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時期,《禹貢》載:屬“冀州之域”。 殷商時屬商王朝分封的黎侯地,古稱黎國。 西周時,《尚書》載:“西伯既勘黎”,黎歸周所有。 春秋,赤狄人奪黎候地,立潞子嬰兒國。 周定王五十三年(前594)晉入潞子國,其地歸晉。 戰(zhàn)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5),韓、魏、趙三分晉,為韓所轄。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秦將王翦攻上黨。 其地屬秦,置上黨郡。 漢承秦制,屬上黨郡。 隸屬并州。 東漢建安十一年(206),曹操滅袁紹后出鄴城,登太行山,奪壺關(guān)城(今長治市附近),其地歸魏。 晉為上黨郡轄,隸并州。 南北朝時,先為劉淵所有,史稱前趙;后為石勒占領(lǐng),史稱后趙。 均為上黨郡。 北周宣政元年(578),分上黨郡置潞州,潞州之名由此始。 其地屬潞州。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郡為州;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復改州為郡,郡治移至今長治市內(nèi)。 唐為潞州,隸河東道。 宋崇寧三年(1104)改潞州為隆德,不久即改為隆德府。 元為潞州,隸晉寧路、河東山西道政廉訪司,屬“中書省”。 明為潞州,直隸山西布政司。 明嘉靖八年二月(1529)升潞州為潞安府,附郭置長治縣,其地屬長治縣。 長治名自此始。 清為潞安府長治縣,屬山西省。 中華民國為長治縣,屬冀寧道。 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晉冀魯豫邊區(qū)太行區(qū)。 1945年長治解放,1946年1月正式建市,地屬長治市。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地屬長治專區(qū)。 1950年3月1日改長治為工礦區(qū),地屬工礦區(qū)。 1952年,復改為長治市,隸屬長治專署。 同年9月成立城郊區(qū)公所。 1954年7月,長治市將城郊區(qū)劃為城郊與市內(nèi)兩個區(qū)。 1956年,城郊區(qū)和市內(nèi)區(qū)合并為市郊區(qū)。 1957年,長治市撤銷兩區(qū)建制。 1959年,改長治專區(qū)為晉東南專區(qū),城郊區(qū)仍屬長治市。 1975年,長治市復為省轄市,同時成立城、郊兩區(qū)。 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關(guān)于同意山西省調(diào)整長治市部分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國函〔2018〕87號),撤銷城區(qū)、郊區(qū),合并設(shè)立長治市潞州區(qū),以原城區(qū)和原郊區(qū)的行政區(qū)域為潞州區(qū)的行政區(qū)域,潞州區(qū)人民政府駐太行東街街道太行東街66號。 同年11月23日,長治市潞州區(qū)正式掛牌成立。 |
夏時,縣境謂潞,屬冀州。 殷商,屬黎國。 西周,歸黎候國。 春秋,歸潞子嬰兒國。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潞子國滅,屬晉。 戰(zhàn)國,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韓、趙、魏三家分晉,歸韓。 “長平大戰(zhàn)”(前259)后,屬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屬上黨郡。 漢高祖二年(前205),置壺關(guān)縣屬上黨郡。 魏晉南北朝,仍稱壺關(guān)縣,屬上黨郡。 隋開皇十六年(596),分壺關(guān),始置上黨縣,屬上黨郡。 唐武德元年(618),上黨縣屬河東道潞州。 五代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均置上黨縣。 宋崇寧三年(1104),改潞州為隆德府,上黨縣屬之。 金天會六年(1128),上黨縣屬河東潞州。 元至元八年(1271),上黨縣屬隆德府。 