成集市,故名天星市。

“義興”為清末鄉(xiāng)紳倡捐圍堤筑垸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