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大許寨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2]

大許寨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2]

明崇禎年間有一劉姓富戶遷此居住,喜歡種植花草,建一花園稱劉花園。后來從大沃張遷來一戶張姓人家在此居住,將劉花園改為張花園。后簡稱為花園。
明正統(tǒng)五年(1440)一個叫胡迪的村民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后建有樓房,取村名胡樓。
北門外原來有四棵柳樹,樹下經(jīng)常有集市,村民呼此村為四柳樹集,后簡稱為四柳樹。
清同治十六年(1875)從扶溝縣遷來何姓三兄弟在李貫河北岸定居下來,為了村民便于通行,又在李貫河上建一座橋,取村名為何橋。
明永樂年間有一位叫劉英的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居住。后又主持捐資修建一座佛寺,后人為紀(jì)念他,取村名為劉英寺。
明洪武年間,賈姓村民遷此建村居住,因村中有一廟堂,取村名賈堂。
此地原有兩個地勢較洼的坑。清嘉慶十一年(1806)李姓村民遷此落戶建村,取村名洼李。
明洪武八年(1375)蘇、高、趙三姓數(shù)人遷此定居。后蘇姓絕戶,高姓人少,趙姓人口增多,于是蘇家的田地均歸趙家所有,由此定名為均趙,后演化為君趙。
清光緒年間有一王姓農(nóng)戶在此建一祠堂,取村名為王家堂。后演變?yōu)橥跆谩?/div>
明末,稱鐵扶寺,后村北建一大閣,有東西廊坊。清順治年間(1644-1661)一個法號叫元明的和尚來此定居,久而久之取村名元明寺。
明萬歷七年(1579)趙文威由大陸崗遷來此地居住,在村內(nèi)建有樓房,取村名趙樓。
最初由劉、王兩姓來此建村居住。后來村中出了一個姓劉的畫家,遂取村名劉畫王。后演化為劉化王。
清光緒年間有一高臺子,每天早上在高臺子附近起有集市,村民呼此村為臺集。
明洪武年間樓房較多,村中又出了一個叫賈千的名人,他在京都掌管軍馬,取村名為賈千樓。
東南角有寺院一處,根據(jù)廟院九龍碑記載,太邑西南十八里許黃崗寨莊東有一大片黃土崗嶺約五十畝,因此得名為黃崗寺。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