至正十八年(1358),上黨縣直屬晉寧路。 明嘉靖八年(1529)二月,置長治縣,屬冀南道潞安府。 清康熙六年(1667),屬冀寧道潞安府。 1912年,廢府(潞安)存縣,直屬冀寧道。 1927年,直屬山西省。 1940年4月,屬太行區(qū)第四行政專員公署。 1945年10月,屬太行行署四專區(qū)。 1946年1月,屬華北三專區(qū)。 1949年5月,屬山西省長治專區(qū)。 1949年10月,屬山西省長治行政專員公署。 1954年7月,長治、潞城兩縣合并,置潞安縣,屬山西省長治行政專員公署。 1958年9月,撤潞安縣,并入長治市。 1961年9月,市縣分設(shè),復置長治縣,屬山西省晉東南專員公署。 1967年4月,屬晉東南地區(qū)。 1983年9月,劃歸長治市。 2018年6月,撤銷長治縣,設(shè)立長治市上黨區(qū)。 |
夏代屬冀州。 商、周時為黎侯領(lǐng)地。 西漢時,置屯留、余吾兩縣,屬上黨郡。 東漢時,余吾并屯留。 三國、魏、晉時,襲東漢建制。 北魏景明元年分置屯留寄氏兩縣,皆屬上黨郡。 后寄氏并屯留。 北齊時,取屯留并長子。 隋開皇年間,復屯留,仍屬上黨郡。 唐、五代時,襲隋建制,屬潞州府。 宋建中靖國元年,屬河東路隆德府。 明嘉靖八年至清,屬潞安府。 民國初屬冀寧道,后屬長治專員公署。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屬太岳區(qū),1941年初,劃分屯留、漳西兩縣,后改劃屯留、襄漳兩縣。 1945年9月全縣解放,恢復屯留建制,屬長治專屬。 1949年屬長治專區(qū)。 1958年5月,屯留和長子合并,改名屯長縣。 屬晉東南專屬。 1958年10月-1959年8月,屯長縣并入長治市,長治市屬晉東南專屬,原屯留境域改名屯留聯(lián)社。 1959年9月-1961年4月,屯長縣由長治市劃出。 1961年5月,撤銷屯長縣,復置屯留縣,屬晉東南專區(qū)。 1985年,屬長治市。 2018年11月15日,根據(jù)長字〔2018〕30號文件(關(guān)于長治市城區(qū)、郊區(qū)、長治縣、屯留縣、潞城市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有關(guān)事項的通知),撤銷屯留縣,設(shè)立屯留區(qū),隸屬長治市。 |
潞城已有3千多年的歷史。 夏屬冀州,商(殷)為微子封邑,屬微子國(諸侯國);西周稱潞子國(即潞子嬰兒國);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始置潞縣;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廢潞縣,改稱刈陵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廢刈陵縣,始置潞城縣;唐天佑二年(905),改稱潞子縣;五代后唐,復稱潞城縣;1994年4月26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民行批[1994]61號,關(guān)于山西省撤銷潞城縣設(shè)立潞城市的批復,撤銷潞城縣設(shè)立潞城市,為縣級市。 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同意山西調(diào)整長治市部分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國函〔2018〕87號),撤銷潞城市,設(shè)立長治市潞城區(qū)。 |
夏屬冀州,商初屬上黨國,后并入黎國。 西周夏復上黨國。 春秋時期,周桓王二十年(前699)地屬魯大夫黨氏食邑,后被赤狄所奪,地歸潞子嬰兒國。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晉景公滅赤狄,地歸晉公族食邑。 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地屬平陽。 周貞定王十四年(前455),歸晉侯趙襄子領(lǐng)地。 周安王姬嬌二十六年(前376),韓、趙、魏三家分晉,韓首置上黨郡,郡治襄垣城。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秦伐韓,割斷上黨與韓都聯(lián)系,上黨守馮亭以郡歸趙,地又屬趙。 