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紅石橋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紅石橋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建村,因古時附近海流兔河上有一天然紅色石橋,故名。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建村于此路海流兔河側灣處,舊時此地有一條邊外南北通行的大道,當?shù)厝朔Q其為“馬路”。故名。
雷家灣和邊家灣兩個先進大隊合并,故名。
清雍正年間(1723~1735)漢民王連在此處圪堵上建村,取村名“王連圪堵”。
清雍正年間(1723~1735)韓姓建村于該地沙土峁處,以姓氏及地形取村名“韓家峁”。
此地水草豐茂,原是蒙民游牧地,蒙語名為“烏素界”。清康熙年間(1661~1681)建村,沿用原地名為村名。后“烏素界”在傳叫中訛誤為“武松界”。
此地海則周圍生長一種醉牛草,人稱“鬧牛草”,故名。
清雍正年間(1723-1735)房姓在此處梁地建村,故名。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建村于此,因此處地勢平緩,又有一口水井,故名。
清乾隆年間(1756~1776)建村于硬地梁河灣處,因此地有榨油作坊,故取村名“油房灣”。
清康熙前期(1662年-1681年)肖姓在此地沙峁處建村居住,取名肖家峁,后簡化為肖峁。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建村。因此地呈臺狀,又多生細小柳樹,故取村名“柳卜臺”。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左姓來此平緩處居住墾種,后人口增多,逐漸向東西側發(fā)展。以姓氏及地形名取名“左界”,一直沿用。清咸豐年間(1851~1861)部分居民向西定居,為了與原“左界”村地域分別,取村名“西左界”,而原“左界”則為“東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