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diào)查推選活動由《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本年度調(diào)查推選活動以“非凡十年 致敬奮斗”為主題,圍繞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主線,對中國城市的幸福感進行調(diào)查,推介幸福城市建設與治理的實踐經(jīng)驗。 |
溫州古代稱甌越, 戰(zhàn)國時屬越國,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設閩中郡。漢順帝永和三年置永寧縣,東晉明帝太寧元年設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氣候溫暖,雖隆冬而恒燠,所以叫溫州。 |
唐武德五年(622)置臺州,以境內(nèi)有天臺山而得名,臺州之名自此始。 |
西漢元狩六年(前117 ) ,置海陵縣。五代南唐昇元元年( 937年 ) , 置泰州,取“安泰”之意。 |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因境內(nèi)姑蘇山改名蘇州。相傳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為大臣,并把江東冊封給胥。從此,江東便有了“姑胥”之稱!肮谩笔钱敃r荊蠻語的擬聲詞,無義!榜恪弊植怀S,就改用一個讀音相近的“蘇”。“蘇”(“蘇”的繁體字)由草、魚、禾組成,象征魚米之鄉(xiāng)。于是“姑胥”就成“姑蘇”了。 |
明代在此地設威海衛(wèi),取“威震東!敝。 |
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 248年),春申君黃歇在這里建造城市,稱菰城縣,以澤多菰草而命名。隋仁壽二年(公元 602年),以濱太湖而命名湖州,湖州之名就這樣開始了。 |
隋朝開皇九年 ( 589年) ,于常熟縣置常州,因縣為名。 |
先秦錫山產(chǎn)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 |
在金沙江渡口發(fā)現(xiàn)一株上百年的攀枝花大樹而得名。 |
“陽江”得名其實源于境內(nèi)最長河流“漠陽江”,而漠陽江起名又源自“莫陽”,原來陽江最早叫“莫陽”,之所以叫“莫陽”,是因為陽江在古時,屬于古越地方,居住的多是越人。在古越語中,“!睘椤澳,(陽江現(xiàn)在稱“!边叫“牛么”),“羊”越語為“陽”,所以“莫陽”就是牛羊的意思,這表明古代的陽江曾經(jīng)為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于是,流經(jīng)莫陽的那條江便被叫做漠陽江。中國古代山南水北曰陽,陽江在江之北,所以就有了“陽江”的名字。 |
營口在三國時稱遼口,兩晉時稱歷抹口,明朝時稱梁房口,清代稱沒溝營,1866年(清同治五年)改稱營口,是"沒溝營口岸”的簡化。1867設營口海防同知廳",清政府首次直接以營口命名地方衙門!肚迨犯濉吩跔I口條下記載:清初有蒙古人在此張幕而居!妒プ鎸嶄洝份d康熙二十七年"撥張家口外巴爾虎蒙古暫駐牛莊一帶游牧",二年后分別安置在熊岳、奉天各地!稜I口市志》大事記卷記載:"巴爾虎人以窩棚為居室,窩棚相連狀似軍營,因名營子。又因潮水溝在潮退時溝涸(無水),漲潮時溝沒于水,故稱沒溝營。"1909年,設營口直隸廳,1913年,改營口直隸廳為營口縣。1938年5月,析置營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