趙王遷十四年(前222),趙被秦滅,地歸秦轄。 秦置襄垣縣屬上黨郡。 二世胡亥二年(前208)為戰(zhàn)國七雄之余魏王豹所據(jù)。 西漢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改襄垣為上黨亭。 東漢光武建武元年(25),易亭為縣,復稱襄垣,屬并州上黨郡。 東漢建武四年(28),屬匈奴族郝散領(lǐng)地。 西晉永嘉二年(308),劉琨遷都尉張倚領(lǐng)上黨據(jù)襄垣,在城北12里(今堡底村一帶)筑安民城。 東晉咸和三年(328)為后趙石勒轄地。 升平二年(358),上黨郡治安民地,地屬前燕。 太和五年(370)符堅滅燕,地屬后秦。 太元十一年(386),地歸后燕。 太元十九年(394)北魏割上黨置襄垣郡。 北魏泰常五年(420),廢郡復縣,屬鄉(xiāng)郡。 北魏建義元年(528),復治襄垣郡。 北周宣政元年(578)改襄垣縣為潞州。 開皇三年(583)罷州。 十六年(596)屬上黨郡。 唐武德初,復置韓州于襄垣。 貞觀十七年(643)廢韓州,以縣屬潞州。 五代梁開平三年(909),地屬梁。 龍德三年(923)屬五代唐。 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屬五代晉。 五代漢天福十二年(947)屬五代漢。 五代漢乾祐三年(950)屬五代周。 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屬隆德軍,后屬隆德府。 靖康初,屬金河東路潞州屬縣。 元至元八年(1271),廢屯留縣并入襄垣,為潞州轄縣。 至元十五年(1278)屯留縣、襄垣縣分置。 明嘉靖八年(1529),襄垣屬潞州府。 清襲明制。 1912年,直屬山西省。 1914年屬冀寧道。 1917年廢道歸省。 1937年,屬山西省閻錫山政府所轄第三專區(qū)。 1939年襄垣屬太行區(qū)。 1940年4月,襄垣一分為二,白晉路東的7個區(qū)為襄垣縣,以西的5個區(qū)為襄西縣。 分置僅一個月,襄西又并回襄垣。 1941年5月,全縣劃為6個區(qū),襄南劃歸太岳區(qū),與屯留的部分地區(qū)合并,成立了襄漳抗日政府,縣府設(shè)常隆。 1943年,襄垣仍屬第三專區(qū)。 1945年9月,屬太行第三分區(qū)領(lǐng)導,抗戰(zhàn)期間劃歸襄漳、潞城兩縣的地區(qū)有劃回襄垣。 1949年,屬長治專區(qū)。 1954年,屬長治專區(qū)。 1958年9月,襄垣縣與沁縣合并為襄沁縣,后沁源縣又并襄沁縣(縣址駐沁縣),改名沁縣。 原襄垣縣稱沁東。 1959年9月,恢復襄垣縣,屬晉東南專區(qū)。 1971年,龍王堂公社劃歸武鄉(xiāng)縣,一年后又劃回襄垣。 1985年屬長治市。 2001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轄8鎮(zhèn)3鄉(xiāng)。 2021年轄區(qū)劃調(diào)整,撤銷上馬鄉(xiāng),整建制并入虒亭鎮(zhèn);善福鄉(xiāng)、北底鄉(xiāng)合并設(shè)立善福鎮(zhèn);原北底鄉(xiāng)北底、東垴頭、閣老凹3村劃歸古韓鎮(zhèn)管轄。 |
明嘉靖七年(1528)之前,屬潞州。 嘉靖八年(1529)置縣,屬潞安府。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平順縣治裁汰,復還黎城、潞城、壺關(guān)原屬地。 設(shè)為潞城縣平順鄉(xiāng),設(shè)縣佐治之。 1912年,平順縣治復置,屬潞安府。 1913年,廢省府州制,改設(shè)為道,平順縣屬冀寧道。 1914年,平順縣治又裁,全境并入潞城縣,設(shè)平順鄉(xiāng)。 1915年8月,平順縣治再置,仍屬冀寧道。 1923年,廢道復省,平順縣直屬山西省。 1937年,平順隸屬山西省第五專區(qū)。 1940年1月13日,平順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接受平順地委直接領(lǐng)導。 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延依舊規(guī),轄三個行政區(qū),37個編村。 1940年3月新區(qū)化為7個區(qū),96個行政村。 