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肇東市市區(qū)。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黑龍江省鐵路交涉局總辦周冕來此放荒時,由南向北劃段,由東向西分井,此地排列為“昌字五井”。 |
清末修筑東省鐵路在此建“宋站”火車站。 |
清乾隆元年(1736)為北部邊關(guān)驛站第五站。 |
尚家為“上家”的諧音,意為回家。 |
解放前夕,有個叫姜寶財?shù)娜,帶領(lǐng)姜氏兄弟6人、姐妹3人從山東省金鄉(xiāng)縣大張莊搬遷此處,重點發(fā)展運輸和種養(yǎng)殖業(yè)。多年后姜姓人漸漸多起來。 |
鎮(zhèn)內(nèi)有一大車店,“里木店”是“驢馬店”的音譯。 |
清乾隆元年(1736)為北部邊關(guān)驛站第四站。 |
清末明初此地江邊有幾戶人家,且都是以打魚為生的老者,故名“老者屯”,后演變?yōu)闈持尥汀?/div> |
墾荒前此地盛產(chǎn)耨里果,俗稱“耨里明”,諧音“五里明”。 |
寓意“希望之鄉(xiāng)”,象征光明勝利。 |
1980年地名普查時與本地區(qū)公社重名,改為海城公社,專名“海城”沿用下來。 |
源于金代遺址八里城。 |
李煥公(字向陽)在此墾荒,深受百姓擁戴,加之全境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向陽之地。 |