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大理州各縣市地名由來

大理州各縣市地名由來

《新唐書·南詔傳》載:酋龍僭稱皇帝,建年號為建極,自稱為大禮國。大理之名始此。

漾濞縣名因境內有漾濞江而名。漾濞江古代寫年“樣備江”,系彝語“梯備厄”的音譯訛寫,意為“出門做活的河”。

有說取舊名“祥州”和“云南”首字得名,寓意吉祥昌盛。還有說歷史上彩云南現,人們以為祥,而取名祥云。

“賓川”之名由賓居·賓居川·賓川演變而來!对颇腺e川縣地志資料》載:“查賓川縣治之南,有賓居蕩,商賈云集,為賓客往來之地。明弘治七年(1494)置州,即名賓川。

彌渡古名勃弄川,相傳古代是一片江洋浩瀚的水鄉(xiāng)澤國,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又稱“彌渡”,清代為諱水患,改稱彌渡。

初名“濮賧”,唐朝蒙舍詔時,因南澗地處所屬政區(qū)南部,夾澗水之間,故名南澗。

因轄區(qū)內的全國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寶山(位于縣城南)在漢代稱“巍山”,把山名移用作縣名,故而得名。

借東漢明帝“永平”年號為名,寓有紀念立縣之意!犊たh釋名》云南卷上:永平縣取“西南永平之義也”。

云龍得名于瀾滄江,“江上夜覆云霧,晨則漸以升起為龍”。

是洱海的發(fā)源地,故名。

劍川,縣治在劍川湖西,夷云羅魯城。”陸景宇《新編中國地名辭典》亦稱:“劍川州,位于麗江縣之西南,縣城在劍湖北岸,因以得名。

鶴慶,一個風光秀麗,物產豐富,民風淳樸的地方。唐代樊綽的《云南志》(亦稱《蠻書》)一書中有地名“俄坤”,即現在的鶴慶。鶴慶白語至今仍然稱鶴慶為“俄坤”,是“白鶴一雙(對)”的意思,故又有“雙鶴”之稱。兩漢時期,鶴慶屬于“西南夷”的管轄區(qū)域,南詔、大理國時期,曾先后在鶴慶設置謀統(tǒng)郡、謀統(tǒng)府,元代(公元1271年)設鶴慶路,這是有史料記載以來最早見到“鶴慶”二字的地方,因而成為鶴慶縣名由來的最早官方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