1940年6月,平順縣南北分置為平順(南)縣、平(順)北縣,兩縣上級領(lǐng)導體制如故,由中共平順地委統(tǒng)一領(lǐng)導。 1940年8月,冀太聯(lián)辦成立后,南北兩縣均上屬太南專署。 于1941年3月南縣化為5個區(qū),轄,96個村;北線劃為4個區(qū),轄52個村。 1941年8月,冀太聯(lián)辦改建為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太行行署,晉冀魯豫邊區(qū)將太行區(qū)分析成立太行一、二、三、四專區(qū),平順(南)、平(順)北兩縣歸太行四專區(qū)。 1942年6月,平(順)北縣、平順(南)縣合并,復置平順縣。 仍屬太行四專區(qū)。 于1942年6月將全縣劃為6個區(qū),轄,92個行政村;9月增設(shè)第七區(qū),并將行政村化小,至此,全縣分為7個區(qū),轄183個行政村。 1945年11月,隨太行區(qū)專區(qū)序號變更,平順縣為太行三專區(qū)屬轄。 1946年6月歸屬太行二專署。 1947年1月改屬太行三專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平順歸屬長治專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仍維持原區(qū)劃、設(shè)置,同年12月13日,專署批準劃為7個區(qū)。 1949年12月,縣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等7個區(qū)政府。 1953年8月5日,縣屬高家臺、葦池凹兩村劃歸河南省林縣。 1954年9月,撤銷第一、二、四、五區(qū),改三、六、七區(qū)為3個農(nóng)村基點工作區(qū)。 1956年4月長治專署改名為晉東南專署,平順仍為其屬。 1958年11月壺平合并為10個公社,稱壺關(guān)縣,縣治平順縣城關(guān),上屬晉東南專署。 1959年7月壺平分治,于9月,從羊井底公社,分設(shè)苗莊公社。 平順縣仍屬晉東南專署。 1961年9月,原劃歸平順之三黃各村回歸潞城。 1962年5月,在東南山邊沿地區(qū)新建4個公社,并將管理區(qū)改建為生產(chǎn)大隊。 1967年4月文革期間晉東南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成立。 1971年6月,從原西溝公社分出龍鎮(zhèn)公社,新組建西溝公社。 1976年10月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改為晉東南行政公署。 1984年3月在原基礎(chǔ)上改建為4鎮(zhèn)16鄉(xiāng)。 1985年5月行政體制改革,設(shè)長治市人民政府至今。 平順縣相繼為其屬。 2000年12月撤并改建為5鎮(zhèn)7鄉(xiāng)。 2012年因人口流動武安莊村被撤銷,全縣為12個鄉(xiāng)(鎮(zhèn))。 2021年轄區(qū)劃變更,全縣為11個鄉(xiāng)(鎮(zhèn))。 |
黎城、商時為黎國、夏、商兩代均為冀州所領(lǐng),商代且屬國王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殷末西伯戡而滅之,及周有天下,武王又復封為侯國。 春秋初,赤狄潞氏奪黎地以立潞子嬰兒、魯宣公15年(594)6月,晉侯遣荀林父率軍敗赤狄于曲梁(今石梁)復立黎侯。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廢潞縣,始置刈陵縣,治今古縣村,屬襄垣郡。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名黎城縣,屬上黨郡。 唐先后屬韓州、潞州。 天祐二年(905)改為黎亭縣。 五代唐復名黎城縣。 宋天圣三年(1025)縣治遷至白馬驛,即今縣城。 熙寧五年(1072)省入潞城縣。 元祐元年(1086)恢復黎城縣,屬隆德府。 金屬潞州。 貞祐三年(1215)屬崇州。 四年(1216)復屬潞州。 元、明因之。 嘉靖八年(1529)屬潞安府。 清因之。 1912年廢府。 1913年屬中路道。 1914年屬冀寧道。 