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蓮下鎮(zhèn)各村地名由來[2]

蓮下鎮(zhèn)各村地名由來[2]

“管隴村”指宋朝初年,管姓人氏到此定居,創(chuàng)村于高隴之上。另一說法,管隴前稱“菅隴”,是生長菅草的土隴。[詳細]
“潛溪村”,指北宋年間有先民至此定居。因村前有溪流,統(tǒng)稱前溪村,潛溪則俗稱前溪頭。后取村中宗祠匾額“潛溪澤長”之“潛溪”為村名。[詳細]
“銀溪村”指明萬歷年間,鐘、溫2姓至此定居,因四面環(huán)溪,稱為云溪。分為一房、二房、三房社,銀溪為一房社,屬前溪村。1914年從前溪村析出,一房社取名銀溪(二房社和三房社合稱云溪村),因村前有靈韓寺,又稱寺后。[詳細]
“云一村”指三房社,云一為二房社,屬前溪村。1914年從前溪村析出,一房社取名銀溪,二房社和三房社合稱云溪。因與銀溪村隔一小河,昔時過往需用浴桶作舟,云溪又稱為“過溪”。1955年云溪村析分為二村,二房社稱云一村。[詳細]
“云二村”指明萬歷年間,鐘、溫2姓至此定居,因四面環(huán)溪,稱為云溪。分為一房、二房、三房社,云二為三房社,屬前溪村。1914年從前溪村析出,一房社取名銀溪,二房社和三房社合稱云溪。因與銀溪村隔一小河,昔時過往需用浴桶作舟,云溪又稱為“過溪”。1955年云溪村析分為二村,三房社稱為云二村。[詳細]
“東前溪村”指黃姓始祖黃唐到此定居,環(huán)村皆水田,稱田中鄉(xiāng),后因處前溪村之東部,故稱東前溪,簡稱東鄉(xiāng),古屬前溪村。[詳細]
“窖東村”指南宋淳祐年間,福建莆田陳、鄭2姓遷此定居。明代該村與窖西村為同一自然村落,村頭有窯窖燒缶,故稱窖尾,后改稱窖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以村中山丘為界將窖美分析為東、西兩村,因地處山丘東面,故稱東窖。1949年改稱窖東。[詳細]
“窖西村”指宋代已有吳、李2姓人家在此居住。明嘉靖年間,戴姓始祖戴鄉(xiāng)賢從潮州鳳凰村(今歸湖鎮(zhèn)溪口村)定居于山丘之西,與窖東村同為一自然村落,村頭有窯窖燒缶,故稱窖尾,后改稱窖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以村中山丘為界將窖美分析為東、西兩村。因地處山丘西面,故稱西窖。1949年改稱窖西。[詳細]
“南灣村”指明弘治年間,林姓先祖自饒平?jīng)G洲遷居到此,隨后張、陳、邵、翁等姓陸續(xù)遷入聚居,統(tǒng)稱三灣村,屬蘇灣都南洋村。因在三灣村南部。[詳細]
“東灣村”指明天順年間,福建莆田馬、丁、洪3姓人家遷此定居,繼而有張、林、黃諸姓遷入聚居,統(tǒng)稱三灣村,屬蘇灣都南洋村。東灣是三灣鄉(xiāng)始創(chuàng)地,因在南洋灣之東。[詳細]
海后本稱南倉,后改為南村,因村臨南海,改稱海后。[詳細]
“北村”指原與海后村為一村落,本為北倉,后改稱北村。[詳細]
“南份村”指清光緒元年(1875),外砂王姓和新溪謝姓到此創(chuàng)村定居,因地處“天隴”之南。[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