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 1937年屬山西省第三行政區(qū)。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屬晉冀魯豫邊區(qū)太行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3年以橫嶺為界,析黎城為黎南、黎北兩縣,黎南縣人民政府駐今縣城,黎北縣人民政府駐今南委泉村。 1945年黎南、黎北復并為黎城縣,縣人民政府遷駐今縣城。 1949年屬山西省長治專區(qū)。 1958年屬晉東南專區(qū)。 1967年屬晉東南地區(qū)。 1985年屬長治市至今。 |
漢王劉邦元年(前206)年,始置壺關(guān)縣,屬上黨郡。 始于商、周時,屬黎侯國,為冀州域。 春秋,屬晉。 戰(zhàn)國初期,屬韓上黨郡,后為趙所有。 秦統(tǒng)一后,實行郡縣制,屬上黨郡。 魏、晉、十六國時期,屬并州上黨郡。 北周建德七年(575),屬潞州。 隋開皇十六年(596),析縣境西半部新置上黨縣(今長治縣)。 唐武德四年(621),復職壺關(guān)縣,屬河東道上黨郡潞州。 宋太平興國元年(976),改屬河東路昭德大都督府威勝軍節(jié)度。 元大德九年(1305),為晉寧路潞州所轄。 明初,屬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 明嘉靖八年(1529),析本縣十里、潞城十六里、黎城五里置平順縣。 嘉靖十年,又裁本縣西南十里,劃歸長治縣。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4),裁平順縣十里歸本縣。 1912年,復置平順縣,劃歸本縣的十里重新劃歸平順縣。 1915年,裁平順縣北社、新城等地歸本縣。 1917年,劃歸本縣的北社、新城等地復歸平順縣。 1940年,劃平順縣白家莊、十里、北莊、東郊、東七里、西七里、東川、常家池、徐家后、逢善、嶺東等村歸本縣。 1945年2月,劃陵川縣東北之平城區(qū)歸本縣。 同年4月,陵川縣境解放,6月劃歸本縣的平城區(qū)重歸陵川縣。 1946年,劃本縣白家莊村歸平順縣,并將馬安壑程姓劃歸陵川縣、大峪村西半部劃歸長治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長治專區(qū)。 1958年11月,壺關(guān)、平順兩縣合并,仍稱壺關(guān)縣,縣政府駐地在今平順縣城關(guān),轄原壺關(guān)、平順兩縣境域,屬長治專區(qū)。 1959年7月,壺關(guān)、平順兩縣分設(shè),各轄原境地,本縣境域始成今日之形狀,1959年,屬晉東南專區(qū)。 1974年,屬晉東南地區(qū)。 1979年底,屬晉東南行署。 1985年4月30日至今,屬長治市管轄,名稱沿用至今。 |
堯時,屬冀州。 舜屬并州。 周為冀州地。 春秋時期為晉之長子邑。 戰(zhàn)國時期,屬韓國。 秦漢屬上黨郡,曾為郡治。 三國時期為魏國屬縣。 晉代置長子縣,隸屬上黨郡。 晉太元十一年鮮卑族慕容永據(jù)長子稱帝,國號西燕,歷時九年,西燕被慕容垂所滅,長子遂為后燕地。 晉泰元年(531年),劃長子一部與寄式一部合并,置樂陽縣于樂陽村(今岳陽村)。 北齊,長子縣被廢縣名。 隋代,文帝開皇九年,長子遂改為寄式縣。 開皇十八年將寄式縣復為長子縣。 唐代開始屬潞州。 在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2月,屬潞安府。 1911年屬冀寧道。 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初屬山西省第五專員公署。 1945年屬山西省長治專區(qū)。 1958年與屯留縣合并為屯長縣,屬晉東南專區(qū)。 1971年長子縣屬晉東南地區(qū)。 1985年,市管縣體制下,晉東南地區(qū)分為長治、晉城兩市,長子縣屬長治市管轄。 |
西晉武帝泰始年間,涅縣分為三縣,即武鄉(xiāng)縣、遼陽縣和涅縣,從此有武鄉(xiāng)縣之稱;十六國時代,石勒建立后趙,置武鄉(xiāng)郡;北魏延和二年(433)武鄉(xiāng)郡改為鄉(xiāng)郡,武鄉(xiāng)縣改為鄉(xiāng)縣,屬并州鄉(xiāng)郡;隋開皇三年(583),廢鄉(xiāng)郡,鄉(xiāng)縣屬上黨郡;隋大業(yè)元年(605),廢榆社縣,并入鄉(xiāng)縣,撤甲水縣,并入銅鞮縣和鄉(xiāng)縣;隋義寧元年(617),鄉(xiāng)縣又分置榆社縣,其境域形成武鄉(xiāng)縣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唐初,屬河東道韓州;唐景云元年(710),恢復武鄉(xiāng)縣名至今。 五代十國時,屬后唐、后晉、后漢的潞州,后屬北漢;宋初,屬河東路潞州;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屬威勝郡;金天會六年(1128),改威勝郡為沁州,屬河東南沁州;元代,屬中書省晉寧路沁州;元至元三年(1266),武鄉(xiāng)縣并入銅鞮縣;元元貞二年(1296),復置武鄉(xiāng)縣;明初,屬山西(。┎颊炯侥系狼咧;清代,屬山西省冀寧道沁州;1930年,直屬山西省;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1937年9月,屬山西省第三行政區(qū)專員公署。 1939年7月,屬太行區(qū);1940年7月,武鄉(xiāng)縣分成武鄉(xiāng)(東)縣和武西縣。 1945年9月,恢復武鄉(xiāng)縣建制;1945年10月,太行行署成立;1948年5月,屬華北行政區(qū)太行行署二專區(qū);1949年10月,屬長治專區(qū)。 1958年11月,榆社縣和武鄉(xiāng)縣合并,稱武鄉(xiāng)縣,屬晉東南專區(qū)。 1959年7月,榆武再次分治。 1985年,撤銷晉東南地區(qū),分設(shè)長治市和晉城市,武鄉(xiāng)縣屬長治市管轄至今。 |
堯?qū)偌街荨?/p> 舜改屬并州。 夏、商復屬冀州。 周定王十四年(前529)晉置銅鞮邑。 周靈王十二年(前560),晉悼公把銅鞮封給晉大夫羊舌氏為食邑。 周敬王六年(前514),晉頃公滅羊舌氏族,把銅鞮分為銅鞮(今沁縣)、楊氏(今洪洞)、平陽(今臨汾),銅鞮轄境縮小(約包括今榆社、武鄉(xiāng)、沁縣、沁源、襄垣和屯留的一部分)。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魏、韓、趙三家分晉,銅鞮屬趙。 秦王贏政十一年(前236),秦兵二攻閼與城,占領(lǐng)趙國城邑九座,復置上黨郡,轄銅鞮。 東漢、三國、兩晉,銅鞮隸屬上黨郡。 十六國時期,銅鞮改隸并州鄉(xiāng)郡。 北魏建義元年(528),復置襄垣郡,分銅鞮、襄垣,設(shè)五原縣,屬襄垣郡,并置烏蘇城。 北齊天保九年(558),撤襄垣郡,五原縣復歸銅鞮、襄垣。 隋開皇三年(583),廢鄉(xiāng)郡,銅鞮歸潞州。 大業(yè)元年(605),撤甲水縣(治在今南涅水村),歸銅鞮、鄉(xiāng)縣。 唐武德元年(618),銅鞮隸屬韓州。 武德三年(620),析銅鞮、鄉(xiāng)縣復置甲水縣。 武德九年(629)省甲水縣,復歸銅鞮、鄉(xiāng)縣。 貞觀十七年(643)廢韓州,銅鞮隸河東道潞州。 永徽六年(655),銅鞮始隸沁州。 顯慶四年(659)仍歸潞州。 五代十國時,銅鞮縣先后屬唐、晉、漢之潞州。 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在銅鞮縣亂柳(今段柳村)石圍建威盛軍(今沁縣城),屬河東路,隸銅鞮、武鄉(xiāng)。 靖康元年(1126)十月,金兵南下,威勝軍刺史李植率眾投降,威勝軍改綿陽郡,屬河東南路,銅鞮隨金。 天會六年(1128),改綿山郡為沁州。 元光二年(1223),升沁州為義勝節(jié)鎮(zhèn)軍,領(lǐng)銅鞮、武鄉(xiāng)、沁源、綿上四縣及南關(guān)鎮(zhèn)。 明洪武初年,省銅鞮縣入州,直隸山西布政司,領(lǐng)武鄉(xiāng)、沁源二縣。 萬歷二十四年(1596)五月,改屬汾州府。 萬歷三十二年(1604)仍直隸山西布政司。 清沿明制,沁州仍為山西省直隸州,歸冀寧道,領(lǐng)武鄉(xiāng)、沁源二縣。 1912年,廢沁州改稱沁縣。 1930年,廢道,直屬山西省,劃為二等縣。 1937年10月屬山西省第三行政區(qū),行政公署駐沁縣。 1939年7月5日,日軍二次侵占沁縣城,四年9月,抗日政府設(shè)路東辦事處。 1941年9月,設(shè)晉冀豫邊區(qū)太岳區(qū),共四個專區(qū),沁縣屬于一專區(qū)。 1942年3月,漳源縣并入沁縣。 1945年10月1日,沁縣屬山西省長治專區(qū),轄第一至第五個行政區(qū)。 1953年5月,實行鄉(xiāng)、村建制。 1956年3月,擴大鄉(xiāng)區(qū)劃,撤銷區(qū)建制,將79個鄉(xiāng)合并為29個鄉(xiāng)。 1958年8月至9月,成立人民公社,將29個鄉(xiāng)改制為火箭人民公社、上游人民公社、太陽紅人民公社、衛(wèi)星人民公社、太陽人民公社、前進人民公社6個人民公社。 1958年9月,沁縣與襄垣縣合并,稱襄沁縣,縣機構(gòu)駐沁縣。 10月,沁源縣與襄沁縣合并,稱沁縣。 1958年,長治專區(qū)改稱晉東南專區(qū),沁縣隸屬其下。 同年11月,襄垣、沁縣、沁源三縣合并為襄垣縣。 1959年3月,增設(shè)松村、次村2個人民公社。 1959年7月、9月,沁源縣和襄垣縣先后從沁縣分出,恢復原建置。 1963年2月,將9個人民公社劃為22個人民公社。 1971年楊安人民公社劃歸屯留縣,1972年楊安人民公社復歸沁縣。 1985年4月,國務院撤銷晉東南地區(qū),實行市管縣體制,沁縣屬長治市管轄。 |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 春秋為晉之地。 戰(zhàn)國前期屬韓后屬趙。 秦屬上黨郡。 西漢置谷遠縣。 王莽時,改谷遠為谷近縣。 三國為魏之地。 晉廢縣,屬上黨郡。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建義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縣,縣治在今城南一里許。 同年,于沁源縣置義寧郡,領(lǐng)團城、義寧、安澤、沁源等縣。 北齊,北周時,沿用不改。 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縣城南。 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綿上縣,屬西河郡。 隋煬帝(楊廣)大業(yè)初,沁源屬上黨郡;隋恭帝(楊侑)義寧元年,仍復義寧郡。 唐高祖武德初,復沁州治。 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設(shè)招遠縣,沁州,三年廢,招遠縣仍歸沁源縣。 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為陽城郡。 領(lǐng)沁源、和川、綿上。 唐肅宗(李享)乾元初復稱沁州,故治在沁源縣。 北宋時屬威勝軍,宋太宗(趙炅即匡義,亦名光義)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威勝軍在銅亂柳石圍中,即今沁縣城置沁州,從此,沁州便從沁源遷到沁縣,沁源縣仍屬沁州。 金初沁源亦屬沁州;金宣宗(完顏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廢谷州,屬沁州。 明清時,仍屬沁州,州治在今沁縣城。 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沁源屬冀寧道。 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廢道,屬山西省。 1942年10月,在朱鶴嶺以北地區(qū)分設(shè)綿上縣,綿上縣政府駐東村、赤石橋、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綿上又合并為沁源縣,縣政府駐郭道鎮(zhèn)。 太岳區(qū)的岳北專署駐沁源城關(guān)。 1949年太行區(qū)的長治專署和太岳區(qū)的岳北專署,合并為長治專署后,沁源縣政府,從郭道遷到城關(guān)。 1958年沁縣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三縣合并為沁州,縣政府駐沁縣城。 1959年,沁縣、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為三縣,沁源縣政府從沁縣遷回城關(guān)鎮(zhèn)(現(xiàn)改名為沁河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